徐蚌之败(398):诡异的地空对话

二哥雨二 2024-12-02 16:10:41

压制,压制,冲锋,冲锋,解放军的攻击,自14日开始,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尖谷堆制高点、野堡阵地全部丢失了,第12兵团的残兵败将,被分割包围在平谷堆下的兵团部和尖谷堆下的第18军军部两处,苟延残喘着。

15日上午9点多钟,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飞到双堆集上空,与黄维通话。他说:“不能照计划实施。”黄维回答说:“你不能照计划实施,我只好自己断然处置了。”于是招来第10军军长覃道善和第18军军长杨伯涛,当面决定目标,分别突围。规定第一集合地点为蚌埠之南,第二集合地为滁县。并规定各部队于黄昏后同时开始突围。

这是黄维惜字如金的回忆,我们放慢脚步,分析一下这段文字,是不是有点问题。

第一、蒋介石对于黄维的突围计划,批复了吗?笔者认为,胡琏于12月7日飞返南京后,蒋介石一直就动员第12兵团,在飞机、燃烧弹、毒气弹的掩护下,实施突围。如今黄维“想开了”,主动提出了突围,并拟定于12月15日的突围计划,怎么可能出尔反尔不答复呢?

第二、空军为什么不提供支援了?天气原因,恐怕不是,因为王叔铭的飞机能飞来,其他飞机也能飞来,而这一天,据文强的日记记载,陈官庄那边还在空投,证明了相距不过数十公里的双堆集未必有雨雪,冬日的天气,又不是夏天,雷雨闪电,差别较大。

那么,就奇怪了,蒋介石信誓旦旦保证的空军掩护,就如此简单地反悔了?我们把故事往后稍稍延伸一下,说一说杜聿明第二天接到的蒋介石的一封亲笔信。

在杜聿明的回忆录里,蒋介石空投了一封亲笔信,给他说了黄维突围的事,信中还大骂黄维“不听话”。蒋介石要黄维在空军和毒气掩护下于白天突围,黄维则认为白天无法突围。双方争执到十五日晚,黄维见情势危急,于是决定夜间突围,最终被歼。事后,蒋介石怪黄维不听他的命令在空军释放毒气掩护下突围,而擅令夜间突围,是自找灭亡。

而黄维的回忆录里,先是这样说:“大约12月10日前,我要求蒋介石派大量空军用凝固汽油弹大规模轰炸,在规定的时间和区域造成火海,以掩护兵团残部突围。随即收到空投的蒋介石亲笔复信,信中说:‘决用空军全力拯救你的突围,可径行同空军总部联络。’同时又空投下关于空军用毒瓦斯弹轰炸和使用毒气的说明。”

而到突围的时候,就出现了我们上文的说法,蒋介石和黄维所说,各执一词,不辨真伪,而杨伯涛等将领的回忆,大抵能印证黄维所说。

杨伯涛的回忆说,12月15日上午,黄维、胡琏做出突围决定,时间是黄昏之后,计划是“四面开花”,全线反扑,觅缝钻隙,冲出重围。其实就是各自逃命。而且还提醒大家,跑出去的,要照顾跑不出的家眷。要往蚌埠、南京方向跑,别往合肥方向跑,李品仙那里是桂系的势力范围,不会有好果子吃的。等等。

而覃道善的回忆,同样印证了黄维和杨伯涛的话,他说的和杨伯涛说的大致相同,分头突围,各自逃命,没有提空军支援的事。

那么,老蒋说的是瞎话吗?或许有可能,是在劝杜聿明,要听蒋某人的话,才有可能活下来的。但,另一种可能就是,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命令黄维白天突围,而黄维实在支持不到16日白天了,只能于15日黄昏后突围。也就是说,黄维最后违抗了蒋介石的“圣旨”,或许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至于为什么空军不来支持了,大抵的原因应该有两个,第一个是无“蛋”可下了,至少是15日、16日这两天,无“蛋”可下了;第二个就是投放毒气弹一事泄漏了消息,在国统区引起轩然大波所致吧。

那么,黄维为什么又决定“四面开弓,全线反扑,觅缝钻隙,冲出重围”的方式突围呢?不得不说,黄维的决策,有其合理的成分在其中,而不是纯粹的四散逃命,因为据他分析、判断:

解放军围攻的重点是保持在双堆集南面和东南角,主要是挡住通往蚌埠的去路,双堆集的西面和北面则是解放军的后方,除直接围攻的兵力外,第二线梯队配备的兵力必然不多。因此,他把主要突围方向,放在西、北、东三面。

因而,他便做出了这样的突围部署:

第10军方面:覃道善所属第75师和第114师的残余向东突围,突出后再向南奔蚌埠。第18师向东北角突围,向东北绕个圈子再奔蚌埠。

第18军方面,第11师向正西突围,由黄维、胡琏亲自指挥配属战车向前开路,步兵跟着猛冲。黄维、胡琏、吴绍周各分配一辆战车,只要前面打开一个缺口,他们就不顾一切闯出去。双堆集方面则由杨伯涛率第118师及所有炮兵、工兵残余部队向西北角突围,突出后向西绕个圈子,再向南循蒙城、蚌埠间方向逃跑。

第12兵团突出后的集合目标地是凤台县,规定15日黄昏开始行动。

0 阅读:59

二哥雨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