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晚上路过路边摊,一股超香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就看见油锅里正炸着巴掌大的鸡排,滋滋响个不停。那金黄的外皮在路灯下亮闪闪的,隔壁小孩眼巴巴地扒着玻璃柜,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这场景是不是特熟悉?今天咱就好好唠唠这个街头小吃界的“顶流明星”——鸡排。
说起鸡排,台湾夜市那可是相当有名。听说以前有个阿伯,把一整块鸡胸肉用锤子敲得薄薄的,裹上他们家独有的地瓜粉,放锅里炸。出锅前再撒上酸酸甜甜的梅子粉,就这么神奇地把干巴巴的鸡胸肉,变成了咬一口就爆汁的美味。现在不管你走到哪个城市的小吃街,都能听见“老板,要辣不要麻”“多加点孜然”的声音。鸡排早就成了大家吃夜宵时的默契“暗号”。
别看鸡排样子普普通通,其实背地里“卷”得厉害。成都人爱吃辣,就在鸡排里夹小米辣;上海阿姨特别会创新,做出了裹着咸蛋黄的豪华版鸡排;东北朋友更豪爽,直接弄出个比脸还大的超大鸡排。最近还流行把鸡排掰碎了盖在米饭上,再浇上一勺咖喱汁,一份超实惠的“穷鬼套餐”就诞生了,只要二十块钱,保准能让你吃得超满足,感觉像过年一样。
我有个朋友更夸张,专门坐高铁去福州,就为了吃一家开了三十年的鸡排店。店里的老爷子炸鸡排就跟搞艺术似的,油温控制得特别精准,连翻面的时间都用沙漏计时。每次出锅的时候,那“咔嚓”一声脆响,我朋友说,听着都能把当代年轻人心里的烦恼给“治愈”了。
鸡排为啥能在全国都这么火呢?我觉着是因为它完全符合咱中国人对美食的追求:刚出锅热乎乎的,分量超足吃得饱,做法还各种各样。对于加班到很晚的人来说,它是深夜里的温暖慰藉;小情侣约会的时候,买上一份一起吃,感觉特别甜蜜;学生党们就算平时省吃俭用,也总想着攒点零花钱来买份鸡排解解馋。下次要是看到有鸡排摊前排着长队,别犹豫,跟着大家一起排队就对了!有些快乐,只有那滚烫的油锅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