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几年房价下跌,很多人都表达过自己的看法,但是要说到权威,那就不得不提黄奇帆了。
他曾主政重庆,又是经济学家,所以他的分析总能直击要害。
他说这次房价下跌不是短期的,而是这三十年来从未有过的深度调整,和以前短期调整有本质区别,这次是底层逻辑变了。
黄奇帆说房价下跌不是感冒发烧,而是器官衰竭。这话听着吓人,但数据更吓人:2020年新房卖18亿平方米,2024年只剩5亿,销量暴跌60%多。
土地批租收入从8.7万亿缩水到3万亿,连房企自己都躺平了。
1. 供需关系逆转
过去开发商拼命盖楼,韭菜们疯狂接盘,现在呢?全国住房够40亿人住,但实际需求只有14亿。二手房挂牌量激增,房东们像甩烫手山芋一样抛售,但接盘的人呢?
2. 房价永远涨的信仰破灭,购房观念发生改变
以前买房要靠抢,借钱也要上杠杆,2016-2020年房企负债率85%,购房者房贷增速超20%,结果呢?恒大爆雷、碧桂园躺平。
现在大家学乖了,首付不够?不买!月供压力大?不买!租房也能住,何必负债生活?
3. 人口因素:900万新生儿 VS 2.6亿空房
去年新生儿只有902万,比八年前少四成,结婚登记数暴跌35%,连丈母娘都带不动刚需了。
黄奇帆每次的分析总能精准命中,这在于他抓住了市场的真实逻辑,不是土地成本,不是建筑成本,而是供需。
黄奇帆给过准话,2024-2025是刚需最后的上车窗口。
但是也不能随便买,要牢记三个原则,买核心地段、买现房、别贪便宜。
比如郑州远郊7000一平的空城盘和上海内环10万的老破小,十年后哪个能保值?答案显而易见。
而投资买房无疑是火中取栗,黄奇帆早警告过,只有大城市核心区品质房能抗跌,其他都是炮灰。如果非要赌,记住一句话—— 宁买一线厕所,不买三线别墅。
被套牢的人断臂求生还是咬牙死扛?手握三四线15年楼龄的远郊房?属于是无效资产,说难听点,迟早归零。
所以别再误判2025年的楼市了,下面三个大坑要避开。
第一是人口流失城市
东北某城人口十年流失23%,房价跌回2008年。这类城市别碰!没有人的房子,房价跌的更凶。
第二是二线非核心区
武汉光谷东、成都天府新区,这些曾经的神盘现在集体熄火。新区画饼十年,不如主城一碗面。
第三,别忽视持房成本
这是最容易忽略的一点,究其原因,是因为房价涨习惯了,那点持房成本完全可以忽略。
现在可就不同了,房价不涨,房子还要是交物业费,随着房产税扩大范围,可能还要多增加一笔支出。
2025年的楼市,不再是造富神话的舞台,而是回归居住本质的考场。黄奇帆预测房价将止跌回稳,但这“稳”字背后是残酷的筛选,有人住、有产业、有资源的房子才能活下来。
普通人要做的,不是预测涨跌,而是握紧资金,在时代大浪里守住自己的船。
买得起的早买了,买不起的别硬扛,租房不丢人,断供才要命。
好房子永远有人抢,烂房子白送都嫌占地方,2025年之后,这句话会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线城市暗地里在降,但还远远没降到位,在硬撑,有些人不甘心,其实老百姓尤其是刚需没钱,必然大降,炒房的都急着卖房炒股,只是还没在股市布局好,还有的急着卖个高价回老家当土豪,谁也不愿烂在自己手里。
过度建房,造成房子成烂白菜。
你写的是个啥,前言不搭后语嘛
大嘴还在张嘴乱说
“东北某城人口十年流失23%,房价跌回2008年。这类城市别碰!没有人的房子,房价跌的更凶。”???刚需,为什么不能碰?
概括不全但是真切,说的对。
妈的,究竟是哪些人还在买房子
你是在教大家怎么炒房吗?[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