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可以说是很多比较纠结的一年,有人认为是房价的底部,现在买房太合适了。
有人认为要赶快卖房,再不卖以后就更难出手了。
两个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不能偏听偏信,没有标准的答案,只有看个人需求。
就像深圳的老张,手里有一套闲置的老破大,面积140平的四室,儿子在市中心上班,自己守着郊区空荡荡的房子。
现在卖怕亏,不卖怕砸手里。
曹德旺三年前就撂下狠话,多余的房子趁早卖,钢筋水泥堆不出未来!
这位实业大佬看得透,全国6亿栋房子堆在那儿,但真正需要房子的家庭只有4亿户,房子比人多出50%,现在不卖房,再等下去很危险!
看看目前市场上的四大景象:
房子比人多,三四线城市晚上亮灯的小区不到三成,连北上广深都有20%的房子常年空置。
工资追不上房价,夫妻俩月入1万,房贷要还8千,77%的家庭债务都压在房子上。
年轻人不接盘了,去年新生儿是956万,90后比80后少了1.2亿人。现在急着卖房的老张们,将来想把房子传给谁?
二手房堆成山,链家挂牌量三年翻了三倍,买家却揣着钱看戏。杭州有房东降价50万才脱手,这行情谁还敢说,房价永远涨?
不过在楼市分化下,具体房子还要具体看待,比如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的房子,降幅明显就小多了。
而三四线城市,房价降得离谱,首付一两成,只要稍微努力一点,还是能买得起房子的。
而且大城市的租金也高一些,就算是不卖,也可以租出去,也算是一笔稳定的收入。
那么三类人该怎么选?
刚需买房的话,月供最好别超过收入的30%,宁买主城区老破小,不碰郊区新楼盘。
多套房家庭的话,县城房子就别留着了,北上广的老破小还能赌拆迁,三四线的房子就没必要等了。
玻璃大王看得明白,过去二十年买房致富,本质是吃了人口红利和货币放水的红利。现在水位退了,裸泳的人该上岸了。他自家除了住的别墅,半套投资房都不留,这态度还不够清楚?
对于现在的刚需群体来说,看似是买房时机,首付比例降了,贷款利率也下调了,大城市落户门槛降低了。
剩下的就看你敢不敢上车了,对此,我认为还是不能冲动,买房这事关乎一辈子,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经济实力能否支撑,买房是不是必需。
卖房的人也不要太焦虑,没有卖不掉的房子,只有卖不掉的价格。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在今年选择置换,虽然价格低了一点,但置换的房子价格也低,他们自己还是挺满意的。
总之,2025年不要太悲观,房地产市场不会完蛋,不要妄想暴跌,跌成白菜价,也别幻想大涨,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暴跌还是有可能的,决不是幻想。而是现实。有暴涨就有暴跌,这是铁律,和股票一样。
炒房客总是喜欢说房价下跌就代表房地产不行了,就影响经济了什么的,简直就是谬论,房价低是投资炒房赚钱不行了,而不是房地产不行了。房价低反而对房地产是利好,只是对炒房客不利。房价低会有更多人买得起房,房子只会卖的更多,很多人买房后就会装修购置家私家电等,对于房地产产业链反而是大大的利好。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房子是商品,卖不出去喊破天都没用,越到后面剩下还没买房的往往越没钱,购买力越弱,房价持续走低是肯定的。房价低才能真正释放消费力,对实体经济才是真正的利好。
小区门口全是买房广告,就等某人接盘
一线城市暗地里在降,但还远远没降到位,在硬撑,有些人不甘心,其实老百姓尤其是刚需没钱,必然大降,炒房的都急着卖房炒股,只是还没在股市布局好,还有的急着卖个高价回老家当土豪,谁也不愿烂在自己手里。
问题很明了,想把危险平滩?
你们这些包括小便和附和的都是各种私心或者目的,要么不是笨就是蠢,不管买或卖,涨或者跌,有需求就去做,等到你儿子孙子都要结婚生孩子了你再去卖,钱给谁用,买了你给谁住,买了是遗产,卖了是资产,遗产一定是你子女的,资产有可能成别人的,纠结买或卖的人活该也只能穷一辈子!
一群喷子,真要跌成白菜价,咱们老百姓有啥好处,这个都不懂。白菜价说明我们这一生就是白来一趟地球
房地产不死天理不容
白菜价不可能,白萝卜价还是有滴。
曹德旺说他没有说过
成功的人说的话都是对的,但真的有道理吗,慈禧放的屁别人也说是香的,但是真的香吗
多送我两套房吧!我不嫌多
继续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