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楼市,可以说正在上演一出魔幻大戏,刚开年的时候,很多人还沉浸在回暖的狂欢中,开发商和二手房房东纷纷期待市场反弹。
可转眼间就被现实打败了,1月平静如水,2月的春节依然没有一丝波澜,如今金三银四也到了,市场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这让我们不禁深思,房子,到底还是不是资产?
你以为终于等到房价低头,却不知这不过是市场换了个姿势抽你耳光。2025年的春天,那些连夜排队抢房的热闹,转眼成了挥泪甩卖,开发商从日光盘神话跌入深渊,只用了短短三个月。
第一记耳光:预期
我记得前段时间,有一家开发商买房送金条,具体来说是首付两成送金条!
可是当置业顾问追着客户塞黄金时,购房者却警惕了,现在还有这么好的事?
这哪是促销,分明是恐慌,去年底还坚信核心地段永不跌的中产们,眼睁睁看着自家小区挂牌价每月跳水5%,带看量却挂零。
深圳一个网红盘业主王先生苦笑:去年邻居900万不卖,现在650万没人问,房子成了烫手山芋。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月百城二手房均价同比下跌7.22%,去化周期拉长到11个月,市场信心比房价跌得更狠。
第二记耳光:政策
当2021的三道红线发出时,开发商就已经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危机,所谓优胜劣汰,在三道红线面前,负债率过高的房企已经无所遁形。
这些政策本是为防风险,却意外成了压垮骆驼的稻草,百强房企1月销售额同比暴跌16.5%,二手房挂牌量激增23%,市场陷入越降价越没人买的死循环。
第三记耳光:信仰
最痛的耳光,往往来自认知上的颠覆,曾经坚信房子=财富的60后们,看着退休金填不满房贷窟窿。
杭州炒房客老李的遭遇最具讽刺:2024年抵押三套房抄底新区,现在房价跌穿抵押价,银行天天催补仓。
当买房稳赚的神话破灭,整个产业链都在颤抖,建材商订单腰斩,装修队月接单量不足往年三成,连房产中介都开始转行送外卖。
对普通人来说,三个血泪教训一定要牢记:
首先是刚需,今年或许是买房的最佳窗口期,但是现在是买方市场,一定要在城市、地段、配套上下足功夫,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合适的房子。
其次是改善群体,既然是改善,自然是人往高处走,远离那些无电梯、无学区、无配套的房子,真正的改善先从城市选择开始,然后是配套、地段。
最后是那些手握多套房的人,赶紧算一下租金回报率,就现在的市场来说,就算是亏钱抛售,也比烂在手里强。
当房子褪去金融外衣,回归居住本质时,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月供不超工资三分之一、留足三年应急钱的普通人。
楼市没有永动机,住得踏实才是硬道理——你接得住耳光,才等得到天亮。
没人口没经济没收入了,全国为什么还在天天卖地盖新房,房子越来越多,位置越来越远离市中心,你还担心什么,等着更低点的到来吧,100万贷款30年3.55利益要还70万,一辈子打工背负两套房去养一套房,还不能生病不能失业不能降薪,一个出现人房就全没了,高深的坑,只有房价低到怀疑人生,人生才能走进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