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前三十年打的是什么基础,没有一点成效,改革开放之后就是一堆破铜烂铁,毫无价值。更有以此否认前三十年打基础之说,可谓是荒谬至极。
我们说前三十年打下的基础,奠定了中国迈向现代化之路,这是有理有据的,绝非像那些人说的那样。新中国是摧毁了一个旧的世界,然后重建了一个新的世界,其目的就在于完成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进而实现现代化,而这里的过程就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
新中国的打基础是建立在旧中国几乎是一无所有的基础上,这里的一无所有指得是没有现代工业,我们只是一个极端落后的农业社会。按照一些人的说法,当年就改革开放日子会好得多。不知道如果当年改革开放,拿什么改革,如何应对对于先进工业国的开放。那时真如那些人所说搞改革开放,只怕是会被列强吃干榨尽,再无翻身之日。
有人无视于历史事实,宣称东北解放前所谓的GDP占到亚洲的一半、超过日本的本土,来否认旧中国的一穷二白。更有人提出东北三十年代就能造出汽车和上海造出了万吨巨轮的事例,来为他们提出的非一穷二白理论背书。初听此种言论,想必大多数人是震惊的、难以想象的,事情真的如这些人所说的那样吗?旧中国真的不是一穷二白吗?
对于他们说的东北的所谓GDP,就算是属实也是没有意义的。简而言之,如果当时的东北真有这么厉害,那么盘踞此地的老张家不早就入关统一中国了?内地的落后的农业社会,能够抗衡东北这个发达地区,这是个多么了不起的神话。可事实上却是,要不是直系军阀内讧,东北军哪里进得了关,进了关也最终又被打了回去,这哪里配得上亚洲一半的GDP!
实际上对于东北,俄国人和日本人都在开发,但那些GDP并不能代表东北的工业化。列强在东北的开发建设,更主要的是对于资源的掠夺而非实现工业化。就说那个东北产汽车的事,所谓中国第一辆自主生产的汽车“民生”牌汽车,1931年5月31日在沈阳下线,号称70%的国产化。而实际上其核心部件都是在国外生产,这个所谓的国产化实际上没有太大的意义。而1956年出产的解放牌汽车,从原始到最终产品基本上都是我国生产的,因此才被称之为中国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辆汽车。
至于那个吹嘘万吨大轮的事,完全可以当个笑话来看。如果当时的中国能造万吨大轮,我们的海军怎么会如此的弱小,几近于没有。对于这个万吨大轮,没有去考证过,但只要有正常的思维,以民国的现状就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对于一个工业化国家的判定标准之一也就是最为重要的指标为钢铁产量。1949年我国的生铁产量为25万吨,粗钢为15.8万吨。而当年的世界钢的总产量为1.89亿吨,其中美国为8785万吨,苏联为2733万吨,日本为484万吨。这里要指出的是,在抗战期间日本的钢产量为五百多万吨,虽经战火,49年就恢复到484万吨了,那些口口声声说日本同样是一穷二白的人如何解释这484万吨的钢产量,拿我们15.8万吨的钢产量来比较一下,所谓东北占亚洲一半的GDP可信度和意义有多大?
钢铁工业是基础工业,是军事工业和其它工业发展所必须的原料工业,它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和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旧中国留给新中国15.8万吨的钢产量,就是旧中国一穷二白的最大旁证。人均300克的钢产量,国家能会有什么产业?还造什么万吨大轮,你那点钢能造几艘?别的地方都不用了吗?
新中国接手的国家,90%的农业人口,落后的生产方式,十足的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十分薄弱,处于一个几乎什么都不能造的地步。洋货占据了中国市场,洋火、洋钉、洋布、洋油等等,什么都是洋的。“万国汽车博览会”、“万国轮船公司”、“万国兵器展览馆”等等,这些都是当时世界对于中国的印象。一个几乎什么都不能造的国家,一穷二白也能被现在一些人质疑,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从新中国成立起,我们的目标就是完成工业化。为此我们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拼搏奋斗,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内,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下,在无数创业者一代人吃几代人苦的情况下,我们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跨入了工业化国家。到了1973年,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五大工业国。经过一代人的努力,我们建成了一个全产业链全门类的工业化体系。这个过程是苦难的,但它是值得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有他们吃苦受罪,今天的人们还要继续吃苦受罪。
今天的繁华盛世,根本就是前三十年带下的基础。如果不是我们短短二十几年的而时间内完成了工业化,哪里有今天。只有一个工业化的社会,才有可能大规模的产出。没有前三十年的节衣缩食、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物质丰富。前三十年打基础之说不容置疑!
基础需要教育先行,需要至少20年的时间!还得是理科!50年才能大放异彩![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