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为什么没有稳固的根据地?

天空蓝星 2025-01-15 03:59:36

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它同满清政权对峙了十六年,活动范围播及到了大半个中国,动摇了其统治,为清王朝的覆灭敲响了丧钟。可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太平天国似乎没有一个稳固的根据地。除了几个大城市外,太平军并没有一个像样的基本盘,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太平天国的统治力好像几乎不存在。很多时候出了城就是敌占区,这样的统治力自然是难以和清廷争夺天下的。

最为显著的是,清廷在南京附近安插的两个军事据点: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江北大营位于扬州附近,这应该属于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而江南大营更是位于南京城外的孝陵卫,直接威胁到太平天国的腹心。要说南京就是太平军的首都,敌人能够直抵城下旷日持久的安营扎寨,这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之所以会有这个局面,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太平天国虽然是一个政权,却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很多时候仅仅是占据着几个大城市而已。虽然在某些时期内在江西、皖北等地试图建立统治,但都无果而终。后期李秀成曾经控制了江浙一带,其统治力也是不强的,没有达到他预期的效果。

为什么太平天国没有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呢?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不间断的战事所导致。自金田起义时起,太平军就面临着接踵而至的清军的围攻。不但有各地调来的清军,还有自起义时广西提督向荣率军尾随,他一直追到南京城下建立了江南大营。

再加上清王朝派来的援军在扬州建立了江北大营,太平天国自建都南京起,就处在一个极其险恶的环境。太平军在建都不久就相继发动了西征和北伐,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调动南京附近的清军以解天国之围。打不破清军的江南江北大营,又被严重的威胁,只能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攻其必救,以缓解自身的压力。实际上,太平军两破江南大营、一破江北大营,采取的就是这个办法。

不断地战事下,太平军无暇也无力经营根据地。而事实上,在太平军看来攻取城市比经营农村根据地也更为有效。打仗就需要给养,相比于农村,打下城市更容易获取大量的资源,相互攻伐之下,生存是第一位的,经营根据地虽然利于长期,但同样也需要时间,太平军很少有这个时间。

还有两点是太平天国不能建立起稳固根据地的重要原因,一个是他们在政治上政策的不完备,以及民心上的号召力不足。太平天国虽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但在具体的实施上却没有一个持续有效的行动,广大的农民并不没有因此而得利,使之不能形成一个利益攸关的群体,这就使得建立稳固根据地的可能性难度大为增加。

再者,太平天国以外来宗教为其政治思想,这就和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形成了矛盾,因此他们每到一地就毁坏孔庙、焚烧儒家典籍。曾国藩在起兵时发布的《讨粤匪檄》,就以此号召天下讨伐太平军,以维护“名教”。当时的中国社会基层的统治力量为乡绅,是传统思想文化的维护者,老百姓根本就是以他们的好恶为自己的立场。再加上一些太平军军纪败坏,同清军一样祸害百姓,就更难以获得同情与支持了。

这里要强调一点,太平天国不同于清军,对于军纪的要求是明确的,就是不得侵扰百姓,但很多时候是控制不住的。一般而言,精锐的部队军纪不错,能够遵守规定。再细说的话,太平军中来自两广还有两湖的老兄弟,他们的军纪是相当不错的,差的是后来加入的。特别是投降过来的原清军,军纪极其败坏,烧杀抢夺、奸淫掳掠,无所不为,大大败坏了太平军的声誉。但战事的紧迫,使得高层对此也无能为力,在军纪上只能是尽力而为。

最后还有一点,也算是太平天国不能建立起稳固根据地的原因吧,那就是战火的破坏。除了双方的战事拉锯造成的破坏外,清军奉行的一个政策也是原因,那就是绝不能以民资敌。在两军交接处、清军将要放弃的地区、太平军势力影响下的地区,清军很多时候都是大开杀戒,特别是青壮年,基本上要屠戮殆尽,以防止他们成为太平军的潜在兵源。这就造成了大范围的荒芜地区,使得建立根据地的基础难以存在。

总的来讲,太平天国之所以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有军事上的原因、政治上的原因和文化思想冲突上造成的原因,还有清军大肆破坏的原因。自始至终,太平天国都无暇和无力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他们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1 阅读: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