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和刘封二人都是蜀汉先主刘备的儿子,只不过一个是亲子而另一个是养子。当初刘备收养刘封时是准备把他当作继承人,只不过后来又有了亲子刘禅才作罢。
对于刘禅,我们最为知晓的是他那句“此间乐,不思蜀”,世人无不为之叹息,更是引以为笑料。司马昭对他的评价是:“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认为即使诸葛亮在也没法辅佐这样的君主。而刘封此人,史书记载其“有武艺、气力过人”,在刘备集团入川的过程中立下了颇多的战功,得到了刘备的信任和重用。
最后刘封的死其实和刘禅有关,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一个蜀汉政权继承的问题。为了保证刘备身后蜀汉政权的稳定,刘封作为曾经的继承人,不得不做了牺牲品。但后来刘禅的执政似乎乏善可陈,碌碌无为的情况下最终为敌国所灭,更因为他那句乐不思蜀,使得人们有理由相信他不适合那个位置。那刘封是不是更适合那个位置呢?他和刘禅的能力谁更强一些呢?
其实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刘封根本不可能继承刘备的事业,刘禅作为亲生的长子在法统上具有先天的优势,按照刘备当初的想法是没有子嗣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由刘封继承。再者,如果真由刘封继承,那么刘禅背后的势力,还有刘备另外二子刘理、刘永背后的势力都不可能无动于衷,那么袁氏之乱很可能就会在蜀汉再现。
其次,对于刘封的能力无疑是要肯定的,但是不是就到了刘备一定要力排众议传以大位的地步呢?答案是否定的。不是说刘备认为刘禅是亲子而刘封是养子,而是刘备认为刘封还不到足以继承他事业的地步。刘备绝非普通意义上的创业者,他不但识人善任而且“弘毅宽厚”,在国势危亡之际能够举国委于诸葛亮,实属难能可贵。如果刘封真的是堪以付国,刘备不可能不考虑的。
具体到刘封的个人能力,严格而言属于出类拔萃的,否则刘备也不会收他为养子。如史书所载,他“有武艺,气力过人”,而且是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的外甥,出生于世家大族,应该属于文武全才式的人物。在其成年后开始为刘备阵营征战,特别是在入川的战事中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得以一路升迁。在跟随刘备取得汉中之役的胜利后,又会合、统领孟达所部攻取上庸,深受刘备的信任。
同刘禅相比,刘封在军事上能力远远超出,至于政治上那就难说了。史书中对于刘封的政治能力没有提及,但从他镇守上庸时的情况还是可以略见一斑。作为蜀汉在上庸的实际最高领导人,他未能有效地统合各方势力,特别是地方实力派的势力,使得在孟达叛逃之后,在曹魏的进攻之下地方豪强反叛,直接导致了上庸的丢失。虽然这和给他的时间不多也有关系,但至少表明刘封在政治上的能力不像军事上那样出色。
在上庸期间刘封犯下的一个大的错误就是同孟达的关系恶化,是促使孟达叛逃的原因之一,这也是刘备责备他的主要原因。孟达作为刘封镇守上庸的副手,其部属是蜀汉在当地的主要力量。刘封因为和其有矛盾,就夺取了孟达的仪仗鼓乐。主要领导和副手有分歧、矛盾实属正常,但闹到公然羞辱的地步,只能说刘封政治上的不成熟。
至于刘备指责刘封的另一个错误不救关羽,其实不能说是他的错,但也并非无可指责。上庸之地位居汉中和荆州之间,在蜀汉两路齐发的北伐计划中起着一个关键性的纽带作用,关羽的军事行动虽然事前没有经过批准,虽然上庸确实是有着初定不稳、力量不足的实际困难,但刘封毫无动静有不作为的嫌疑。按照刘备的安排,上庸守军就是要起到策应汉中和荆州两地的作用。刘封的无所作为虽然有客观上的因素,但主观上表现出了他缺乏全局观念,这是他在政治上的又一短板。
性格冲动、好勇斗狠、一意孤行,再加上不考虑大局,刘封虽然在军事上表现不错,但在政治上无疑是缺乏能力的。孟达在曹魏进攻上庸时曾发书劝降刘封,被刘封拒绝。后刘封逃回成都被清算,死前说后悔没有听从孟达的劝说。他之所以敢于回成都,最大的可能就是认为没有性命之忧。按照表面的错误,他应该没有事,刘备集团之前类似的情况不是没有,但他没有正真认识到自身的危机,那就是蜀汉继承的问题。虽然孟达也提醒了他,但从这点来看他的政治敏锐性也是不强的。
再来看一看刘禅的情况。由于蜀汉不设史官,留下来的史料不多,因此其事迹也大多不详,只能从大的方面来对刘禅予以观察。刘禅在位四十一年,可以分作两个阶段。一是诸葛亮辅政时期,为十一年。这个时期蜀汉政权“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刘禅则是“政由宁氏,祭则寡人”,基本上属于甩手掌柜。第二个阶段是诸葛亮死后直到蜀汉灭亡,这个时期长达三十年,属于刘禅亲政时期,是考察他能力的时期。
刘禅继位时年仅十六岁,到诸葛亮死时为二十七岁。这个时期的他可以说是寂寞无闻,没有人知道他到底能力如何,但在诸葛亮病逝前他派遣大臣前往问安,实则是询问后事安排,以保证政局的平稳过渡,这一举动无疑显现出刘禅政治上的成熟。
在这之后发生了三起事件,先是杨仪和魏延的权利之争,再就是李邈弹劾诸葛亮和刘琰辱妻事件。在杨魏之争时,刘禅考虑到杨仪背后荆州派的实力,虽然他明白魏延并非造反,但为了争取时间以拿回丞相府的权利,选择了牺牲魏延。之后在杨仪带回大军时,他通过执行诸葛亮遗嘱的方式,又剥夺了杨仪的军权,转交给同属荆州派的蒋琬、费祎。而面对李邈攻击诸葛亮,刘禅当即展现出了铁血手腕,处死了李邈。
杀李邈,不仅仅是出于安抚诸葛亮嫡系的考虑,以保持政局的稳定,为下一步的拿回权力做准备,也还有刘禅出于对诸葛亮的尊重。李邈自以为刘禅无所事事十一年,必定对诸葛亮心怀愤恨,因此上书攻击诸葛亮。可刘禅要拿回权力不假,但对于相父是绝对不允许别人非议的。想当年蜀汉的第二号辅政大臣李严和诸葛亮政争时,刘禅毫不犹豫地站到诸葛亮一边,废黜了李严,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对于相父的信任。
对于刘琰的死,其实多少有些冤枉。刘琰在蜀汉政权中地位很高,在刘备死后仅次于诸葛亮和李严,但没什么实权。事情的起因是他的妻子入宫陪太后了一个月,被刘琰怀疑与刘禅有私,因此用鞋底抽打脸部,并将其休弃。其妻不服上告,事态扩大。刘禅大怒,下令将刘琰处死。刘禅杀刘琰,旨在维护皇室尊严和家庭伦理,对于此事他的处理是果断而又严厉的,也有以此立威的意思在里面。
加上杨仪不满被剥夺权力后被逼自杀,在诸葛亮死后,刘禅一连处理了杨仪、李邈、刘琰三位大臣,牛刀小试,展现出了他精准的政治判断力和决断力。此后,刘禅开始了拿回权力的行动。他可以无条件的信任相父,但诸葛亮之后他不会允许再出现类似相父的人物。
按照诸葛亮的遗嘱,蒋琬接手了大权。刘禅让蒋琬掌握军权驻守汉中以图北伐,而委任同属荆州派的费祎留在成都处理政务。按照他的设想是让二人相互牵制,自己可以居中控制,但没有想到的是两人的配合十分的默契,让他无从下手。这种局面下,刘禅只得另寻它法。
伟人说过,党内无派、千奇百怪,任何一个集团内部都是存在着山头的,蜀汉政权同样如此。其内部有着四个派系,分别为元老派、荆州派、东州派和益州本土派。这里面的荆州派和益州派好理解,分别是两地的人士组成。元老派是早期追随刘备的人员,如关羽、张飞、糜竺、简雍等人;东州派是汉末三辅、豫州、南阳等地流入益州的人士组成,其代表人物为法正、李严。
这四派中,荆州派势力最大,东州派势力次之,元老派早已凋零,而益州派一直处于最下层。到刘禅亲政初期,荆州派虽然话语权下降,但依然控制着政权,东州派已经衰落,而元老派基本上已没有什么影响力了,本土的益州派就成为了刘禅拿回权力的助力。
首先刘禅和益州派的领袖谯周达成默契,作为刘禅的老师谯周,引导益州派成为荆州派的制衡者。在刘禅希望蒋琬、费祎相互牵制无果的局面下,他召回在南中的益州派实力人物马忠入朝担任要职。这种情况下,蒋琬感觉到了危机,主动退让并提出了辞职,最终使得刘禅成功的夺回军政实权。
刘禅拿回权力,除了蒋琬等荆州派出于对蜀汉政权忠诚而退让之外,和刘禅展现出的政治手腕也有很大的关系。在蒋琬之后,虽有费祎、陈祇等人的相继执政,但政权是牢牢地掌握在刘禅之手。蒋琬等人虽然忠诚于蜀汉,但有诸葛亮的先例,再出一个相父似的人物也并非不能为朝野所认可,这种情况下,刘禅的决心和手腕更显得果敢和有力。
此后的蜀汉政权虽然也有政争,但都只是小有波澜而已,大多是以姜维为代表的北伐派和反对北伐的人士之间的争斗,这些所谓的政争和魏、吴两国那种激烈的、你死我活的政变相比,基本上不值得一提,这些都可以从侧面展现出刘禅对于政权的控制力以及背后的政治能力。
刘禅的政治能力在三国时期应该是说的过去的,虽说不能比一代,在二代中还是数得上的。至于后期所谓的信任宦官以至于荒芜朝政,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了。宦官集团本质上只能通过皇权的让渡,以制衡别的政治派系,刘禅宠信宦官也是如此。蜀汉之所以失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国力的弱小,能够维持四十多年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总的来说,刘禅的政治能力不错,应该比刘封强,在历史上而言也不算差。
对于刘禅还有一事值得称道,那就是为姜维正名。在魏晋时期姜维的风评是不太好的,有好大喜功的阴谋家嫌疑。在其身死八十多年后发现了他在蜀汉灭亡后写给刘禅的信件,其中有“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之语,这让姜维洗刷了恶名。这里我们赞赏姜维的忠,但这又何尝不是刘禅的义呢?敢把反书一直保存,刘禅绝非是我们认为的那个乐不思蜀的昏庸君主,君臣的相互成就,才使蜀汉的浪漫得以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