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分气温暖如茶,花香四溢乐无涯。
宁静致远,方得始终,我是林方致。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四个节气。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一是“季节平分”,传统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正好平分了春季;二是“昼夜平分”,在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气候特点是天气温暖、阳光明媚。

春分节气知多少
春分古时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时节,我国民间有妇孺争放风筝的风俗,民谚也有“吃了荠菜,百蔬不鲜”的说法。
吃春菜
在岭南一带,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放风筝
风筝,古时称为“鹞”、“鸢”,“鹞”和“鸢”都是鹰类猛禽,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后来,风筝的形状各异,春天放的多半为燕子风筝。

春分:一盏白茶,饮尽山河春意
春分时天地调和,茶树历经寒冬蛰伏,将积蓄的养分化作芽尖一抹新绿。春白茶,芽头肥硕,白毫如雪,凝萃山岚云雾之清润,日光月华之温润。
评价一杯春白茶的滋味,我们需要看两种最重要的物质:「氨基酸」和「茶多酚」。茶叶中,氨基酸的比重越高,茶味越鲜甜。而茶多酚的比重越低,茶味则越有回甘。

氨基酸形成于茶树的根部,然后输送到枝叶和嫩芽,是促使茶树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春茶经过了一个冬季的休养生息,积累了丰富的氨基酸。
茶多酚是茶树代谢的产物,早春时节,气温较低,阳光较弱,茶树代谢缓慢,所以茶多酚含量就少。这一高一低,成就了春茶的「黄金酚氨比」,也形成了春茶甘甜鲜爽的滋味儿。

《茶经》道:“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间。”把茶叶的采摘时间完全限定在春季。
春分时节采摘的白茶沾染着杏花春雨,柔嫩鲜活,轻抿一口,似饮下整片山川的春意——兰香清雅,蜜韵绵长,鲜爽回甘如雨后竹林的风,拂去浮躁,荡涤尘虑,唤醒身心平衡。

春分:择茶而饮,温和养护
天地育英,时序礼替,都融进中国人生活的自然观里,时令、时鲜、时奉,孟春三月,按二十四节气顺养是中国人才懂的智慧。
民间向来有冬藏春养的习俗,春分养生讲究“不时不食”,喝茶自然也应择茶而饮,遵循温和养护的原则,启陈发新,驱寒保暖,让身体顺应气候的变化缓慢调整,以慢相抵,有力地给予身体扎实平和的照顾。

01 选择适合身体的茶:祛寒气,疏肠胃
春分喝茶,要应时应景,也要贴合自身需求,按照自身条件选择茶品。例如对于本身就胃寒、胃弱的朋友来说,春天不适合喝太新的茶,会对肠胃产生强烈刺激。
春天是茶中大范围上新的季节,茶中保留了大量茶多酚和氨基酸,因此滋味鲜爽、高香宜人,但新茶茶性偏凉,饮用过多可能导致肠胃不适。

肠胃较弱的茶客应尽量选择发酵程度高的熟普或者有一定年份的老白茶。
经过岁月沉淀,老白茶发生奇妙变化,茶性转化,由凉转温,充沛的内质相当耐泡,还能搭配陈皮、冰糖等一起煮,阴天下雨天喝,驱寒祛湿,全家老少都能喝。

02 不要大量饮新茶:存新茶,喝老茶
都说春茶贵如金,进入三四月,大量春茶进入采摘期,茶树吸收了一整个冬天大地的营养,茶芽嫩,滋味鲜。
刚采下来的茶加工完成后,很多茶友迫不及待喝新茶,但此时茶叶中吸收了大量的“火气”,适度尝鲜可以,但不建议大量饮用,最好等待一段时间,让茶性稳定,火气褪去再饮用。

就白茶而言,深谙茶性的老茶客往往“存新茶,喝老茶”。白茶讲究越陈越香,一般而言,年份越久的茶价格也相对越高,而年份较短的茶相对便宜。
每年采用较新的原料制成出厂的茶往往价格低,当年入手更有性价比,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下多存几年再喝,妥妥老茶口感。

历经时间陈化的老白茶层次变化明显调性显著,“陈、醇、活、润”,每口都是时间沉淀的厚重。存的年份越久,感越佳,价值感越高,用来自饮、送人都是不错的选择,稳稳赚足性价比。
03 要选择恰当的饮茶时间:解春困,降春燥
沉浸在喝茶时光中自然是快乐的,但喝茶应选择恰当的喝茶时间。
对于上班族来说,早餐和午餐一小时后喝茶最好,茶叶中的咖啡碱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缓解春困,提神醒脑,保持精神活力。但切忌空腹饮茶,也不可以茶代水。

火气旺盛的茶友可以喝滋味鲜爽的新白茶,咖啡碱含量丰富甘甜爽利,浓郁的花香、毫香、清香一起交融化于茶汤,层次变化明显,加快身体代谢,让身体轻松畅快,消除疲乏。
不建议晚上大量饮茶。一来晚上喝太多水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还会频繁起夜;二来如果本身睡眠质量不太好,对咖啡碱很敏感,会因此雪上加霜。睡前两个小时,尽量不喝茶。

04 不要喝过浓的茶:滋味厚,高耐泡
古人说“淡茶温饮最养人”。
大量喝浓茶会导致茶多酚和咖啡碱摄入过度,影响失眠引起茶醉,甚至会钝化口腔中味蕾的敏感程度,让你的味觉在一段时间内无法适应正常口感的茶,胃肠功能弱的人要减少喝浓茶。
春白茶工艺简约,不炒不揉,内含物质丰富,平时泡茶时没必要为了保证口感浓度或耐泡度,刻意增加投茶量,泡白茶一般按照1:25茶水比进行冲泡即可。

春分:与茶共生的二十四节气
古人依节气而作,应四季而息,春分饮茶便是与天地对话的仪式。
晨起一盏,醒神悦己:取玻璃杯投茶3克,100℃山泉缓注,看银针翩跹如柳浪闻莺,茶烟袅袅间唤醒沉睡的身心。

午后品茗,闲适自得:以盖碗冲泡,首汤清甜如早春溪水,三泡后蜜韵渐显,配一碟青团或梨花酥,便是江南春日的写意画。
月下独酌,静守清明:夜色中温壶慢煮,老白茶与陈皮共舞,茶香氤氲间,听风赏月,感悟“春色平分”的禅意。

茶人无所有,聊寄“一杯春”,四时合其序,春日茶养生。将润养之气带进茶杯中,在醇和甘美的茶汤中,唤醒身体对时令的感知,开启春日蓬勃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