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知识点

竹影星露 2025-02-18 16:00:18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知识点​

一、隋的统一

1.建立

时间:581年。

人物:杨坚(北周外戚)。

都城:大兴(今陕西西安)。

谥号:隋文帝。

2.统一:589年,隋军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隋朝统一的意义?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4.隋朝初年巩固统治的措施及作用?

(1)措施

经济方面:发展经济,编订户籍,核实户口,减轻百姓赋役负担,统一币制和度量衡。

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修订和减省刑律,简化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2)影响

隋朝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从605年起。

3.人物:隋炀帝。

4.概况:

(1)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郡。

涿郡(今北京)、余杭郡(今杭州)

(2)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3)五河: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

(4)全长2700多千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5.大运河的开通的影响?

积极影响: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

消极影响:加重了人民的赋税和徭役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6.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主要河流走向是自西向东,为什么大运河是南北走向?

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朝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过程

(1)隋文帝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依才能取士。

(2)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创立。

2.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①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使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用人制度逐渐确立。

②它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的流动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还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

③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一直延续了约1300年。

④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四、隋朝的灭亡

1.隋朝的灭亡原因?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直接原因: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各地反隋势力的打击。

2.隋炀帝残暴统治的体现?

①隋炀帝急功近利,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②隋炀帝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3.隋朝的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4.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旧唐书·李密传》

为什么隋朝未年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①隋炀帝急功近利,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②隋炀帝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五、拓展延伸

1.科举制度的创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①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使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用人制度逐渐确立。

②它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的流动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还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

③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一直延续了约1300年。

④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2.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1)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①隋炀帝急功近利,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②隋炀帝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隋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直接原因: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各地反隋势力的打击。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