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是否识字?

周生南山 2024-03-27 10:57:24

禅宗慧能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

惠能大师得到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了东山法脉并建立了南宗,成为了中国特色的佛学教派。

他的“即心即佛”的佛性论,“顿悟见性”的修行观,“自性自度”的解脱观,直接把传统佛教中国化,而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坛经》中的慧能大师竟然不识字,这在常理上让人迷惑。

《坛经》中有多处,明确说到慧能不识字一事。

行由品第一:在“得法传衣”典故中。

禅宗五祖弘忍在晚年时,想托付一个已经悟道的弟子做自己的传人。一天,他召集所有弟子,叫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在众多弟子中,有一个叫神秀的僧人,少览经史,博学多闻,为五祖器重,并委任他为教授师,协助五祖管理寺院日常亊务。

一段时间后,神秀将自己参悟的偈子惶恐地写在了堂前南廊上。以表明他对佛法的体认。偈是这样说的:

“身如菩提树, 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坛经.行由品第一)

神秀作的偈颂很快传到了舂米房一个叫作慧能的杂役耳中。

慧能说:“我也要念诵这首偈,为来生结缘。”

于是,在童子的带领下去堂前礼敬膜拜。

惠能不识字,请求他人读了一遍神秀的偈。听了以后,他说:“我也有一偈,希望为我写下来。”

当时有位在场的江中州府官员江日用说:“你也写?这件事真是稀奇少有。”

惠能吟出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坛经.行由品第一)。这首著名的偈颂 。

五祖弘忍对神秀偈颂《身如菩提树》评价是: 还不能识见自心自性;却通过慧能的偈《菩提本无树》认定慧能根性大利,便把袈裟作为信物传给了慧能,又密付他顿教法。

五祖弘忍由于独具慧眼,导致慧能成为了禅宗六祖。

《菩提本无树》这首偈,很好地应和了神秀偈颂《身如菩提树》,也阐释了他对禅宗教义的理解。

慧能的偈颂是一首禅理诗,它所表达的义理,若没有相当高的文化和佛学素养是无法理喻的。

机缘品第七:慧能大师听比丘尼诵《大涅槃经》;僧人法达礼拜后,机缘对话和教化开示故事。

(1)慧能从黄梅五祖弘忍大师那里得受衣法之后,来到韶州曹侯村,没有人知道他的事。

当时有个儒士叫刘志略,礼敬待遇惠能大师非常殷勤。

刘志略有个姑姑出家做比丘尼,法名无尽藏,经常念诵《大涅槃经》。惠能大师稍微一听就知道经中所说的玄妙义理,就给无尽藏解说经义。无尽藏于是手拿经卷请教惠能经中的文字。

惠能说:“说到字我是不认识的,如果有义理方面的疑问尽可以问。”

尼姑无尽藏说:“字尚且不认识,怎么能体会经文要义呢?”

慧能大师说:“一切佛法的微言大义,都是与文字无关的。”

尼姑无尽藏听后十分惊讶。告诉了乡里全部的年高德重的长者,说:“这是个有道行的人,应该请来好好供养。”

(2) 僧人法海参礼六祖慧能大师。问:“即心即佛是什么意思?希望您能给予指示教谕。”

慧能大师说:“对已生之念不留恋即是心,对将生之念任其显现就是佛;能成万法一切相的是心,能离万法一切相的是佛......”

僧人法达礼拜六祖慧能大师。法达说:“我根器禀性晦暗愚钝,从来只知道依照文字念诵经文,我哪里还知道经文的宗旨和旨趣啊。”

慧能大师说:“我不识字,你先把佛经拿来念诵一遍,我会给你讲解的。”

顿渐品第八:北宗门人志彻行刺六祖而为大师教化开悟故事。

那时,神秀大师在弘忍卒后,移住江陵当阳山玉泉寺传法。其道誉大扬,开禅宗北宗一派。与慧能南宗的“顿悟”说不同,其教法力主渐悟之说,故而禅史有“南顿北渐”之称。

而慧能大师在曹溪山宝林寺兴盛教化,被人们称为“南能北秀”。然而,神秀的弟子门人,往往讥讽南宗慧能:“不识一字,有何所长?”

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是否识字?

有学者认为“六祖慧能并非目不识丁,而是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

实际上,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的慧能,博览群书,满腹经纶。慧能在他父亲的影响和余荫庇护下,受到了刺史、别驾、供奉等上层人士待见和关照。

即使家中遭到变故,但大户人家的母亲自然会动用家族的力量全力地培养慧能,而不会让他远离教育的。

慧能的父亲卢行瑫出生于当地士族范阳卢氏,原在范阳为官。唐高祖时,由于政治风波,被谪官到岭南新州为平民。

当时的唐代,注重科举。

虽然其父被贬到新州,但他毕竟也是一位士人,对耕读传家的乡绅(乡绅,又称士绅。一般由退休官员、暂居乡里的朝廷官员、有科举功名的士人、宗族组织里德高望重的长者组成,它的地位是通过官职和学衔而获得的。)家庭来讲,他的父亲及家族,都深晓读书的重要性,会在他出生时,进行启蒙教育。

胡适先生通过考证《曹溪大师传》一书,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契嵩本系统的《坛经》中的不少内容是取自《曹溪大师传》的。

北宋契嵩禅师曾将此传作为《坛经》的“曹溪古本”。《曹溪大师别传》(《曹溪大师传》)与诸本《六祖坛经》一样,是记述惠能的生平和禅法语录的文献。从某种意义上说,说《曹溪大师传》是另一种《六祖坛经》也不为过。

它是唐建中二年(781)一个和尚所做,其中有明显的错讹。“书中对惠能一生的记述,大体用王维的《能禅师碑》,是一个'故亊'。”

《坛经》问世后,风行天下,在流传过程中有错抄讹误,以及后学们各种意图的修订补充,形成了二十多个版本。故有的内容可信,有的内容存疑,对后者则需要新的证据论证。

法海在《坛经》中对慧能“不识字”的记载,可能或是体现其谦卑,或是避祸而深藏不露的智慧。

(本文为原创。参考《中国哲学史》、《坛经》;图片来自互联网;勿抄袭洗水)

1 阅读:2
评论列表

周生南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