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罕见三文连发!强调备孕最关键细节!连医生都想不到!避坑

郑文谈育儿 2025-04-23 15:27:37

请大家在心里回答一个问题:在您的所有认知中,备孕需要多长时间?在这个号里也有很多专业的医护人员,您的回答到底是多长时间呢?

备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您认为多长时间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呢?您认为您的备孕做的是否充足?

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罕见连发三篇专题文章,运用权威颠覆性的观点,为我们重新定义备孕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备孕期到底是多长时间?

在我们所有的认知中,甚至90%的医生和患者都是以三个月为限的,比如我们的叶酸补充就要求提前三个月开始。

从最长官方备孕时间,按照不孕不育的定义来看,对于年轻的育龄患者的定义是规律性生活一年没有怀孕定义为不孕。

虽然没有官方认定这是备孕期,但从实际准备怀孕这件事来看,也可以算官方最长备孕期了。

但是在《柳叶刀》来看,这远远不够!

《柳叶刀》从三个角度阐述了对备孕期的定义。

从生物学角度来讲,备孕期是指胚胎形成前后的数天到数周;

从个体角度,备孕期是指夫妇自我意识准备受孕的数周或数月;

从公共卫生角度,备孕期是指解决健康风险因素(如改善饮食和肥胖)所需的数月或数年。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所有备孕人群从孕前三个月才开始改善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是远远不够的。

备孕期应该从计划怀孕前的数年,就开始打好健康基础,未雨绸缪才是备孕的王道。

父母的环境因素,包括饮食、身体成分、新陈代谢和压力,会影响人们一生的健康和慢性病风险。

甚至人们认识到,从童年早期开始,每个阶段的影响都会影响受孕前的健康,从而影响最终的怀孕和分娩结果。

更有观察性研究表明,备孕健康与母婴健康结果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其后果可以跨越几代人,但公众对这些联系的认识存在广泛性不足。

也就是说,我们的备孕应该是从进入婚姻,甚至可以说儿童阶段的健康对备孕都会产生影响。

这个影响不仅存在于父母个体,更影响子代,甚至可以跨越好几代。

所以,正确认识备孕非常关键,备孕绝非三个月那么简单!

02备孕四大因素影响终身健康起源

基于“健康与疾病发育起源”学说,人的健康除了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之外,其实在生命发育过程的早期就已经开始有影响。

这充分说明,备孕以及孕期这段生命早期阶段的健康状况对子孙多代产生重要的影响。

为了阐述这个观点,研究者也给出了具体的例子。

比如胎儿和婴幼儿时期的不良因素,诸如子宫胎盘功能不良、营养不良等,将会增加子代成年后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这种影响甚至会持续好几代人。

《柳叶刀》的文章基于现有的科学证据的荟萃分析,追溯到了更早的备孕期,主要分析明确了人在备孕期的“终身健康起源“的四大关键。

03父母孕前肥胖

我在《柳叶刀》的文章中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在全球领域有高达50%的女性在发现怀孕时是超重或肥胖的状态。

肥胖女性卵泡液含有更多胰岛素、脂肪、炎症因子等代谢物,像“脏水“一样影响卵子发育,导致胚胎质量差,子代出生后代谢紊乱。

肥胖还会破坏卵子内的线粒体,导致能量供应异常、氧化损伤,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

肥胖引起的基因表达异常可能通过卵子遗传给后代,即使后代出生后环境正常,仍然容易发生肥胖和代谢疾病。

肥胖还可能通过子宫环境影响胎儿,也可能直接损害卵子质量,即使移植肥胖女性的健康胚胎到非肥胖母体,后代仍然可能代谢异常。

父亲肥胖会影响精子质量、数量和运动能力,而这些都可能增加后代患慢性病的风险。

基于以上新发现,论文作者强烈呼吁,应在怀孕前数年就开始实施相关营养干预计划.

使人们尽早意识到改善个人健康的重要性,以最大限度规避孕前健康风险因素,促进后代健康。

04营养和微量元素补充还差很远

这看起来貌似和现代社会很不匹配,但这却是真实世界存在的客观情况。

怀孕前的饮食和营养会改变孕产妇以及围产期结果,包括微量元素的缺乏。

根据世卫组织的估计,全球大约20亿人缺乏微量元素,由于月经和怀孕的高代谢需求,女性面临特别大的风险。

在全球范围内,孕产妇营养不良及其后果,包括胎儿生长受限、发育不良、消乏、维生素A和/或缺锌,估计每年造成310万儿童死亡,占2011年所有儿童死亡的45%。

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地区少女和育龄女性营养的全面审查得出结论,尽管体重不足的流行率有所下降,但包括铁、维生素A、碘、锌和钙在内的饮食缺乏仍然普遍。

高收入国家典型饮食以高摄入红肉、精制谷物、精制糖和高脂肪乳制品为特征,也缺乏几种重要的营养素,包括镁、碘、钙和维生素D。

对英国的分析表明,77%的18-25岁女性的饮食摄入量低于每日建议的碘,96%的育龄女性的摄入量低于怀孕建议的铁和叶酸。

在中国150多万育龄女性的队列中,与怀孕前不服用叶酸的女性相比,怀孕前三个月补充叶酸与低出生体重、流产、死胎和新生儿死亡率的风险显著降低。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从孕期开始补充微量营养元素,虽然能够纠正产妇营养不足,但远远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善儿童健康。

如果仅仅从孕期进行饮食干预可以限制体重增加,但这并不足以改善妊娠结果,更不足以改善子代的长期健康影响。

所有以上都要求我们,从更早的备孕期就需要为怀孕做好准备,而不是提前三个月,甚至是怀孕后才开始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队列研究表明,怀孕前三年健康饮食模式:水果、蔬菜、豆类、坚果和鱼的摄入量高,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量低,与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和早产的风险降低有关。

但是很少有人会提前三年备孕,这凸显了人口层面干预的必要性。

在英国和澳大利亚,10名18-25岁女性中有9名表示,每天食用水果和蔬菜不到5份,由于幼儿的饮食主要由母亲决定,这对未来的儿童健康有重要影响。

05男性健康对子代终身影响更大

新生命的孕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受到不适当的刺激,都会对受精卵造成持久且不可逆的损伤,导致后代心血管、代谢、免疫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

男性吸烟、酗酒、摄入过量咖啡因、肥胖或营养不良、饮食不健康、运动不足等因素在受精和胎儿发育过程中,可能诱导基因水平发生改变,对后代健康产生终身影响。

男性肥胖或高脂饮食会降低精子活力,增加精子DNA损伤,并与后代代谢问题相关.

动物研究发现,甚至会影响孙辈的健康,但父亲通过调整饮食,这些影响可以逆转。

父亲低蛋白饮食会改变精子中的基因表达,导致后代肝脏脂肪合成异常,并引发高血压、肥胖等问题。

更重要的是,精子携带的RNA可能携带父亲饮食相关的“记忆“,这会影响胚胎发育和后代代谢。

比如动物试验给小鼠注射高脂饮食父亲的精子RNA,会导致后代葡萄糖耐受不良。

精液中的蛋白质和激素会影响胎盘发育、胎盘形成以及后代代谢健康。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研究仅关注母亲或父亲单方面的饮食影响,但一项综合分析发现:

母亲孕期低蛋白饮食会影响后代出生体重,而父亲低蛋白饮食则可能导致后代成年后血压偏低、心脏体积较小。

也就是说爸爸的饮食和健康对备孕同样重要,这种影响可能通过精子质量、基因调控或RNA信号影响孩子。

所以,如果仅仅从备孕前三个月开始调整,这个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06试管婴儿对子代长期影响

你没看错,试管婴儿对备孕也是有很大影响的,重大程度值得专门成为一个关键要素。

文献认为通过试管技术出生的孩子可能存在以下健康隐患:

出生时更容易体重过低或有先天缺陷;

成年后更容易出现高血压、血管异常等心血管问题;

代谢方面存在糖尿病和肥胖风险;

可能出现基因表达异常,这种改变可能来自于培养胚胎时使用的培养液成分,即使短期培养也会影响基因,不仅影响胎儿期,甚至持续到童年。

这时候肯定有人会说,父母不孕本身可能对孩子就有这些方面的健康影响;

但是动物实验证明,即使父母生育能力正常,体外培养过程本身仍会导致类似问题。

目前学界研究认为这些健康风险可能与培养环境引起的基因表达调控异常有关,但具体机制仍需更多研究验证。

研究者建议接受试管婴儿治疗的家庭应该注意这项技术带给子代长期健康问题,并注意进行长期健康监测。

所以回到网上那个经典问题,遭遇不孕到底是治疗还是直接选择更高效的试管婴儿?我想看过这篇文章,大家心里应该有答案了吧!

07柳叶刀建议备孕这样做

孕前男女双方营养状况和生活方式对后代的生长发育和长期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根据其影响因素,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关策略进行干预才能改善子代健康状况。

《柳叶刀》提出三种具有前景的干预策略:社会支持、金钱奖励和父母行为干预。

从青少年开始,学校就需要启发他们思考饮食和健康状态的重要性,以及对今后孕育生命的影响,帮助青少年做好将来为人父母的准备。

对短期内没有生育计划的夫妻,则需要增强其对孕前保健的认识;

对于有生育计划的育龄男女,呼吁相关部门为其提供实用的孕前健康支持以及行为干预。

孕前营养干预措施,包括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添加,增加饮食营养摄入以满足母婴对微量营养素特别是叶酸和碘的需求;

针对运动、睡眠等生活方式的干预同样重要,提倡戒断不良嗜好。

研究者强调,提倡孕前保健不仅仅只针对特定群体的健康状态,更重要的是从子代开始优生优育。

同时研究者呼吁性别平等,男女双方都应该为下一代的健康付出努力,备孕绝不是女性自己的事,这样才能更广泛改善全人类的人口素质。

怎么样?《柳叶刀》这篇有关备孕的观点是否颠覆了你的认知,你是否因此感觉到有些焦虑?

研究者强调,这三篇研究并不是为了引发焦虑,证据证明这些的确事关下一代的健康。

所以备孕这事儿真不是简单的两个字,它是一项涉及全家生活方方面面的调整,这种调整不是三个月,不是三年,甚至可能需要追溯更长的时间。

全文完!现在流量为王的年代,围观也是一份力量,转发就是一份担当,希望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我点个赞,如果您能转发到微信群或朋友圈,就会让更多孕育困难的小家庭受益,谢谢您!

郑重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本账号不做任何形式的营销推广,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公众号

永远在意真实数据和文献论证

抱娃路上,我愿意陪你一起走过最无助的岁月

——THE END——

参考文献

Before the beginning: nutrition and lifestyle in the preconception period and its importance for future health. Lancet. 2018 May 5;391(10132):1830-1841. doi: 10.1016/S0140-6736(18)30311-8. Epub 2018 Apr 16. Erratum in: Lancet. 2018 May 5;391(10132):1774. doi: 10.1016/S0140-6736(18)30979-6.

Origins of lifetime health around the time of conception: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Lancet. 2018 May 5;391(10132):1842-1852. doi: 10.1016/S0140-6736(18)30312-X. Epub 2018 Apr 16.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nutrition and health behaviours before conception. Lancet. 2018 May 5;391(10132):1853-1864. doi: 10.1016/S0140-6736(18)30313-1. Epub 2018 Apr 16.

1 阅读:14

郑文谈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