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史上,居正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他是国民党元老,是武昌起义的策划者和领导者之一,长期在国民党政府中担任要职。而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事迹,就是曾被迫充当陪衬蒋介石竞选总统的“绿叶”。而他的结局,则是75岁病逝于台湾。
1927年9月,南京、上海、武汉三个国民党中央合流后,“西山会议派”与桂系军阀控制了代行中央执、监两委职权的中央特别委员会,国民党元老居正是主角之一,干得很欢。
可是蒋介石一复职就利用“一一·二二”血案扑灭了他的气焰,迫使居正闲居在上海宝山的杨行镇上,以种菜养裁消遣。
一年多后,蒋桂交火,白崇禧从塘沽搭日本抢船逃回广西,蒋介石获悉后命吴淞要塞司令部于该船进口时逮捕白崇禧。
居正为了营救白崇禧,嘱托日本驻沪领事密电该轮暂时不进吴淞。正好有另一艘轮船由上海驶往日本,白崇禧就在公海上改搭别的船只转道南回。
(白崇禧)
此举赢得桂系对居正的好感,但蒋介石对居正的警惕心则更加强了。
没过多久,国民党内各种势力在北方云集,酝酿联合反蒋,原西山会议派的重要成员大多参加,居正也在上海谋划策应。
蒋介石获知后,于1929年12月20日下令将其逮捕,居正闻讯通入公共租界。
三天后,因遇大雪,他所乘汽车迷路进入华界,当即被上海警备司令部司令熊式辉抓获,又转送到龙华监狱。
住狱期间,居正研究佛学,实行素食,又以抄写佛经打发时光,很有点居士派头。
次年12月,蒋介石又下令将居正转押南京,居正夫人钟明珠去申辩,蒋介石要居正写悔过书才能考虑释放。钟明珠说:“居正有人格,你不配如此逼他!”结果居正又被改禁在南京“周必由巷”的一所房子里。
(左三为居正)
软禁南京的条件要比囚在龙华监狱宽松一些。居正在继续抄写佛经的同时,仍不断写密信指导广州方面如何反蒋。广州反蒋联盟组建与南京相抗的国民政府时,也推居正为国府委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内阁首相犬养毅派密使萱野长知偷偷跑到上海与国民党政府接洽,提出一个解决东北问题的方案,大体是东北主权仍属中国,但不得驻兵,只设保安队,保安队的总司令人选须是居正。
这会儿蒋介石正谋求与日本妥协,也知道居正在旅日时与萱野长知交情极厚,遂立即将“阶下囚”放出,迎为“座上客”,嘱其与萱野秘密交涉。
萱野回日本后,犬养毅还没来得及实施这个计划,就被日本军人刺杀于首相官邸,但居正算是从此脱离囚禁生涯了。
适逢宁、粤、沪三个“国民党四全大会”合流,居正被选为中央执委会常委、司法院副院长,又回到了被排斥在外多年的党政中枢内。
(蒋介石)
1932年3月,司法院长伍朝枢辞职,居正由副院长扶正,从此一干就是16年。蒋介石对其外崇内忌,他也安分守己地当个有职无权的“冷官”。
其官邸在南京和平门外板井附近,是个只有平房数间的大院子。这位“院长”常身穿布衣头戴草帽,在园中剪树莳花自得其乐。
相传某日有一年轻的国民党中委来拜访居正,进门后远远看见一位乡农模样的老头儿正在那里为盆花剪枝,便拉大嗓子问:“居院长在哪里?”老头瞟了他一眼,冷冷地答道:“不在家。”以后方知这老农正是居正,传为笑谈。
抗战爆发后,居正随国民政府迁出南京,曾在武汉逗留八个月之久,负责国民党临时中央党部的工作,至1988年夏秋去重庆,后来大病过一次。
抗战后期,他多次代表最高当局去各个战区慰问军队。
(居正)
抗战胜利以后,居正提出过辞呈,但未被接受,蒋介石还要留着他有用——在1948年4月的“国民大会”上,用他当“绿叶”陪衬自己“竞选总统”。结果是蒋介石得2480票,居正得269票,他解嘲说自己是为蒋介石当选而被迫参加竞选的。
完成过陪选总统的任务后,蒋介石满足了居正多年来的愿望,准许其辞去司法院院长职务。
来年春天蒋介石下野后,孙科内阁迁往广州,“党国元老”中只有居正和于右任两人陪着代总统在南京支撑门面。
李宗仁逃到广州后,曾提名居正为国民党政权在大陆上最后一任行政院院长,除了桂系与居正本来就有过合作关系外,居正在李宗仁心目中还有“为人正派,敢做敢为,对蒋介石的态度一向不卑不亢,非阿谀奉承之辈所能及”的印象。
国民党中央常委会通过了李宗仁的提名,但在立法院行使同意权时,居正以一票之差未获通过。旋即,李宗仁屈服于“CC系”的压力,改提阎锡山为行政完院长并获通过。
(李宗仁)
1949年11月,居正由重庆飞去台湾,继续挂着“监察委员”的名义,且常与留在香港搞“第三条路线”的许崇智通信,很让蒋介石放心不下。
除了按时出席“监察院”会议外,居正开始仿照当年在《江南晚报》上刊布的《辛亥札记》体例,复撰《梅川日记》,回顾民国成立后的亲身经历,连载于香港《民主评论》。
1951年11月28日晚上,他在台北家中持笔撰写《张振武死义事》,在当晚11时突然逝世,享年75岁。
居正夫妇在上海杨行居住有二十余年,去台湾后,杨行成为其梦魂萦绕的故土。1982年,他的女儿居赢芝从美国回大陆探亲,特地前往杨行住了几天。她说:“爸爸生前一直有回杨行探亲的愿望,也希望我们有机会到杨行看望亲朋故旧。我们今天来了,实现了爸爸生前的愿望。”
参考资料:《居正传》(湖北人民出版社)、《民国人物传》(中华书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