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洪学智将军,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为志愿军后勤保障作出的卓越贡献。当时美军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飞机经常不分昼夜地对志愿军的运输线进行狂轰滥炸,致使许多物资堆在鸭绿江边运不过去。洪学智临危受命,担任了志愿军副司令,主管后勤保障工作。
在他的努力下,志愿军建起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保证了前线作战的物资需求。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彭德怀对洪学智作出了很高的评价,称要给他发一个像天坛一样大的勋章。从朝鲜回国后,洪学智进入总后任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88年我军恢复军衔制后,洪学智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他也因此被称为“六星上将”。在政工和后勤保障方面,洪学智的能力绝对是名列前茅的。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不少朋友并不是很了解。红军时期,洪学智虽然跟随四方面军打了不少硬仗和恶仗,但这一时期他主要从事政工工作,几乎没有军事主官的经历,指挥才能也没有机会施展。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洪学智进入八路军任职,在抗大工作。三年后他奉命率抗大总校华中派遣大队奔赴苏北抗日前线,一路冲破敌人的重重围困,于1941年4月到达盐城新四军军部。之后他出任抗大第5分校的副校长,校长由陈毅兼任。由于陈毅的重心都在指挥作战上,因此5分校的日常工作都由洪学智来主持。
由于盐城是当时的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因此多次遭到日伪军的进攻。新四军兵力有限,不可能调集重兵驻防盐城。而且以当时新四军的武器装备来看,也不能在盐城和敌人死打硬拼。但军部的安全又十分重要,如何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保障军部的安全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最终陈毅决定成立盐阜军区,管辖范围包括盐城、盐东、建阳、阜宁、阜东、射阳、淮安、涟水和溪河9个区县。这是一个二级军区,归新四军第三师领导。虽然只是一个二级军区,但由于新四军的军部就在这里,因此必须要挑选一位军政都过硬的将领来担任军区司令。
最终陈毅选中了洪学智,虽然在红军时期和抗战全面爆发初期二人并没有太多的交集,相互之间也不是很了解。但洪学智担任抗大5分校副校长后,展现出了极为出色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而且谈起军事问题也头头是道,给陈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正因为如此,盐阜军区成立后,在司令员的人选上,陈毅第一个就想到了洪学智。
事实证明,陈老总看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洪学智上任的时候,盐阜军区的总兵力只有两千人。这点兵力分散到9个区县当中,每个区县平均只有300多人。如此单薄的兵力,极容易被日寇各个击破。因此洪学智上任后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扩军,手中无兵的话,再高的军事才能也无从发挥。
洪学智是政工干部出身,在宣传鼓动方面是行家里手,他精心组织了多个宣传队,分散到军区管辖的9个区县当中进行宣传鼓动工作,不少热血青年纷纷报名参军。与此同时,洪学智还积极派人协助每个县建立县大队,并收编了一些民间抗日武装。仅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洪学智就将盐阜军区的主力部队发展到了8个团的规模,地方武装也达到了数千人。
手中有了充足的兵力之后,他的军事指挥才能也有了施展的舞台。在洪学智的指挥下,盐阜军区的新四军多次主动对日伪军出击,炸炮楼、拔据点、杀汉奸,打得敌人胆颤心惊。1942年麦收的时候,为了粉碎敌人的抢粮计划,洪学智奉命前往路西参加联合作战会议。
从盐阜军区到路西根据地,桥北镇是必经之地,这里是日伪军的重点防御地带。按照常理来说,要想过敌人的封锁线,最好选在夜间,借助夜色的掩护可以把危险性降到最低。但这一次时间很紧,无法等到晚上,因此洪学智决定白天穿过桥北镇。此举虽然冒险,但也可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因为日寇怎么也不会想到新四军的高级将领会在白天穿过他们的封锁线。
为了以防万一,洪学智也做了必要的准备。尽管此行十分保密,但日寇还是通过汉奸得知了消息,并在桥北镇设下了埋伏。天刚放亮,洪学智就在一个骑兵班的护送下从盐阜出发前往路西。一路上扬鞭打马,很快就来到了桥北镇。一行人眼看就要进入日寇的伏击圈了,一个伪军突然朝天连放三枪。
听到枪声的洪学智知道敌人有埋伏,立刻拨转马头往回跑。身后日军的机枪和步枪一起开火,但为时已晚,洪学智等人已经跑出了机枪的射程,侥幸脱险。那么这个朝天开枪为洪学智示警的伪军是谁呢?此人名叫陆裕华,是我党的地下人员,专门负责交通工作。他的叔伯兄弟陆少斋是桥北镇伪军的头目,利用这层关系,他成功打入敌人内部,在伪军中当了一名小队长。
这次日寇在桥北镇设伏,陆少斋的伪军也参加了。就在洪学智一行人要进入伏击圈的时候,陆裕华急中生智,朝天放了三枪。洪学智立刻拨转马头,躲过了一劫。事后日寇要陆少斋严查此事,他悄悄把陆裕华给放走了。由于身份已经暴露,陆裕华无法再继续从事秘密交通工作,便回到了新四军队伍当中。抗战胜利后,他担任过三巨乡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