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爱”的诠释

紫易觉悟兴时态 2024-03-01 08:40:20

《“性、爱”的诠释》

一、性与美的同一性

真可惜,性竟成了一个丑恶的字眼儿,一个小小的丑恶字眼儿,乃至教人无法理解的字眼儿。

性到底是什么?

我们越想越不得其解。

科学说,它是一种本能。

可本能又是什么?

很明显,本能,就是某种古而又古的习惯变得根深蒂固后成了一种习性。

一种习惯,即使再老,也是有个开头的。

可性却没有初步。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它。

所以说性绝非是从“习惯”而来。

人们又把性说成欲望,像饥饿一样。

欲望,什么欲望?

滋生的欲望吗?

真叫荒唐。

理论是何等令人欢快又是何等幼稚!可这些理论背后隐蔽着一种意愿。所有性理论背后都藏有一个不可宽恕的意愿,那就是否定并要勾消美的神秘。

因为美就是一种神秘。你既不能吃又不能用它来做法兰绒。于是,科学说,寻求女性并引诱她滋生,这是一种美的狡计。好不幼稚!仿佛女性必要勾引。她乃至可以在暗中滋生。那么,哪里有美之狡计呢?

科学对美怀有一种神秘的仇恨,因为美无法适应科学的因果之链。社会对性怀有一种神秘的仇恨,因为它永世有悖于社会的人之美妙的赚钱打算。于是这两者联手把性与美说成仅仅是滋生的欲望。

其实,性与美是同一的,就如同火焰与火一样。如果你恨性,你就是恨美。如果你爱活生生的美,那么你就会对性报以尊敬。固然你尽可以喜好陈旧、暮气沉沉的美并仇视性。但是,只要你爱活生生的美,你一定恭敬性。

性与美是不可分的,正如同生命与意识。与性和美同在、源于性和美的伶俐就是直觉。

我们文明造成的一大劫难,就是仇恨性。

现代男女之心理顽症就是直觉官能萎缩症。原本有一个完备的生命世界是可以靠直觉去认知、去享受的,并且只能靠直觉。可我们丢了这直觉,因为我们否定了性与美——这直觉生命与悠然生命的源泉,它在自由的动物与植物身上显得十分可爱。

性是根,根之上,直觉是叶子,美是花朵。为什么女人在二十来岁时显得可爱?因为此时性正悄然爬上她的脸,正如一朵玫瑰正爬上枝头一样。

它用美来吸引人们。我们不遗余力否定它,我们尽可能试图让这美变得浅薄、变成废品。可说到底,性的吸引就是美的吸引。

美这东西,咱们受的美育太浅,几乎谈不出个所以然。我们试图装懂,把它说成某种固定的安排:高鼻、大眼儿什么的。我们认为一个可爱的女人一定要长得像莉莲·基什;漂亮的汉子必定要像鲁道夫·瓦连蒂诺,我们就是这么想的。

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不如许。我们会说:“她挺美,可我不拿她当一回事儿。”这说明我们用错了美这个字眼儿。我们应该这样说才对:“她有美的固定特征,可在我眼中她并不美。”

美是一种体验,而不是别的。它不是某种一成不变的特征与模式,它是某种被感受到的东西,是一道闪光或通过美感的传导得到的感受。我们的弊端在于我们的美感受了挫伤,变痴钝了,我们错过了一切最好的东西。

那些最平凡的人也可以看上去是美的,可以是美的。只需性之火微微上升,就可以使一张丑脸变得可爱。那才是真正的性吸引力:美感的传导。

相反,再也没有比一个真正标致的女人更令人生厌的了。这是因为,既然美是体验而非具体的形式,那么,一个最标致的女人必定是十分丑恶的了。当性之光线在她身上失去之后,她以一种丑恶的冷漠相出现,那模样该何等可恶。外表的标致只能使她更丑。

性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但它一定是某种火,因为它总传导一种热情与光线。当这光线变成一种纯粹的光华,我们就感到了美。

没有什么比一个性火熄灭了的人更丑的了。人人都想躲避如许一个厌恶的泥人。

可当我们勃勃有生气的时候,性之火就在我们体内文燃或烈燃。年轻时,这火星星点点,光焰四射。上了年数,这火燃得柔和了、平缓了,但它仍然存在。我们可以控制它,但只能是部分地控制,因此社会仇恨它。

二、给自己更多的爱

一个人说了很多爱你的话,不一定是真的爱你。一个人做了很多爱你的事,也不一定是真的爱你。

一个人让你感受到被爱,才是真的爱你,无论他是说的还是做的。

如果一个人做了一些事,让你感觉到轻松、快乐、幸福、愉悦、享受,让你想要更靠近他,想要有更多,你就会觉得他爱你。

如果一个人做了一些事,让你感觉到压力、焦虑、紧张、愤怒、烦躁,让你想离开他,那么他就是不爱你。

一个人是否爱你,不是他做了什么或者说了什么,而是你感受到了什么。

对同一个人,他可能会有时候爱你,有时候讨厌你,有时候忽视你。只不过爱的时候比不爱的时候多,他就成了你的伴侣了。不爱的时候更多时,你们就分开了。

他爱不爱你是一回事,你有没有感受到被爱则是另外一回事。这个世界上有太多这样的故事:一个人噼里啪啦为你做了很多,并且扬言我是多么多么爱的,却让你感觉到窒息般的压力想逃离。

比如说一些人的妈妈。她做的和说的都是多么爱你,却让你浑身是伤,还不得不感恩,一点都不享受。

爱自己,就是为自己做一点事情,让自己感受到快乐、轻松、幸福、享受、有意义。

不是给自己花钱,买好多吃的,买名牌包包,穿着讲究,就是爱自己。如果你为自己做这些的时候,你感觉到放松与愉悦,那很好。

但是如果你在做这些的时候感觉到焦虑与压力,心疼与不舍,在结束后自责与恐慌,看着衣柜那么多衣服骂自己,看着银行卡数字减少而后悔想剁手,那就不是爱自己。

因为如果花钱带给你的,并不是愉悦,而是非常糟糕的感受体验,那这就是自虐。这时候如果你发现不买东西节约钱,反而会带来一种心安感和成就感,那么不买东西就是爱自己。

同样休息、度假、放纵、散漫,都不一定是爱自己。如果你在休息的时候,感觉到舒服与放松,那是爱自己,因为你在享受休息。

但是如果你在休息的时候感觉到焦虑,总是想工作无法放松,总是担心自己在浪费时间,那么这就是自虐,而非爱自己。

如果你在焦虑的时候,拿起了工作,奋笔疾书,完成了工作获得了成就感,非常享受。那么工作就是爱自己。

爱自己,就是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就是自己满足自己。可是如果你游刃自如,或者在克服困难后成就感爆棚,自信满满,那么独立就是爱自己,因为你真的在享受独立的过程和感觉。

可是如果独立的过程,让你感觉到压力、寂寞、辛苦、孤独与委屈,那么独立的过程就是自虐。

爱自己不是一种形式主义。不是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就是爱自己。

就像开心一样,很多人都能从买衣服、旅游中获得开心,然而这对你来说未必是享受。你跟风去做这些东西,可能只是在自虐。

让自己开心的办法,不是做大家都觉得应该的事,而是去问问你的心:有什么,能让我真的感觉到开心?

爱自己的内核,就是问问自己:

此刻,我做什么,会感觉到舒适、轻松与快乐?

人是矛盾的结合体。

做一些事情,既感觉到痛苦,又感觉到安心。比如说上进、不浪费时间、节约、努力、勤劳、坚强、健身等。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其实是非常痛苦的。有一种通过强大的理性昧着自己的心在强迫自己做的感觉,痛苦而煎熬,时常想放弃却又无法放弃。

因为放弃更痛苦。如果真的变得懒散、浪费、拖延了,虽然轻松了,但是更承受不了。做前面这些痛苦的事,虽然痛苦,但起码心安。就像在熬夜奋斗争第一的时候,虽然煎熬,但是心安。

有些自虐,是伴随着心安的;有些享受,是伴随着焦虑的。

两者矛盾之下,我们就会选择自虐吃苦,而不会选择享受爱自己。

这个世界上,没有受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

因为享受的那种焦虑,实际上比受苦更难受。

因为我们对自己过于苛刻,不允许自己有丝丝享受的感觉,不允许自己有片刻停歇,不允许自己出一分差错。如果我们没做到,我们就骂死自己。

可是人就是拖延与果断,勤奋与懒惰,放纵与奋斗,浪费与节约……的结合体。

爱自己,就是当我的身体需要的时候,我愿意去照顾它一下。当我的心情需要的时候,我愿意去照顾它一下。当我没做好的时候,我愿意放过自己。当我没有实现自己要求的时候,我愿意告诉自己,这是可以的。

这时候愿意放过自己一点,就是爱自己。

如此就有享受得起的福了。

一个人只有敢享福,在吃苦的时候才会更愿意。你要相信,一个人在轻松的状态下,是非常愿意去做更多的事,获取更多的成功的。而不是通过自虐才能完成。

正如一个人吃饱了,才更好干活。可是文化中很多的教育却是:

你得先干活,才能有饭吃。

所以干活的时候,就会带着怨气。

爱自己,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你有没有静下来,去感受自己:

到底做什么,才会让你真的开心?让你觉得真正有意义?

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你有愿意为自己花心思吗?

每天的你,有在爱自己吗?

当我们无法爱自己的时候,才会太需要别人来爱我。因为需要别人的意思,就是我无法照顾我自己。虽然我们做不到完全不需要别人、完全爱自己,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自己更多的爱。

三、真爱的必经阶段

爱情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有肉欲的方面,有身体的方面;

另一方面有精神的方面。

精神方面是更崇高的,爱情的目标应该是从肉欲的爱、身体的爱上升到精神的爱。

爱情包含性欲,但比性欲多,那多出的部分就是爱情的特殊本质,那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

如果说爱情的第一步是生理需要的话,第二步就是审美情感。

从生理需要来说,性欲是指向整个异性世界的,没有特定的对象,在理论上无论哪一个异性都可以满足你的这种需要。

可是,实际上你必有选择,你会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异性特别感兴趣,觉得他或她有魅力。

也就是说,他或她使你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美感。

在这个时候,性吸引就由生理层面进入了心理层面,生理需要上升成了审美情感。

每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在青春期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感觉,仿佛突然有一个世界打开了,在你面前出现了一个美妙的异性世界。

在那个时候,你会开始注意异性的美,女孩子注意哪个男孩子多么帅,男孩子注意哪个女孩子多么靓,互相开始被吸引,对异性的美非常敏感了。

而在这个时候,你的心里面真是会发生一个变化,真觉得世界太美好了,生活太美好了,人生对你充满了诱惑力。

正是在性本能开始成熟的时候,会伴随着这种强烈的美感。

性本能是自然之道,为了传宗接代,但是你不会随便找一个人干这件事,只要办得到,你一定要找一个你看得顺眼的人、你觉得美的人干这件事,你要让这件事具有美感。

当然,这么多的异性,你不会觉得个个都是美人,这个范围已经比性欲的可能对象大大缩小了。

不过,你眼中也不会只有一个美人,你看得顺眼、愿意与之干这件事的人完全可能不止一个,这个范围还是比爱情要大,究竟大多少就是因人而异的了。

也就是说,某个异性使你产生了美感,对你有了吸引力,这还不等于你已经爱上了他。

在多数情况下,由于主客观的限制,你也就是审美一下罢了,未必能走到爱情这一步。

但是,审美是必要的一步,在多数情况下,爱情是从审美开始的。如果看着都不顺眼,不“来电”,很难想象以后会爱上那个人。

从审美情感再朝前发展,下一步就到了道德情感的阶段。

道德情感是广义的,不是指我们通常说的道德品质之类,而是指一种精神上的认同和默契。

在彼此产生好感或者说美感之后,随着了解的加深,双方互相之间,或者一方对另一方,可能觉得这个人不过如此,甚至感到很大的失望,那么感情就不会朝前发展。

也可能会热烈一段时间,但因为缺乏精神一致的基础,比如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有很大差异,最终仍是分手。

能够发展成真正的爱情的,一定是在心灵层面上也相知相爱,从欣赏美的形体上升到了欣赏美的心灵和行为。

用比较严格的标准来衡量,应该说,仅仅停留在爱美的外貌,这还不能算是爱情。

两个人看对方的外貌都觉得顺眼,相处久了,却发现话不投机,就迟早有一天会觉得对方看起来也不顺眼。

人毕竟是一种精神性的动物,道不同就不相谋,更不必说要在一起生活甚至生活一辈子了。

如果说生理基础导致两性相吸,到了审美情感阶段是两情相悦,那么,到了道德情感阶段,就应该说是两心契合、心心相印了。

从道德情感再前进一步,应该是宗教情感了。

两个人到了好得不得了的时候,就感觉好像在一次一次的轮回中一直在互相寻找,现在终于找到了,不但是一见倾心,而且是终生依恋,生生死死永远分不开。

爱情到了生死相依这个程度,就真有一点宗教色彩了,就类似于一种宗教情感了,仿佛相信两人之间有一种命定的姻缘一样。

世界上不存在命定的姻缘,谁和谁之间命中注定一定要结合的,没有这样的事。

每个人可能会有最适合于他的一定类型的人,这个范围也许很小,但不会只有一个,非某一个人不可。

当然,若干最适合于自己的人分散和隐藏在茫茫人海中,从中遇到一个也是难事,遇到了就很自然地会产生命定姻缘的感觉。

任何民族古老的传统,婚姻这件事情是神圣的,不仅仅关系到两个人,还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人类的延续。

当然,这个意义上的宗教性和上面说的生死相依之情不是一回事。

不过,爱情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应该有一种神圣感的。

从两性相吸的生理需要,到两情相悦的审美情感,再到心心相印的道德情感,最后到生死相依的宗教情感。

丁俊贵

2024年1月29日

0 阅读:1

紫易觉悟兴时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