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己以安人

紫易觉悟兴时态 2024-02-29 10:58:53

《修己以安人》

一、好人综合症

在一般人的头脑里,好人的价值不证自明,毋庸置疑,似乎是好人多多益善。至于谁是好人,好人的心理和行为有些什么特征,则很少有人仔细想过。

所谓的“好人”,是那些对别人特别亲切和善、特别好说话、有求必应、想方设法帮助别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以此为荣的人们。对他们来说,当好人不仅是一种习惯或行为方式,而且更是一种与他人建立的特殊人际关系。

好人做的是对别人有利,令别人高兴的事,所以好人总是能够讨人喜欢。很少有人讨厌好人来替自己无偿地做好事的。

可以说,接受好人助人为乐行为的其他人,都有意无意带有自私目的,利用和受益于好人的这一特点。而好人对此不仅不在乎,而且还乐在其中。好事未必有助于社会中善的累积,这是一个问题,但一般人只是把它看成一个无大碍的问题。

实质,一心当好人原来不是一个无大碍的问题,而是一种有害的心理疾病,它源自“好人”对自己个体价值的信心匮缺,渴望用对他人做好事来换取外来的肯定和赞美,这种渴望一旦成为心理定势,就会严重降低行为者的判断力和自控力,变成一种可以称作为“癖”的习惯和依赖。

好人综合症往往不仅是一种行为偏差,而且是生活或事业的某些方面出现了危机的征兆。

例如,好人综合症患者一般都是事业平庸者,他们工作非常努力,但成就却相当有限,做好事于是成为他们博得他人另眼看待或赞扬的补偿方式。

又例如,他们的家庭或家庭关系可能有欠缺,如孤儿、单亲,得不到父母或兄弟姐妹的关爱,这会使他们更加在意关系疏远者对自己的好感,不惜为之付出任何努力;有的甚至一面对家人恶言相向,一面对外人特别和蔼可亲。

而“当好人”并不是好人一个人的事,往往会弄得家人很困扰,甚至给他们带来跟着受罪的感觉。好人的亲疏不辨还会对家人造成伤害。

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要保持健康的心理,有合乎常理的行为,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健康界线”。

每一位个体的人都生活在某种身体、感情和思想的健康界线之内,这个界线帮助他判断和决定谁可以接纳,并接纳到什么程度,为谁可以付出什么,并付出到什么程度。

人的负面感觉一般也是由这种界线意识所决定的。例如,你的孩子做功课需要你帮助,或者要求你周末带她到儿童乐园去,你若做不到,就会感到内疚。如果你单位的领导督促你在业余时间多做好人好事,你若做不到,则很可能感觉到的不是内疚,而是害怕领导不高兴,会记你的帐。

不顾一切地做好人好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计任何代价地要让别人接受你、喜欢你,在有这样的行为之前,或者在这样的行为成为你头脑中的“好事”之前,你的个人健康界线和亲疏意识一定先已发生了某种变异。因为在人类社会中,正常家庭所给予幼儿的自然教育,包括亲疏关系教育,并不是这个样子的。

与好人综合症伴生的往往是扭曲的幸福观。几乎所有的好人在意识或下意识中都有类似于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把缺点藏起来,变成别人希望我成为的那个样子,那么别人就会肯定我,觉得我好,也会敬重我,重视我。这样,我的生活就有了意义,有了价值,我也就找到了幸福。

其实,这种幸福的感觉或自我意识的满足取决于他人对我的看法,我自己并不能把握它,因此我实际上并不幸福。

对于患有好人综合症的人们来说,做好事不留名,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在做好事,那不仅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根本就是一个毁灭他们唯一幸福的灾难。对他们我们不应该去作道德的指责,而是应该给予理解、同情和怜悯。

二、个人主义并不可怕

很多人认为个人主义是洪水猛兽,是可怕的,但其实是平平常常,健全而无害的。

为己是学者之本也,为人是学者之末也。学者之事必先为己为我,其为己有余,则天下事可以为人,不可不为人。

这就是说,一个人在最初的时候应该为自己,在为自己有余的时候,就该为别人,而且不可不为别人。

一个人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器,使自己有了足够的知识、能力与感情之后,才能再去为别人。

孔子的门人子路,有一天问孔子说:“怎样才能做成一个君子?”

孔子回答说:“修己以敬”。

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要把自己慎重的培养、训练、教育好的意思。

子路又说:“这样够了吗?”

孔子回答说:“修己以安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先把自己培养、训练、教育好了,再为别人。

子路又问:“这样就够了吗?”

孔子回答说:“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培养、训练、教育好了自己,再去为百姓,培养好了自己再去为百姓,就是圣人如尧舜,也很不易做到。

孔子这一席话,也是以个人主义为起点的。

自此可见,从现在回到孔子时代,差不多都是以修身为本。

修身就是把自己训练、培养、教育好。因此个人主义并不是可怕的,尤其是年轻人确立一个人生观,更是需要慎重的把自己这块材料培养、训练、教育成器。

中国古代有“三不朽”的观念:立德,是讲人格与道德;立功,就是建立功业;立言,就是思想语言。

究竟一个人要立德,立功,立言到何种程度,范围必须扩大,因为人的行为无论为善为恶都是不朽的。

我国的古语:“流芳百世,遗臭万年”,便是这个意思……

因此,我们的行为,一言一动,均应向社会负责。我们千万不能叫我们的行为在社会上发生坏的影响,因为即使我们死了,我们留下的坏的影响仍是永久存在的。

我们要一出言不敢忘社会的影响,一举步不敢忘社会的影响。即使我们在社会上留一白点,但我们也绝对不能留一点污点。

三、养生的最高境界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便是知行合一。

明白知行合一,不仅能让我们的人生进入一个新的高度,亦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表里如一,心与身同步,生命的力量便更集中;言行一致,灵与境同行,生活的不顺便会稀少。

如此,身体和心灵,皆可得到滋养。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

人的欲望如同江水,若不懂得取舍,便会如滔天洪水,一发不可收拾。

懂得取舍,不仅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更是养生的本质。

舍不下对名利的过度追求,便得不到身体的康健;舍不下对物质的过度贪恋,便得不到心身的和谐。

得舍之间,顺应心意,便能泰然处世,让身无恙。

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人生,在这一舍一得中成就,养生,亦在这一取一舍间进行。

顺应四季,改变起居作息、饮食平衡,可达“天人合一”,是养生的重要之法。

然“善养生者,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筋骨”。真正会养生的人,更懂得让内心顺应自然,得到充足的滋养。

人生短暂,无需去争辩一时的荣辱,公道自在人心。

心思转变间,眼前的路也变得开阔。顺应万物的规律,生活给了我们什么,我们便敞开自己的怀抱接纳它,并让它发挥作用,人生还有什么可烦恼的呢?

人生便是如此,与其抱怨与偏执,不如换个角度看人生,这便是智者。

顺应自然,看上去是“退一步”,其实,这便是心态的乐观。

人生不得志之事十有八九,不如把视线放在自己所拥有的事物中,时时体会其中乐趣,让心远离郁闷。

四、能力和欲望

我们不可能知道绝对的幸福或绝对的痛苦是什么样的,他在人生中全都混杂在一起了;我们在其中领略不到纯粹的感觉,不能在同一种情况下感受两种不同的时刻。

正如我们的身体变化一样,我们心灵的情感也在继续不断地变化。

人人都有幸福和痛苦,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

谁遭受的痛苦最少,谁就是幸福的人;谁感受的快乐最少,谁就是最可怜的人。

痛苦总是多于快乐,这是我们大家共有的差别。

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人的幸福只能消极的看待,衡量的标准是:

痛苦少的人就应当算是幸福的人了。  

一切痛苦的感觉都是同摆脱痛苦的愿望分不开的,一切快乐的观念都是同享受快乐的愿望分不开的。

因此,一切愿望都意味着缺乏快乐,而一感到缺乏快乐,就会感到痛苦。

所以,我们的痛苦正产生于我们的愿望与能力的不相称。

一个有感觉的人在他的能力扩大了他的愿望的时候,就将成为一个绝对痛苦的人了。

那么,人的聪明智慧或真正的幸福道路在哪里呢?

正确说来,它不在于减少我们的欲望,因为,如果我们的欲望少于我们的能力,则我们的能力就有一部分闲着不能运用,我们就不能完全享受我们的存在。

它也不在于扩大我们的能力,因为,如果我们的欲望也同样按照更大的比例增加的话,那我们只会更加痛苦。

因此,问题在于减少那些超过我们能力的欲望,在于使能力和意志两者之间得到充分的平衡。

所以,只有在一切力量都得到运用的时候,心灵才能保持宁静,人的生活才能纳入条理。  

大自然总是向最好的方面去做的,所以它首先才这样地安排人。

最初,它只赋予他维持他生存所必需的欲望和满足这种欲望的足够的能力。

它把其余的能力通通都储藏在人的心灵的深处,在需要的时候才加以发挥。

只有在原始的状态中,能力和欲望才能获得平衡,人才不感到痛苦。

一旦潜在的能力开始起作用的时候,在一切能力中最为活跃的想象力就觉醒过来,领先发展。

正是这种想象力给我们展现了可能达到的或好或坏的境界,是我们有满足欲望的希望,从而使我们的欲望更为滋长。

不过,起初看起来是伸手可及的那个目标,却迅速地向前逃遁,使我们无法追赶。

当我们以为追上的时候,它又变了一个样子,远远地出现在我们的前面。

我们再也看不到我们已经走过的地方,我们也不再去想它了。

尚待跋涉的原野又在不断地扩大。因此,我们弄得筋疲力尽也达不到尽头。

我们于接近享受的时候,幸福愈远远地离开我们。

相反地,人愈是接近他的自然状态,他的能力和欲望的差别就愈小,因此,他达到幸福的路程就没有那样遥远。

只有在他似乎是一无所有的时候,他的痛苦才最为轻微,因为,痛苦的成因不在于缺乏什么东西,而在于对那些东西感到需要。

真实的世界是有限的,想象的世界则没有止境。

我们既不能扩大一个世界,就必须限制另一个世界。

因为,正是由于它们之间的唯一的差别,才产生了使我们感到的种种痛苦。

除了体力、健康和良知以外,人生的幸福都是随着各人的看法不同而不同的。

除了身体的痛苦和良心的责备以外,我们的一切痛苦都是想象的。

我们说人是柔弱的,这是什么意思呢?

“柔弱”这个词指的是一种关系,指我们用它来表达的生存的关系。

凡是其体力超过需要的,即使是一只昆虫,也是很强的。

凡是其需要超过体力的,即使是一只象,是一只狮子,或者是一个战胜者、是一个英雄,是一个神,也是很弱的。

不了解自己的天性而任意蛮干的天使,比按照自己的天性和平安详地生活的快乐的凡人还弱。

对自己现在力量感到满足的人,就是强者。

如果想超出人的力量行事,就会变得很柔弱。

因此,不要以为扩大了你的官能,就可以增大你的体力;如果你的骄傲心大过了你的体力的话,你反而会使你的体力因而减少的。

我们要量一量我们的活动范围,我们要像蜘蛛呆在网子的中央似地呆在那个范围的中央,这样,我们就始终能满足我们自己的需要,就不会抱怨我们柔弱,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柔弱的感觉。

五、不争和共享

天才就是集中精力的本领。

很简单,能把你所有的精力集中在某一个两个点上,你再笨也肯定能把事情办好,且能办得比别人出色。

所以“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如果我们好好地领会,真能终身受用不尽。

有时候你的争其实暴露了你自身的许多弱点,你丢人!

你争得挺丢人,你争得出丑,你争得憋气,你争还能让你的细胞坏死。

所以老子说“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这里头有着非常高的境界,对我们的境界有一种提升的作用。

这一句话实际上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大智慧。

不是说简单的不争吵、不索取,而是给我们一种平和的心态,让我们不仅可以集中精力做事,还可以生活得很快乐。

老子还有一种说法,他说“既以为人已愈有”,就是我用我自己的东西为别人做事,越为别人做得多,我也就越为自己做得多。

因为为别人做事就是我要做的事,所以“既以与人已愈多”,我自己有的东西我从来不吝啬,我从来不是光知道自个儿帮自个儿,而是愿意赠送给旁人,愿意帮助旁人,愿意请别人来使用,愿意分享,愿意共享。

能共享我得到的就越多。这话其实也很简单,但是做到并不容易。你帮人也是帮己,这不是很简单嘛。很普通的一个道理,很容易说得通,人总是爱互助的,有很多事情你帮助别人、替别人效劳了,起码你赢得了信任、赢得了友谊,你可以说你得到的是比你付出的更重要、更高级、更美好的东西。

丁俊贵

2024年2月1日

0 阅读:0

紫易觉悟兴时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