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热映的电影《八佰》,其实早在1973年台湾就拍过同题材的影片,名为《八百壮士》。这两部电影都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女学生杨惠敏冒着生命危险给国军送去青天白日旗,以此鼓舞士气。大陆版中,唐艺昕饰演杨惠敏;而台湾版则是由林青霞出演这一角色。
影片充满激情,但女主角之后的生活却一地鸡毛。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打响,谢晋元所在的部队从无锡紧急赶往上海支援,与来犯的日军展开激烈对抗。日军正面强攻受挫,转而从金山卫登陆,试图从后方包围中国守军。凭借精良的武器装备和坚固的防御工事,日军在闸北的街道战中不断推进,而谢晋元的部队却缺乏防御设施,陷入被动局面。
在八字桥战役中,张治中将军因兵力不足难以支撑,只得撤退。谢晋元的部队接到命令,负责断后保护主力部队转移,他们撤退到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在那里继续顽强抗击敌人。
四行仓库长度有120米,宽度15米,共有五层楼高。在谢晋元的带领下,全团士兵用仓库里储存的大量袋装小麦、布匹和棉花包搭建起防御设施。白天,他们从楼房的窗户向敌人射击。到了晚上,则用浸油的棉花做成火把,点燃后观察敌军动向,并进行狙击。
从10月27日开始,中国军队全部撤离。整个上海,只剩下“四行仓库”的守军。
从27号到31号,日军用大炮疯狂轰炸四行仓库的国军阵地。苏州河北岸被炸得火光四起,到处都是废墟。八百名守军孤立无援,粮食弹药都快用完了,但他们个个抱着必死的决心,一个人顶十个人用,跟侵略者拼死抵抗。
谢晋元在给父母的绝笔信中提到:“人终有一死。在眼下这种情形下死去,反而让我感到痛快。”
那时候,上海的普通百姓和各家报纸都被四行仓库守军的英勇事迹深深打动。每天都有大批市民冒着枪林弹雨,挤到苏州河南岸观看战况,为中国士兵呐喊助威。上海的报纸每天都会在头版详细报道战事进展,有的甚至下午还会加印特别版。
深夜,一位勇敢的女童子军不顾生死,从苏州河南岸跳入水中,顶着密集的子弹,冷静而巧妙地游到北岸。她匍匐前进到我军阵地,从脖子上取下青天白日旗,郑重地展开并献给坚守的八百壮士。
那时的上海街头,满眼都是日本人的太阳旗,而四行仓库上突然飘扬的青天白日旗,就像一剂强心针,让士兵和老百姓都感到无比振奋。
尤其是献旗的新闻通过报纸和广播,很快传遍了上海乃至全国,给全国军民带来了极大的振奋。就连那些一向对中国有偏见的西方人,也不得不对中国另眼相看。
少年英雄多。当年那个举旗的女孩,是上海女中一个叫杨惠敏的学生,那时候她才十几岁。
杨惠敏是江苏镇江人,因为一次送旗的英勇行为一举成名,很快就成了大家熟知的名人。报纸杂志纷纷报道她的故事,《良友》画报还把她放上了封面;在抗战时期的武汉,她戴着大红花,骑马游行;后来更是远赴欧美,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抗日精神。
1939年,杨惠敏从美国返回战时首都重庆,被教育部以"特派生"的身份推荐到乐山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就读。但后来因为参与学生运动等事情,她遭到学校警告,不得不离开乐山中央技专。
杨惠敏从乐山到了重庆,一时不知道该做什么。自从她因为献旗得到了很高的赞誉后,她特别喜欢这种充满神秘和浪漫气息的军事侦察和联络工作。于是,通过“童子军团”的安排,她很快被派到香港,做起了“秘密联络工作”,在军统的指挥下工作。
杨惠敏那时才18岁,刚踏入社会,对复杂阴暗的“秘密工作”一无所知。
赵乐天是苏州人,毕业于光华大学,长相清秀,英语说得很溜。上海被日军占领前,他就去了香港。在那里,他被军统局香港站招募为通讯员,经过试用期表现不错,最终成为军统的正式成员。
“童子军团”的“秘密行动”,少不了要和军统香港站打交道。18岁的年轻女孩,很容易陷入爱情的漩涡。赵乐天不仅长得英俊,还特别会说话,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哪能抵挡得住一个能言善辩的人的猛烈追求。不到半年,两人就住在了一起。
1942年,日本军队占领了香港。杨惠敏和赵乐天接到命令,负责带领难民返回内地。在执行这次任务的过程中,杨惠敏遇到了同样打算返回内地的电影明星胡蝶和她的丈夫,这次相遇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胡蝶从1926年踏入影坛,到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已经主演了58部电影,深受观众喜爱,被大家推选为"影坛女王"。在莫斯科举办的国际电影节上,她还获得了"中国版嘉宝"的美誉。
胡蝶不仅长相出众,表演技艺精湛,待人接物也十分温和;最可贵的是,她始终怀着一片赤诚的爱国情怀。
日本占领香港后,得知胡蝶和梅兰芳都在香港,便计划强迫他们去东京表演,还打算拍一部名为"胡蝶游东京"的电影,用来宣传所谓的"中日友好"。然而,梅兰芳选择留起胡子表明态度,胡蝶则连夜逃离,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爱国精神。
胡蝶从香港秘密离开时,把她多年来积攒的衣服、珠宝和纪念品打包成30多个箱子,委托杨惠敏帮忙运回内地。她和丈夫先绕道越南西贡,然后步行到淡水,历经20多天的艰辛路程,终于到达曲江,并于11月24日乘飞机抵达重庆。
胡蝶抵达重庆后,发现自己的30多件行李不见了,只收到杨惠敏的一封信。信中说,所有托运的箱子在广东东江的混乱战事中被抢劫一空。胡蝶读完信后,如同晴天霹雳,悲痛欲绝,整日以泪洗面,甚至因此病倒。
就在这时候,军统头子戴笠盯上了胡蝶。他早就被胡蝶的美貌迷得神魂颠倒,可惜一直没机会接近。如今机会终于来了,他自然不会放过。
胡蝶和她的同伴在桂林被困,焦急地等待交通工具却迟迟无果。戴笠得知后,暗中派遣亲信前去协助。在戴笠的安排下,胡蝶夫妇毫不费力地登上了飞往重庆的航班。
抵达重庆后,胡蝶找到以前在上海当警备司令的杨虎和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杜月笙,向他们诉苦,说自己带的行李不见了。
杜月笙劝她别伤心,说会请戴老板帮忙查案。两人找到戴笠,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还让杨虎出面,热情邀请胡蝶夫妇住进他中四路151号的宅子。这样一来,戴笠能和美人同住,心里乐开了花。
没过多久,胡蝶在戴公馆再次病倒,戴笠依旧主动上前,悉心照料,表现得格外殷勤。
胡蝶的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30多个箱子引起的,她根本不信杨惠敏说的“被土匪抢了”那一套,觉得就是杨惠敏看上了她的财物,自己偷偷藏了起来。
戴笠很了解女人的心思,不仅天天关心问候,还马上派人去湖南株洲,把杨惠敏和她的情人赵乐天一起抓了起来,用飞机送到重庆,关在石灰市稽查处看守所。1943年,他们被转移到息烽监狱,两年后又被押到渣滓洞继续囚禁。
戴笠为了得到胡蝶,先是用职务之便,给胡蝶的丈夫潘有声安排了个"专员"的虚职,打发他去昆明做生意。接着,他找了个"需要静养"的借口,把胡蝶从城里转移到了郊外的杨家山。这地方可不简单,位于"中美合作所"的核心区域,是戴笠的私人别墅。别说普通老百姓,就连军统局的高层官员,没有戴笠的允许,也休想踏进一步。
胡蝶到了这一步,已经无力反抗。戴笠在这里,更是肆无忌惮。从1943年开始,36岁的“影后”最终还是被戴笠强行占有。为了讨好胡蝶,戴笠不惜重金给她买了一套和之前差不多的东西,假装是被抢的宝贝又回来了。戴笠那边如愿以偿抱得美人,杨惠敏这边却因此吃了不少苦头。
杨惠敏在牢房里整天哭喊不停,坚称自己没偷胡蝶的"百宝箱",还找人帮忙向上级反映情况。
戴笠趁机吓唬胡蝶:杨惠敏可是“童子军团”的人,这个组织是国民党大佬、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一手创办的。现在杨惠敏已经告到戴院长那儿了。为了你的安全着想,最好一直待在乡下,免得惹上麻烦。戴笠这么说,其实就是想进一步控制胡蝶。
1985年,曾与杨惠敏一同被关在渣滓洞的重庆特区西郊工运小组长王仁德回忆道:"杨惠敏在牢里很少说话,经常望着天空叹气,显得特别难过和愤怒,整个人看起来非常消瘦。"
杨惠敏被捕后,在军统内部,尤其是‘东南特训班’和‘中美所特警班’的江南籍学员中,引发了极大的愤慨。军统的厕所墙上,常常能看到有人刻下‘无辜羊羔入狱,彩蝶却藏金屋’、‘她有何罪?天理何在!’之类的字句,明显是在为杨惠敏喊冤。军统督察室主任廖华平查不出是谁干的,也不敢上报戴笠,只能悄悄派人用刀刮掉。可刚刮完没多久,墙上又出现了‘世间不公,莫过于此’和‘不平则鸣’等话语。
赵乐天平时闲着没事,就跟王仁德聊起这事:“香港失守后,惠敏带着难民往内地撤,路上碰见了胡蝶和她老公。胡蝶一直求我们帮忙带行李,惠敏实在推不掉就答应了。结果到了东江,行李就被抢了。惠敏为了救难民,在广州和九龙之间来回跑,连自己的衣服都被抢了,哪还有心思去偷胡蝶的箱子?后来我们被押到重庆,法官拿命吓唬我,我没办法才认了罪。可谁知道,案子一判完就没人管了,我们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渣滓洞监狱里,男女犯人被分开关押。为了能见到杨惠敏,赵乐天在1946年春节前特意托王仁德向监狱长濮齐伟申请,组织了一场京剧演出。借着这次演出机会,多年未见的赵乐天和杨惠敏终于得以相见。见面时,杨惠敏悲愤地说:"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我实在冤屈得不行。好几次都想寻死,可就是不甘心这样死去。"
杨惠敏不清楚自己要在监狱里待多长时间,好在1946年3月,戴笠在南京戴山坠机身亡。军统的人来带走杨惠敏和赵某,声称要“转移”他们。两人以为是要被秘密处决,哭着表示宁愿死在渣滓洞。来人根本不听解释,强行给他们戴上手铐,塞进吉普车,随后又押上了飞机。
杨惠敏和起乐天本以为会被扔进大海,没想到却被带回了镇江老家,手铐一解开,他们居然被释放了!
杨惠敏本来满心欢喜,可没过多久,赵乐天一声不吭就走了,把她一个人丢下,这让她又一次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杨惠敏后来才得知,1943年时她的案件就已经调查清楚,得出了结论,确认胡蝶财物失窃一事与她无关。司法部门请求戴笠批准无罪释放她,但戴笠却故意拖延,迟迟不肯签字。
戴笠坠机身亡后,司法部门重新研究了他的案件处理方案,最后根据毛人凤的指示,决定将他送回老家予以释放。
要不是戴笠突然出事,杨惠敏哪有机会崭露头角。
杨惠敏后来去了台湾,日子过得挺不容易。她一直对那段冤屈的牢狱之灾念念不忘,总说:那个叫胡蝶的演员,把我原本可以很精彩的人生给毁了!
胡蝶和杨惠敏都是抗日女英雄,本来都挺了不起的,结果因为一次意外,俩人闹掰了,一辈子都没和好,成了解不开的疙瘩。唉,真让人唏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