踹开英国的大门,美国用了20年

小龙评历史 2023-07-07 07:57:00

文章系头条独家发布,抄袭搬运必究,本人主要创作平台在头条,以往有人在其他平台搬运我的文章也就算了,过去的事就不管了,今后希望这些人体面一点,再说要是为了挣钱,你们去搬运那些流量水文岂不是更好?何必在我这费劲呢?

1944年7月1日,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镇突然人声鼎沸,来自44个国家代表齐聚此地,准备制定经济领域最为重要的战后规则。

会议上,英国代表,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口若悬河,他旁征博引,从各个角度向世界各国推销着英国方案。

与凯恩斯相比,美国代表怀特则表现平平,在辩论环节,怀特还屡屡被凯恩斯怼得哑口无言。

但是在会议中间的休息时间,所有国家代表都涌向怀特处与之交谈,相反大经济学家凯恩斯却被冷落,原因也不难理解,此时的美国手中拥有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黄金。

事实上,凯恩斯十分清楚此时英美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早在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就已经超过了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综合国力便已经冠绝全球,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双方实力的此消彼长,英国早已没有了与美国博弈的资格,凯恩斯能做的不过是设法用旧霸主的地位唬住美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把英国就霸主的地位卖个好价钱。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霸主之位正式易主,美国站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而在从边缘走到中心的过程中,美国步伐迈的很慢,且时常是进两步退一步,挡在美国面前的除了英法等旧霸主外,还有“另一个美国”。

一分都不要

1919年巴黎和会,英法两国就德国赔偿问题分歧极大。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建议:德国的战争赔款中,法国拿50%,英国拿30%。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拍桌大喊:不行,绝对不行,战争中我们法国损失最大,我们要58%。

劳合·乔治同样拍桌反驳:太过分了,我不同意。

美国总统威尔逊轻蔑而看着英法两国元首为了一些赔款大喊大叫,随后他明确表示:战争赔款,美国一分也不要。

威尔逊的话立刻让英法两国元首感受到了威胁,毕竟二人都是政坛老手,他们十分清楚,在国际政治上有一条铁律:什么都不要等于什么都要。

政坛上的野心家很多,这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有野心的人同时拥有相应的实力,而美国无疑有这样的实力。

早在20几年前,美国的工业产值就已经超过英国位居世界第一,一战期间,美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一战前美国是欧洲的债务国,一战后美国变成了欧洲的债权国,此消彼长之下,美国的综合国力实际上已经在英法等老牌霸主之上。

威尔逊随后的表现也验证了克里孟梭和劳合·乔治的猜想,在以一系列追求永久和平,保障个人自由的华丽辞藻下,威尔逊图穷匕见,拿出了自己的重构世界的构想:民族自决,贸易自由。

是不是感觉威尔逊的建议很人性,先别着急,让我们看看威尔逊为何提出这样的重建世界秩序构想。

当时的美国早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在工业领域,美国的生产效率在世界范围内是最高的,也就是说,如果全面放开竞争,所有商品在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那么能够横扫全球市场的是美国产品,所以威尔逊要坚持贸易自由。

而民族自决则是为贸易自由服务的,在当时英法主导的世界殖民体系下,纵然美国商品物美价廉,英法等老牌霸主也可以通过操纵殖民地关税的方式将美国商品挡在门外,要想为美国商品找到更大的市场,最彻底的办法就是砸烂世界殖民体系,让英法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强加于殖民地地区的关税壁垒土崩瓦解。

但在国际事务上,决定自己观点是否站得住脚的永远不是场面话是否漂亮,而是说话的人有多少实力。

于是所有的问题都回到了最初的问题:美国,有这份实力吗?

另一个美国

在回答美国是否有这份实力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清楚实力的构成,工业产值,军事力量等都是实力的最基本构成,我们称之为硬实力,文化实力,国际影响力在很多时候同样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可以称之为软实力,彼时的美国硬实力很强,软实力尚有短板。

当然,只要硬实力在手,软实力上的短板就容易化解,威尔逊在提出自己构建战后世界秩序方案时所说的“公理战胜强权”就为美国在那些渴望摆脱大国控制的小国间赢得了不少支持。

但是人们往往会忽略一点,影响实力的还有另一样重要的东西:决心。

巴黎和会上的美国综合国力已经在英法两国之上,但是在改变现有国际秩序这个问题上,美国与英法两国的决心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对于美国来说,即便在英法主导的世界殖民体系下,也能过的不错,推倒英法主导的旧秩序建立美国主导的新秩序固然会带来不小的收益,但是这对于美国来说这不过是锦上添花。

但对于英法两国来说,保住现有世界殖民体系对于他们来说却是雪中送炭,由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表现平平,如果撤掉关税壁垒,让英法两国的商品与美国商品自由竞争,英法两国绝无胜算。

所以无论就其他利益问题吵得多凶,一旦涉及到保住世界殖民体系这个问题上,英法两国就立刻又变回坚定的盟友。

反观美国国内,美国民众对于威尔逊政府要在国际上争取更大话语权的努力反应平淡。

不仅如此,由于见识了战争的残酷,一战结束后美国国内重回孤立主义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事实上,在如何处理美国与世界关系这个问题上,美国国内一直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声音,反对融入世界的声音从美国建国时存在。

在威尔逊政府向国内宣传:美国介入一战的时机十分合适,美国应该借助一战中积攒的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治理,并最终领导世界时。

一直有孤立主义倾向的共和党却给出一套完全相反的说辞,他们认为威尔逊的轻率举动破坏了美国不干涉欧洲事物的传统,如果美国今天被卷入复杂的欧洲,日后将有无尽的麻烦等待着美国。

对于威尔逊总统来说,情况很不乐观,因为相比于领导世界的宏大叙事,刚刚经历过战争的美国民众更希望过几天安稳日子。

于是,一个尴尬的结果出现了:威尔逊总统在巴黎和会上与英法激烈争执才谈妥的国际联盟,美国自己却没能加入。

最后的盛宴

这就是美国第一次尝试领导世界的大致过程,威尔逊总统的口号不可谓不诱人,美国的整体实力也不可谓不强大,只是由于美国国内分歧太重,让美国的这次尝试胎死腹中。

随着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失败,1920年,主张孤立主义的共和党人沃伦·哈定赢得大选,成为美国第29任总统。

共和党的执政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国际事物上主张孤立主义,美国过好自己日子就得,欧洲无论发生什么都与美国无关。

贸易上实行保护主义,用高额关税保护美国企业。

经济政策上,共和党强调自由市场经济,政府对于经济要少干涉,最好不干涉,让市场来调节经济的起落。·

把这项政策玩到极致的卡尔文·柯立芝总统。

柯立芝沉默寡言,对政治并没有太大野心,他本来十分享受副总统这个闲职,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哈定总统任内病逝,最没存在感的副总统柯立芝成为了美国总统。

但即便成为总统,柯立芝的存在感依旧不高,据说作为美国总统的柯立芝一天要睡10个小时,中午还午睡1小时,他的6年多任期内几乎只干一件事:减税。

柯立芝总统不断通过减税来刺激美国经济,美国经济在20世纪20年代迎来了飞速发展,工业部门生产效率再次大幅提升,金融行业蓬勃发展,股市屡创新高,美国与欧洲各国的综合国力差距再次被拉大。

1928年,在美国经济经济狂欢中,柯立芝表示不再寻求连任,他给出的理由是:如果再干4年,他的总统总任期将达到10年,他认为这太长了。

在卸任前,柯立芝为共和党新的候选人胡佛拉票,有柯立芝经济成就背书的胡佛顺利当选,他磨拳搽掌,表示要让美国经济再上一层楼,但是冥冥之中似乎真有某种力量在左右着命运。

最没有野心和干劲的柯立芝总统任期内,美国经济蓬勃发展,野心勃勃想要大干一场的胡佛上任不到一年,就遭遇了那场史无前例的可怕经济危机。

之前10年的经济成就被尽数抹去,几个月前还认为自己已经站在了天堂门口美国人,此时连登上天台跳楼都要排队。

他真的救了美国?

将经济搞得一塌糊涂的胡佛毫无悬念地输掉了1932年的总统大选,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接管了哀鸿遍野的美国。

关于富兰克林·罗斯福,经济学界一直存在着巨大争议:他是否真的拯救了美国经济?

按照传统印象,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富兰克林·罗斯福通过新政让政府直接参与到经济活动中,用政府信用的背书让金融机构重新开业,政府出资的基建项目让失业人群重新就业,政府提高富人税率,补贴最贫穷穷人,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为社会注入活力,正是罗斯福总统果断和直接的干预让美国经济顺利走出泥潭。

但是这就是事情的全貌吗?

似乎不是,新政推出的第一年,美国经济已经开始走上正轨,罗斯福政府于是准备于1934年退出经济刺激政策,但一旦刺激政策退出,美国经济立刻走向疲软,罗斯福政府不得不继续刺激政策。

显然,此时的美国经济患上了“刺激依赖症”,这还不算完,在大量经济刺激下看似走上正轨的美国经济,在1937年再次陷入危机,问题仍旧是生产过剩,找不到销路的产品大量积压,直到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才让美国积压的产品找到销路,美国经济也才真正走出泥潭。

更有人提出完全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美国经济经历胡佛执政时期的衰退实际上已经调整到位,只要继续奉行自由市场经济原则就能让美国经济健康地走向正轨,反倒是罗斯福政府违背市场规律的刺激政策才让美国经济难以真正走出泥潭。

如果将讨论的范围局限在经济学领域,罗斯福新政确实存在巨大的争议性,但是如果站在国际视角上看待这个问题,几乎没有人否认一个问题:在复杂的历史变局中罗斯福政府确实帮助美国拿到了最大的收益,只是这份收益也有代价。

罗斯福新政确实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经济问题,但却成功帮助美国延缓了社会矛盾的爆发,在德国、日本等国家无法靠自身解决经济问题,只能寄希望于战争时,美国的社会仍能正常运转,当德日等国不得不先开第一枪时,美国能够从容地从经济、社会和军事领域全面备战。

战争前期,美国高速运转的生产齿轮将包括世界上三分二的黄金在内的大量财富虹吸至美国,1941年后,当美国的战争齿轮转起来后,立刻表现出恐怖的战争潜力,美国得以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争利益。

新王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便已经能够对世界施加相当的影响力,二战前,美国的工业产值是英法德三国之和,美国经济总量甩开世界霸主英国一个身位,美国富豪长期“霸占”全球富豪榜,各类新产品新技术从美国走向世界。

尽管英法仍是名义上的世界霸主,但是他们所主导的那套世界殖民体系的玩法已经被认为过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讲话与英国首相张伯伦同样举足轻重。

英国这个旧的世界霸主,其经济体量已经退至世界第四(美国第一,苏联第二,德国第三),旧秩序已经摇摇欲坠,美国想要走向世界中心只差一个契机。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便给了美国这样的契机。

让我们看看第二次世界爆发后美国与主要二战参与国之间的关系吧。

先是最弱的日本,美国与日本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南太平洋利益上,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后,日本全国勒紧裤腰带扩军备战,日本以四岛之资源,竟要将军队规模维持在陆军是苏联的80%,海军是美国的80%。

战争之初,美国对日本的态度相当暧昧,美国知道与日本必有一战,但美国认为只要打赢纳粹德国,收拾日本手到擒来,所以美国首先打出的是能源牌,为了维持侵华战争,日本需要大量从美国进口钢铁和石油,美国缓慢地,一点一点地减少上述战争资源的出口力度,既要保证日本不暴走,又保证日本不做大。

而后是德国,其实罗斯福政府早就知道了美国应该站在哪一边,欧洲战争爆发后,罗斯福政府就开始不断在美国国内渲染反德情绪,美国同样限制对德出口,并支持德国的对手英国和苏联,美国一直将德国视为主要对手,准备集中力量干掉纳粹德国而后再去收拾日本,只不过日本先动了手,让美国不得不开启两线作战。

接下来是苏联,美英都是海洋国家,其行为逻辑都是让大陆国家血战,自己站在背后支持一方,本来美国和英国选择顶住纳粹德国的是法国,怎奈法国投降太快,仅仅39天就被德国灭国,英美两国不得不将重注压在苏联身上,毕竟当时有可能顶住德国陆军的只有苏军,如果苏联也失败了,那么英美两国就得自己派陆军与德军死磕,像一战时法国那样被打没一代人的情况就得在英美两国身上上演。

感受到整个欧洲可能被纳粹德国一波推平后,美国是真的慌了,开始大力援助苏联,不但给粮给枪,连制造武器的机床都直接送给苏联,无论之前再怎么讨厌苏联,此刻的美国人都必须要苏联用人命顶住德国陆军的进攻。

最后是美国所谓的亲密盟友英国,德军横扫欧洲后,孤悬海外的英国一度成为了唯一的抵抗力量,英国希望获得美国的援助,但是美国在给予英国援助的时候显得极为“有耐心”。

且美国在对英国这个最亲密盟友进行援助时时刻不忘讨价还价,支援英国战争物资时,要英国海外资产作为抵押,支援英国50艘旧军舰时,要英国太平洋上的岛屿作为交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成功完成了对英国的进一步削弱,在所有领域都取得压倒性优势后,美国终于在布雷顿森林迈出临门一脚,将英国最后保有的金融霸权夺走,这一刻,新旧霸主的权力交接正式完成,美国终于来到的权力中心,只是如上文所说,这一切并非没有代价。

谁的美国?

随着布雷顿森林新旧霸主权力交接的完成,美国正式走到了世界的中心,此时的美国如日中天,在大多数人来看,美国称霸全球都是实至名归,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二战后美国,工业产值占全球一半,黄金储备占全球三分之二,但是别忘了,这一切的前提是战争将欧亚大陆打成一片废墟,让孤悬海外的美国拥有了比较优势。

换句话说,美国的恐怖实力需要有战争打烂亚欧大陆,和美国孤悬海外较少被卷入战争两个前提才能实现。

再往深处说,美国的孤悬海外和不参与欧洲事务的国策是美国能够从独立后获得持续发展的基础。

而现在随着美国已经走到了世界之巅,一个事实便已经注定:美国孤悬海外的时代结束了。

成为世界霸主并非没有代价,它意味着世界各处的麻烦都需要美国去化解,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深陷其中,以往隔岸观火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第二次世界大前,美国一直将常备军维持在一个很低的规模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常备军不足50万,在军事领域,美国一直轻装简行,等到战争爆发再大量扩军,军队给国家造成的负担很小。

但如果美国想要成为世界霸主,就不得不维持一个庞大的军队规模,军队将越来越成为一个压在美国社会上的沉重负担。

事实上,二战结束后,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声音尚未断绝,他们还在为那个轻装简行的美国做最后的努力,只是这样的努力注定徒劳无功,美国终究跨出了那一步,军工复合体的恐怖齿轮开始运转,而有些事一旦开始,就再无法停下。

君无渡河,君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君何?

1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