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说起国产大飞机,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曾经不断刷屏的C919,但其实,C919早已成为过去式,我国已经宣布:新一代C929很快就能试飞!
要知道,在民航客机领域,过去几十年一直是“美欧双雄”的天下,波音787、空客A350轮流称霸。
如今,中国商飞的C929强势登场,直接对标这两大巨头,不少人已经喊出了“波音最强对手来了!”
C929真的有这么强?还是说,这只是个“吓唬”波音的标题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C929到底有多猛,波音是不是该紧张了!
不是简单加大!C929为啥比C919更难造?
当年C919的横空出世,让国人激动不已,但其实C919只是个“铺垫”,而如今的C929才是真正的“王炸”!
首先,简单来说,C919和C929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体型和航程。C919是一款单通道的中型客机,主要用来飞国内航线,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这样的“打卡航线”。
而C929则是更高一个级别的远程宽体客机,拥有双通道设计,载客量更大,航程更远,目标是直飞国际长途,比如上海—伦敦、北京—纽约,真正意义上“飞得更远,看得更广”。
看起来,C929似乎只是个“大号C919”,不就是把飞机做大一点、油箱加大点、换个更猛的发动机,就能飞得更远吗?
实际上,其中的难度远非“简单加大”那般轻巧,而是全方位的技术跃升,其复杂程度甚至超越了从零设计C919。
在汽车界,造一辆SUV并不只是把小轿车的尺寸拉长,同理,造一架远程宽体客机,绝对不是C919的简单放大版。飞机的气动设计、结构强度、材料选择、发动机匹配等等,每个环节都要重新计算、优化,甚至推翻重来。
举个例子,飞机的机翼并不是随便加长就行的,越大的飞机,气动布局越复杂。C929的翼展更大,意味着机翼必须具备更强的升力、更低的阻力,还要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否则飞机起飞时的安全性就难以保障。
而大尺寸机翼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它很难停进现有的机场机位。比如波音777X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门搞了个“折叠机翼”设计,而C929在这方面也要做出类似的适应性调整,这就增加了不少技术挑战。
从CR929到C929,中俄合作“泡汤”,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C929的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说是“几经波折”。最初,C929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有个强力“搭档”——俄罗斯。
2017年,中俄宣布共同开发C929,并命名为CR929(C代表中国,R代表俄罗斯),一度被寄予厚望。
毕竟,俄罗斯在航空领域经验丰富,尤其在宽体客机制造上,曾推出过著名的伊尔-96等机型,而中国则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市场需求,怎么看都是一桩“双赢”合作。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有些出人意料。中俄在合作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分歧,俄方想以伊尔 96 为蓝本进行改装升级,中方认为伊尔 96 技术老旧,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而且,原本方案是中国负责国内市场,俄罗斯负责国际市场销售,但俄方不仅想要国际市场,还想瓜分中国市场份额,导致双方产生分歧。
这些矛盾逐步累积,最终导致合作难以推进。再加上,西方国家对中国航空技术的封锁愈发严苛,使得中国必须尽快构建自己的技术体系,减少对外部的不确定性依赖。
硬刚波音787和空客A350!C929到底有多强?
说到C929的技术亮点,很多人可能会问:“国产大飞机,真能比肩波音787和空客A350?”
毕竟,商飞才刚刚完成C919的商业首飞,现在就要冲击国际大飞机市场,听起来有点像刚学会走路就想跑马拉松。
但事实是,C929并不是简单的“国产升级版”,而是瞄准了全球最先进客机的一款高端产品,在不少关键技术上,它甚至比波音和空客的同级别机型还要强。
C919在研发时,不少核心航电设备还是依赖欧美供应商,而C929吸取了教训,采用了更多国产航电系统,比如飞行控制计算机、综合显示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等。
这意味着,即便某些国家搞“供应链封锁”,C929也能拥有更强的独立性。过去我们总担心高端制造业被“断供”,但C929正在逐步补齐短板,争取做到“能用别人的,更要有自己的”。
众所周知,C919目前搭载的是美法合资的LEAP-1C发动机,而C929未来计划采用国产长江-2000发动机。
这款发动机正是为远程宽体客机量身定制的,目标是比肩甚至超越波音787用的Trent 1000和GEnx发动机。
虽然长江-2000仍在研发中,但中国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上的突破,意味着未来C929可能成为全球第一款完全不依赖西方核心技术的远程宽体客机,这可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升级,更是产业链安全的一次质变。
当然,除了“硬实力”,C929在乘客体验上也做足了功课。客舱更宽敞,乘坐体验更舒适,比波音787和空客A350都要“贴心”。
大家都知道,波音787虽然号称“梦幻客机”,但经济舱座椅间距略显局促,长途飞行下来,腿伸不开、腰坐酸的感觉让不少乘客“梦幻破灭”。
而C929就不一样了,它的客舱宽度达到了5.5米,比波音787的5.28米和空客A350的5.34米都更大。
别看这区区十几厘米,在飞机上可是实打实的空间升级,意味着乘客的肩膀和肘部空间更充裕,不再有“被邻座侵占领土”的烦恼。
更重要的是,C929的燃油经济性甚至比波音787还强。这得益于它的轻量化设计,复合材料的使用比例超过50%,不仅让飞机更轻,也让它在油耗上更具优势。
燃油消耗降低,意味着航空公司运营成本更低,未来机票价格也有可能更加亲民。这一点,在国际航空市场上可是一个绝对的竞争力。
波音慌不慌?C929一出,全球航空市场格局要变天!
说到C929的市场影响,恐怕波音是真的要“压力山大”了。别看波音和空客现在是全球民航市场的双寡头,但在中国,未来的竞争格局可能要改写。
先来看市场需求,中国可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民航市场,每年新开航线不断增加,客运量一路狂飙。
据推测,在未来20年里,中国市场大约需求8000架新客机,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为远程宽体机。
而C929作为“本土制造”,在价格、维护、服务等方面都有天然优势,航空公司不买它买谁?毕竟,国产客机不仅买得起,后期维护也更方便,省钱、省事、省心。
更别提“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了,尤其是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这些地方的航空市场正处于扩张期,而波音和空客的飞机价格昂贵,对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个负担。
如果C929的价格更具竞争力,服务更灵活,这些国家的航空公司很可能会优先考虑。再加上中国在“一带一路”项目中的影响力,C929的潜在客户名单恐怕会越来越长。
当然,市场需求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波音自己也在“帮倒忙”。这几年,波音的安全事故频发,负面新闻一波接一波。
从737 MAX的全球停飞,到最近的机身掉零件、舱门脱落,航空公司和乘客的信任度都大幅下降。
而空客虽然暂时没有重大丑闻,但欧美飞机制造商长期垄断市场,给航空公司谈判时的选择空间极其有限,中国有自己的宽体客机后,谁还愿意受制于人?
更让波音头疼的是,美国的对华政策也在帮C929“推一把”。这几年,美国对中国实施各种出口限制,导致中国减少了波音订单,转而扩大对空客的采购。
而如果C929能快速实现国产化,并在未来搭载国产发动机“长江-2000”,那波音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毕竟,一旦C929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中国的航空公司未来完全可以不再依赖波音,甚至推动国产飞机进一步进入全球市场。
结语
C929的出现,毫无疑问是中国航空工业迈向新高度的关键一步。它不仅填补了国产宽体客机的空白,更是对波音和空客长期垄断市场的一次正面挑战。
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C929之后,中国完全可能继续向更大、更先进的机型进军,比如C939、C949,甚至挑战波音777X和空客A380那样的超大型远程客机。
到那时,中国航空制造业或许真的能站上世界航空工业的巅峰,真正实现“我们自己的飞机,飞遍全球的天空”。
信息来源:
2025-01-07 观察者网 张仲麟:C939进入预研,全球航空市场何时迎来三足鼎立之势?
中国加油!
废话连篇
发动机,传控系统,起落架三大件都是别人的,就像国内厂商核心部件都是采购的也自称自主研发,遥遥领先!
只要能造出来,欧美不给飞,我们就飞其他洲,只要能飞出去,适航证慢点无问题,滴水可穿石,一步步来。
拼命也得拼出来!想用适航证扯淡只是幻想的找茬?除他们造的客机不想飞亚洲市场,对等发证,玩成三角游戏,谁也不敢去找死!
傻,你以为是温州人造打火机那。
C929要进军国际市场,谈何容易呵。要拿到欧美适航证,就卡死你了,到今天为止,C919也没拿到欧美适航证,所以只能在国内飞。
"全国产化”真的假的?
以后出款999感冒灵[点赞][点赞][点赞]
标题党
张口就来骗流量。
不论哪国都没有全国产的客机,不管是波音还是空客
假的吧怎么没见央视报道
我宣布C939已经全面占领全球市场
小编吃多了瞎喷的
“长江2000仍在研发中”,929怎么马上就试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