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沙禁采、海砂难用,中国用这项黑科技“点沙成金”,艳惊全球!

石冷苔痕青 2025-02-11 20:27:41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中建沙子造砖技术的突破成功让引爆了全球建筑业的朋友圈,这两年沙子成了各国心中的战略资源,沙子短缺的现状不知道让多少国家愁坏了头。

沙子明明到处都是,为什么不能直接拿来盖房呢?中建的这次突破能否改变现有的建筑格局呢?

中国首创沙子制砖技术!

建筑行业里隐藏最深的大佬非沙子莫属,大家伙经常能听到水泥、钢筋这些建材,但沙子一直不怎么显山露水,好像遍地都是不值一提,可就是看似普通的小颗粒在建筑中是绝对的主角。

不管是盖高楼大厦还是修路搭桥,只要是用混凝土的场景里都必须有它。

现在全球每年消耗的沙子量至少有500亿吨,沙子的使用量是所有建材中最多的,所以在建筑行业眼中,沙子是当之无愧的顶梁柱。

但这些年沙子短缺成了建筑行业的一块心病,河道里的沙子越挖越少,海里的沙子处理成本太高,再加上挖沙这活儿或多或少会影响生态环境,许多地方都对挖沙下了禁令。

于是沙子短缺就这么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地来了,一边是建筑需求暴增,另一边是沙源迅速枯竭,沙子危机搞得全球建筑行业十分狼狈。

我国在这个节骨眼上却搞出了个大动静,中建八局成功研发了利用沙漠沙制砖的技术,彻底打破了沙子荒的魔咒,以往大家总是挖空心思的用河沙和海沙,沙漠里的沙子基本上没人待见。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沙漠沙颗粒小又太光滑,根本抱不成团,直接当成建材造出来的建筑绝对是豆腐渣工程,没想到现在这块“废材”还真就被我国技术给点沙成金了。

这项技术带给建筑行业的振奋还是很强的,不光可以直接缓解沙子危机,还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沙漠化入侵。

这些年全球苦于沙漠化久矣,沙漠面积年年增加,除了我国能够利用植树造林遏制一下沙漠进展之外几乎没什么解决办法,但这项技术可以让人类直接利用沙漠资源,建筑行业也不再需要“看沙子的脸色”了。

一旦这种技术全面推广,就可以大大减少因采挖河砂造成的环境破坏,毕竟有取之不尽的沙漠沙做材料,已经没必要再大费周章的去河里采砂了。

而且沙漠沙纯净、无杂质的特点反而成了好事,这样造出来的砖反而质量更加稳定,这又无形中提高了建筑的安全和质量。

所以这项技术对于建筑行业的促进是划时代的,不光能减少对河道的破坏,沙漠沙的免烧砖技术还能帮助减少碳排放,根据现在的测算,每制造一吨沙砖就能减少2000克的碳排放,既能省下烧砖的能耗,还节约了大量的运沙费用,真正实现了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

看来我国将又一次引领全球产业发展,不光可以带动沙漠化严重的地区共同发展,还能开辟出一条全新的沙产业道路。

沙子为什么如此稀缺

说到沙子稀缺,很多人可能一脸懵:地球上最不缺的不就是沙子吗?

沙子虽然多,但能被人类合理利用的沙子就不多了,前面已经说过,在技术突破之前,沙漠中的沙子是没有办法用于建筑的。

海砂对于建筑其实也不怎么友好,海砂中含有大量的盐分,虽然大小什么的都合适,但是这些盐分会跟水泥发生反应,从而降低混凝土的硬度。

虽然现在已经发明出降低海砂盐分的方法,但是整套工艺流程下来就让沙子的成本无形中提高了不少,所以使用海砂本来就是万般无奈之下的选择。

这么看来能够对建筑友好且易于使用的只有河沙了,所以在之前的几十年里,全国各地的河道都经历了采砂的过程。

大量的采砂船拼了命的将河里的沙子抽出来,简单清洗之后运往全国各地的建材市场。

全国各地的河流也因为这场沙子革命都不同程度的遭到了破坏,百万年才积累出来的沙滩短短几十年就没了往昔的模样,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水,因为没了沙子的净化变得浑浊不堪。

对于生态的严重破坏让各个国家终于认识到了开采河沙的危害性,我国各地也推出相应的行政规章,禁止采挖河砂的行为。

所以河沙成了稀罕货,其实就算不禁止采挖,全球范围内能被人类用于建筑的河沙也越来越少,稀缺的河沙真真正正的成了战略资源。

所以这些年世界各国的建筑业都在想方设法地寻找到沙子的替代品,人工制砂有之,淡化海砂者亦有之,但这些方法无一例外的都提高了沙子的成本,所以中建这次新突破的沙漠沙制砖技术的价值才能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广泛关注。

不过话说回来,沙子制砖技术的突破虽然吸睛,但这并不是我国第一次在“变废为宝”上做文章了。

这两年我国多个城市和产业园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循环技术正在悄无声息的运转,武汉的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就是变废为宝的佼佼者。

他们将原本让人头疼不已的炉渣变成了制作透水砖的材料,为解决城市建筑垃圾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为什么这两年我国在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呢?

我国的循环技术真厉害

这种炉渣并不是煤炭燃烧之后剩下的残留物,还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后产生的废弃物,在之前这些炉渣一直是无法处理的烫手山芋,根本没有什么实际利用价值,全球的做法一般都是深挖填埋。

虽然表面上看能给这些垃圾找到一个归宿,但实际上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土办法而已,随着现在人口越来越多,产生的垃圾也以指数级别向上增长,虽然可以通过焚烧等方式大幅度的减少垃圾的体积,但是这些炉渣依然不能很好的处理。

如今这些曾经无人问津的炉渣摇身一变,成了城市建设中的“香饽饽”。

这就是武汉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厉害之处,他们通过先进的分拣、破碎和磁选技术将炉渣中的铁、铜、铝等金属分离出来,剩下没有什么价值的炉渣则成了一种新型透水砖的原材料。

这种透水砖对于城市的建设来说非常重要,经过这些透水砖铺设的城市道路可以有非常好的透水性,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构建海绵城市。

不光能够迅速的将雨水渗透下去,还能将这些水分锁定供城市绿化使用,当透水砖大面积呢在城市中铺设时,因突发降雨造成的城市内涝将成为历史,人们再也不用担心雨下的太急太大在楼上看海了。

除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之外,透水砖还可以帮助城市减少热岛效应,这对于由钢筋水泥建成的城市来说实在是太友好了。

根据现在的生产力,整个产业园每天处理的炉渣量达到了600吨以上,日产透水砖25万块,可以轻松铺设5个篮球场的面积。

而且从炉渣中分拣出的金属还能再次利用,对于这些垃圾来说,真正做到了吃干榨尽。

现在这些由炉渣制成的透水砖已经广泛应用在人行道和停车场这种城市基础设施中,以前让人避之不及的垃圾焚烧副产品摇身一变成了建设绿色城市的新材料。

而这只不过是我国循环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而已,上海这两年在这方面也走在了全国前列。

萌砖节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变废为宝这方面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他们的技术可以轻松化解自来水厂的淤泥和炉渣,经过工艺处理后将它们转化为新型墙体材料。

而且该企业一年能处理75万吨固体废弃物,生产出8000万块标准砖,不但没有产生二次污染,对于这些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更是达到了100%。

这种循环技术对于自然环境和生态来说实在是太友好了,不光全封闭,在作业的过程中还相当智能化,对于我国碳中和目标来说也有积极的影响,每年能减少约50万吨的碳排放量。

这些“变废为宝”的技术不仅是环境保护的功臣,也为我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从前那些让人烦不胜烦的垃圾和废弃物现在在技术的加持下变成了一条条新的产业链,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诚不欺我,如今的废弃物不光没有给环境造成困扰,反而还在技术创新的支持下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其实现在全国各地都在齐头并进的上马循环经济项目,之前养殖场的粪便问题不知道伤透了多少专家的脑袋,废水和气味也成一度是环保的大难题。

但现在农业学家们发明了干湿分离和堆肥发酵技术,固体粪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有机肥料,流出的液体也成了肥效十分不错的液体肥。

不光可以减轻农药化肥的使用,还能很好的将之前的废弃物变废为宝,这就是循环经济的魅力!

结尾

无论是沙子制砖技术的突破还是炉渣、粪便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我国在循环技术的道路上正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这些曾经被人忽视甚至嫌弃的“废物”,经过科学技术的点石成金后都变成了绿色经济中的宝贵资源。

这就是我国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资料:

沙子明明无处不在,为何会面临短缺?沙漠沙是否可被利用? 澎湃新闻 03-17

每天可制25万块,武汉首次将炉渣变废为宝成透水砖 极目新闻 2023-11-13

吃”垃圾“吐”沙砖 武汉绿地中心废渣“零排放” 2016-06-15 荆楚网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