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冬》变烂片,跟电影关系不大

风生 2023-09-15 12:20:34

说实话,《燃冬》刚放预告片的时候,我还以为导演有一颗拍《燃烧》的野心。

“大家未看先说烂,多少有点刻板印象了。”

上映后才懂,幸好没当那个独自清醒的小丑。

现在电影也快下架了,票房也几乎尘埃落定,热度也骤减了,大家对电影也有自己看法了。

这时候,我想聊聊这部电影。

一部内容以外的烂片。

豆瓣6.1,确实不属于烂片

营销

在讨论度这块,《燃冬》真是奔着“大片”方向赶的。

大尺度的情节、三角恋的预告、主角团的热度...比起「文艺片」的壳,它的噱头更像是部「商业片」。

导演不俗的作品经历、入围戛纳单元,也成了影迷关注度较高的作品。

再看8月的影片环境,一边标新立异的《孤注一掷》,一边魔幻巨制的《封神》。

《燃冬》在现实题材的阵容里也算是显眼,颇有一副三足鼎立,国产神作要诞生画风。

导演参与的作品

电影的宣发是成功的,既有足够的传播噱头,又玩成对不同圈层用户辐射(记忆点)。

但荧幕里的现实题材,终究被荧幕外的真实给打脸。围观的人多,买票的人少。

「差评」的观点更是从预告到下映从未结束,连绵的争议+没信心的影院排座率,「惨淡收场」成了现在进行时。

难怪导演都快抑郁了,入围戛纳的现象级作品,忽然就成了人人喊打的烂片。

电影的热度,把《燃冬》拉到本不属于它的位置。

文艺片本身的受众是小众的。

又想拥抱主流票仓,又无法彻底迎合大众,自然口碑票房双扑街。

尤其是宣传过程紧抓的“周冬雨刘昊然情侣”和“神奇三角恋”的卖点;

前者是否存在票房带动力这点存疑,但后者的“禁忌”在大众舆论是不吃香的,猎奇心态终究不是主流观众。

落差

之前风生在讲《封神》宣发的时候也提过,宣发最忌讳的是“宣传与内容不符”。

现在不管什么题材,总能靠切片撞个热点,一些观众买票进场。

吹可以,就怕你兜不住你前面吹的。

口碑恶化的影响极大,初期就砸盘+无法短期逆转=这电影凉了。

《燃冬》是不是烂片,我不评价。

但我知道这部片的问题在哪,落差。

观众进场前心理预期,和观影反馈产生的落差。

大部分买票观众进场的观众都是期待的,期待导演如何处理二男一女的感情共处。

尤其是七夕上映的宣传攻势,很容易就让观众产生联想:是颠覆道德的烟雾弹,还是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催泪大戏?

然后我看见的是:“莫名其妙的感情发展。”

看完后,我在反思到:底是主角心理障碍,还是看片的心理障碍。

电影的隐喻配上演员成色不足,整部片就迷茫着一种「没烂完,但怪难看」的感觉,也不怪评论充斥着「无病呻吟」的词汇。

不否定导演有想聚社会问题的意图。

很明显,这个被标记上“云里雾里,无病呻吟”的电影,离那份「宏图」落差也很大。

观念

试图解构年轻人的题材,本身就是个雷区。

不管是爱情观、消费观、甚至对精神的探讨,主流允许讨论的范围是模糊的。

当你表达的价值观不够全面,或者说不被理解时,就会成为评价的火力中心。

以对小众刻画博得大众市场的案例不是没有,但对电影成品和质量的要求极高。

当没有「利用争议」交出完美答卷时,自然也会受到市场和舆论的反噬。

主流价值观是会变化的,很多东西也是有时局性的。

比如爱情故事,十年前你拍那女主突然相爱,可能观众直呼“一见钟情,又一次相信爱情了”,现在只会觉得“恋爱脑,怎么会有这种人”。

做作的情节设计,很让人联想到:你这新加坡导演是为了拿奖而拍,而不是为了观众拍。

说白了,就是电影的资方和导演都不清楚市场需求。

将一部不属于市场需求的电影,强行放在市场叫卖。

是说市场排斥「焦虑的爱情」,被排斥的是没法共情的「无痛焦虑」。

就像开头提到的《燃烧》,同样的三人主角,阶级差异、交织的感情故事。

人家怎么解决的?

通过故事安排,用合理的设计,放大主角的情感(像房间、眼神方向),观众自然也能收获深刻的观感体验。

而《燃冬》最被诟病的就是抽象的表达:嚼冰块、迷茫的远望,甚至靠灯光渲染。

别怪普通观众,文艺粉可能都没法猜透导演的心。

《燃冬》在镜头处理,画面灯光放在同期电影对比,甚至都有优势。

可它的失败不仅来自内在的情节逻辑,更有外在的争议落差,和悬浮的观念表达。

最后。冲突不一定需要激烈,希望电影市场和噱头来场和解。

1 阅读:363
评论列表
  • 2023-09-17 18:12

    是啊,这女的特恶心还不自知!在金马领奖台上公开内涵马思纯是靠小姨上位,马思纯真的很善没当众把她丑事抖出来。拍《少年的你》你时强行让全剧组男女跟她一起剃平头,还得意地在采访中说。人品长相都恶心。

  • 2023-09-15 16:36

    周冬雨实在是太恶心人了

风生

简介:随风而生,随心而说。一个不太合群的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