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经天的台式暴力,怎么俘获大陆影迷

风生 2024-03-04 16:10:45

院线上映、台湾电影、大尺度、时间相同...

这些词组构成的,是近期上映犯罪片《周处除三害》。

伴随着口碑和宣发造势,这部咔咔乱杀的电影成功抓住了专属红利。

暴力到喷射的影视符号,让其在一众“年味喜剧”后脱颖而出。

阮经天的又又又翻红,这次真跟帅无关。

那这部电影,为何能精准戳中影迷们的xp呢?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少观众已经好久没在影院看到过“血腥打斗”的内容了。

虽然确实做了“改法”,但尺度在大陆院线依然属于边界的范畴。

在冷门赛道里大放异彩,本质就是降维打击。

但是反过来想:考虑片子的题材,尺度反而不算是卖点。

四菜一汤变得耀眼,单纯是因为饿久了。

畅快的打斗,血脉喷张的枪击镜头即使在刺激快感,但还是有受众限制的;

只有搭配上天时地利的氛围,才造就它“用打斗讲故事”的妥当和优秀。

整部电影基调,就疯的恰到好处:表达了它要的黑色幽默,又不疏远观众。

这股疯劲不光是主角人物的塑造,还有情绪的烘托;

港式黑帮片的“江湖道义”推进内容已经多少有点审美疲劳了;

而本片是在延续和优化“黑”以外的故事,让「坏」变得具体,再用观众的喜欢的「爽」去承接和打破。

这种由荷尔蒙带动的情绪,酣畅淋漓的临梦体验,为电影赋予更多内容以外的快感;

它自带一股活力,让观众达到“燥起来”的体验。

只讲打杀,不讲人情的电影,只能叫爽片。

拳拳到肉又保持尺度克制,疯魔式惩恶又留有温情时刻。

让故事不沦为R级,就是要在过热时但不过头。

隐喻是让电影提升维度最好办法,它让观众扩充了画面之外的想法。

全片涵盖的宗教寓意,搭配人物的立体刻画,都在用“升华”挽救了整部片的下限,它就像一张薄膜,裹住飞溅的血液,避免观众达到难受,又完成了刺激的体验。

除三害完成的不仅是孤单英雄式的惩恶扬善,它也在以暴制暴缝隙里填充了关于“恶”的审判。

或是有关信仰话题,或是暗讽社会现象,或是人性刻画,这部分的表达,避免了犯罪电影陷进用力过猛。

把控尺度,是枷锁也是动物性到人性的跨度。

没有逍遥法外的罪有应得,配上贯穿全片的“我是谁”,都在让其解读空间里为观影者留白。

就像杀手的道歉,是成神后的宿命,也是人和社会幽默。

作为一部去年的电影,它的票房上限注定不会发生奇迹。

除此之外,这部片也存在不少逻辑硬伤和刻板处理。

但以小博大的成绩,即使在商业片领域也值得称为优秀。

每当隔壁家饭菜香时,总会有个问题出现:

“咱能拍吗?”

不可否认,因为其“台湾电影”的外来属性,的确让文化近似的环境里,能拍和设计更多的题材内容。

毕竟电影外的生活,既要魔幻也要现实。

以黄渤为例,他主演的《无人区》和《涉过愤怒的海》都有过“国产最大尺度”的标签;

虽然都有不善完美的因素,但不可否认它尝试在框架内呈现的优秀。

尺度所涵盖的不全是深意,只有利用好故事与搭配,才值得被影迷们所接纳。

现在不少电影只剩“尺度大”的噱头,本末倒置的忘了内容的核心是什么。

宽松审核不是好故事的必需品,尝试比取巧更值得被称赞。

《除三害》的话题波浪,除了因为电影质量,也有对比下所产生的戏外因素。

毕竟,没人愿意在戏內戏外听同一个道理。

1 阅读:163

风生

简介:随风而生,随心而说。一个不太合群的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