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19年开始,基于传统的侵略扩张政策,为了进一步掠夺土地、财富和人口,蒙古相继发起了两次大规模西征,占领了中亚和东欧大片领土。

1251年,托雷的儿子蒙哥成为蒙古大汗,为了增加家族威望,他遵循成吉思汗“拓展疆土,开藩建汗”的遗愿,决定发起第三次西征。
蒙哥把目标直至西亚,因为那里十分混乱,小国林立、内讧不断,又适逢伊朗的木剌夷国不肯向蒙古称臣纳贡,给了他征讨的借口。
到西方伊朗、叙利亚、密昔儿(埃及)、鲁木(罗姆苏丹国)、亚美尼亚诸地区去。
于是,蒙哥任命弟弟旭烈兀为西征主将,蒙古第三次西征正式开启。
在此之前,蒙古人从踏足西亚,因此西亚是个充满神秘的未知世界,但蒙古人从不惧怕挑战,他们身上流淌的血液,只会让他们感到更加兴奋。
此次西征,蒙古人给西亚造成了巨大的浩劫,震惊了整个世界。
一、征讨刺客王国蒙古在第一次西征的时候,消灭了中亚霸主花剌子模及其附属国,抢掠了大量财富和人口,蒙古的疆土也抵达了里海东岸。
而位于里海以北的钦察草原及东欧诸国,也在蒙古第二次西征的时候被占领,拔都在此建立了强大的钦察汗国。
蒙古大军如果再想往西征服,就只能经由里海东岸前往西亚,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位于今伊朗的木剌夷国了。
历史上,伊斯兰教什叶派存在一个极端分支,名叫亦思马因派,以刺杀和制造恐怖事件著称,而这个派别在木剌夷国拥有很大的实力,是木剌夷国的执政者,首领被称之为山中老人,因此木刺夷国也被称为刺客王国。

在木剌夷国发展的过程中,亦思马因派曾成功过刺杀耶路撒冷国王、十字军城市领主,还曾派人深入中亚,对蒙古和突厥贵族进行刺杀。
亦思马因派之所以这么做,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为了消灭异教徒和敌对势力,防止木剌夷国遭到侵略。
蒙哥继位后,将木剌夷国作为自身安全和统治的威胁,因此决定对其进行坚决打击,而这个任务就交给了旭烈兀。
为了给予旭烈兀以支持,蒙哥派遣使者到汉地征调军队,同时让各宗王和那颜率军助力西征,使得旭烈兀的总兵力达到了十万人以上。
1256年,旭烈兀在做好一切准备之后,向木剌夷国发起了进攻,当时木剌夷国很强大,拥有一支人数达到10万的军队,再加上木刺夷国立于群山之中,遍布城堡,坚如磐石,易守难攻,是非常不好对付的。
旭烈兀审时度势,认为消灭木刺夷国,不能使用大规模兵团作战,于是让先锋怯的不花率领12000人攻打木刺夷国。
此次出征,旭烈兀携带了大量工匠,为了消灭木刺夷国,他下令建造了许多大型工程机械,同时大量弓箭手和火器,这对于以冷兵器为主的木刺夷国,几乎是降维打击。

怯的不花出征之后,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木刺夷国境内连续攻克了几座城池,消灭了木刺夷国一半以上军队。
当然了,蒙古自身损失也很大,名将不里还战死沙场,木刺夷国将士展示出了血性,自始至终都在顽强抵抗,但奈何武器装备太差战斗力也不如蒙古人,结果只能损兵折将、丢城失地。
很快,蒙古大军就打到了木刺夷国的重镇库希斯坦,这里汇集着木刺夷国剩下大部队主力。
旭烈兀见库希斯坦一时无法攻下,于是将库希斯坦包围起来,实施消耗战。
在此期间,木刺夷国山中老人曾派遣四百名刺客前往蒙古,试图刺杀蒙哥,从而迫使旭烈兀退军。
这四百名刺客来到蒙古后,由于蒙古宫廷防守十分严密,结果刺杀失败,四百人无一生还。
此举极大惹恼了蒙哥,便下令旭烈兀尽快消灭木刺夷国,旭烈兀不敢怠慢,于是将精锐主力都派到前线,同时动用大量攻城器械和火器实施进攻。
最终,镇守库希斯坦的山中老人之弟沙歆沙兵败投降,中山老人十分害怕,为了拖延时间,便在都城麦门底司堡宣布投降。
不过,旭烈兀看出了中山老人是假装投降的,于是率军进攻麦门底司堡,绝望的中山老人最终选择了真投降。

之后,旭烈兀派人抄掠木刺夷国各地,最终完全占领了木刺夷国,中山老人被杀,但他培养的大批刺客却逃走,分散在木刺夷国各地,日后将成为蒙古的巨大威胁。
二、消灭黑衣大食在消灭木刺夷国之后,旭烈兀被蒙哥封为伊儿汗,后来他建立的汗国即是伊儿汗国。
1257年,旭烈兀继续西进,那里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王朝,即阿拔斯王朝,在我国古代被称之为黑衣大食。
阿拔斯王朝曾经十分强大,鼎盛时期控制者阿拉伯半岛和美索不达米亚,还吞并了埃及、高加索和中亚等地,总面积一度超过一千万平方公里。
阿拔斯王朝是一个古老的伊斯兰国家,到旭烈兀西征的时候,已经存在了五百多年了,传承了三十多代君主。
只不过,早在八九世纪的时候,阿拔斯王朝就已经分裂成为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国家,比如塞尔柱帝国和阿尤布王朝,等等。
阿拔斯王朝虽然是名义上的共主,但其实并不是最强大的,不过它依然占据着广阔的土地,其领土大致在今伊拉克和叙利亚一带。

当时,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名叫穆斯台绥木,蒙古刚消灭木刺夷国的时候,他的臣子有些人劝他投降,有些人则认为应该坚决抵抗,他不知如何抉择,于是在主和和主战之间犹豫了很久。
这一犹豫,蒙古大军就攻入了阿拔斯王朝境内,怯的不花率领骑兵进入阿拔斯王朝和木刺夷国之间的山地,打通了前往阿拔斯王朝都城巴格达的通道。
紧接着,旭烈兀分三路大军进攻阿拔斯王朝,目标直指巴格达,三路大军齐头并进,阿拔斯王朝朝野震动。
这个时候,主和已经没有筹码了,逃跑也已经来不及了,穆斯台绥木便组织了一支人数达到十几万人的军队,以保卫巴格达及外围的安全。
蒙古三路大军都很顺利,拜住率领的右路军在巴格达附近的塔克利特渡过底格里斯河之后,与阿拔斯王朝的数万大军遭遇了。
拜住不贵是西征名将,他根据阿巴斯军队营地所在的地形,采取了“水淹七军”的策略,派人掘开底格里斯河上游堤坝,导致阿巴斯王朝军营被大水淹没,大量将士被淹死。
等到大水退去之后,拜住马上率军上前掩杀,最终全歼阿拔斯王朝军队。
很快,蒙古三路大军就汇集到了巴格达,穆斯台绥木自认为城中有七万大军,足以抵抗蒙古大军的进攻,便坚决不投降,还加强城墙的高度,同时布置了大量防御障碍。
对于这种负隅顽抗的做法,按照蒙古大军的一贯做法,事后肯定是要屠城的。

1258年1月,蒙古三路大军对巴格达同时发起进攻,各种攻城器械纷纷亮相,在强大火力和弓箭手的掩护下,蒙古士兵日以继夜地攻城。
战斗打得很惨烈,巴格达多处城楼被摧毁,双方损失都很大,旭烈兀为了减少损失,派人入城劝降,许诺只要哈里发投降,王族、官员和宗教人士可以不杀,遭到了穆斯台绥木的拒绝。
愤怒的旭烈兀下令继续进攻,同时利用哈里发和他的丞相的矛盾,实施离间计,导致丞相投降蒙古大军。
在阿拔斯王朝丞相的配合,以及蒙哥大军、尤其是术赤诸孙的努力下,巴格达东城被攻克,蒙古大军进入到城内,与阿拔斯王朝军队进行巷战。
为了防止巴格达城中居民逃走,旭烈兀修复了城墙,并派人在各处巡逻,同时用投石机进攻准备逃出城外的军民。
1258年2月,在蒙古大军的大举进攻下,阿拔斯王朝军队统帅木思塔辛战败之后被迫投降,穆斯台绥木见状,知道抵抗已经没有用了,于是带着王室成员和大臣出城投降。
蒙古大军取胜之后,旭烈兀下达了一条命令,将穆斯台绥木装在一个袋子里,让给士兵骑着马践踏其身体,直至其死亡。

随后,旭烈兀为了惩罚拒绝投降者,下令对巴格达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大屠杀,超过八十万人被杀死,穆斯台绥木的儿子及其他王室成员也被屠杀,几乎被灭族。
在伊斯兰世界,巴格达大屠杀被认为是最具破坏性的一次事件,他给阿拉伯世界造成的震撼,不亚于蒙古第二次西征时给欧洲造成的恐慌。
在灭掉阿拔斯王朝之后,旭烈兀一方面派人向蒙哥报捷,并献上一部分战利品,但其实他私藏了大量金银财宝,他在伊朗乌鲁米耶湖的一个岛上修建了一座城堡,专门存放他从阿拔斯王朝各处掠夺的财富。
四、征战阿尤布王朝蒙古消灭阿拔斯王朝之后,阿拉伯世界陷入了集体恐慌,但旭烈兀并未停止步伐,而是继续向西进军,下一个目标是阿尤布王朝。
阿尤布王朝巅峰时期的疆域很大,大致包含今埃及、叙利亚、也门、沙特阿拉伯等地,是库尔德人建立的一个伊斯兰国家,经济比较藩繁荣。
后来,在马木鲁克王朝等敌人攻打下,阿尤布王朝领域大大缩小,只占有叙利亚等少数地区。
1258年8月,旭烈兀率军向叙利亚进发,当时叙利亚的统治者是阿尤布王朝的亲王优素福。

在进军的一路上,阿拉伯世界的许多小国,诸如波斯摩苏尔、法尔斯、小亚细亚罗姆苏丹国、小亚美尼亚等,纷纷主动投降蒙古大军。
蒙古大军进入叙利亚后,旭烈兀分三路大军抄掠叙利亚各地,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抵抗,唯独在叙利亚北部重要城市阿勒颇遇到了顽强抵抗。
在阿勒颇之战中,守将木阿匝木王仗着城防坚固,拒绝向蒙古大军投降,旭烈兀也不含糊,当即发起攻城,在鏖战了四十多天之后,才艰难拿下阿勒颇。
毫无疑问,蒙古大军对阿勒颇进行了屠城,叙利亚各地慑于蒙古军威,纷纷选择投降,大马士革、哈马、霍姆斯等城池的贵族也派人向旭烈兀请降,优素福惶恐万分,从大马士革逃走,但不久就被逮捕处死。
之后,旭烈兀派遣怯的不花继续抄掠叙利亚纳布卢斯、阿杰隆、耶路撒冷等地,最终占领了整个叙利亚,后来阿尤布王朝君主纳昔尔也在沙漠被逮捕处死,阿尤布王朝正式灭亡。
之后,怯的不花又对巴勒斯坦和外约旦进行了一次长距离、劫掠式扫荡,最终让蒙古的地盘与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相邻。

与此同时,旭烈兀又派遣军队在小细亚细战胜巴尔干联军,并攻陷富浪国(即现今塞浦路斯),将触手伸向了欧洲。
蒙古大军在西亚的迅速扩张,引起了欧洲的恐慌,拜占庭帝国和西欧诸国为了避免遭到蒙古大军侵略,纷纷派遣使者面见旭烈兀,希望与蒙古达成联盟。
其实,旭烈兀根本无意欧洲,他的下个目标其实是埃及。
三、灾难的停止在灭掉阿尤布王朝之后,旭烈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占领地区的统治,比如将花剌子模末代君主札兰丁的女儿嫁给叙利亚的城主,以换取其效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与此同时,旭烈兀为了征讨更为陌生的埃及,与拜占庭帝国和西欧诸国展开了谈判,他打算联合西方势力灭掉埃及。
自旭烈兀西征以来,所到之处都带去了严重灾难,与之前两次西征一样,他对征服地区的顺从者予以优待,反对者则间接消灭。
因此,旭烈兀进行了残忍的杀戮和屠城,并抢夺财富和人口,然后源源不断地运往蒙古。
当时,埃及马木路克王朝苏丹名叫贝尔巴斯,他早就听说过蒙古的恶名了,因此十分警觉,同时感到害怕。

1259年,旭烈兀为了兵不血刃拿下埃及,派遣了一个由40人组成的使团,携带国书到埃及面见了贝尔巴斯,说贝尔巴斯要么选择臣服蒙古,要么等着蒙古大军踏平埃及。
贝尔巴斯感到非常害怕,当时摆在他面前的路有三条,即战、和和逃走。
不过,逃走根本行不通,因为贝尔巴斯能走的路全是沙漠和敌人,一但进入就是自寻死路;如果投降,考虑到花剌子模、木刺夷国和阿拔斯王朝君主的下场,他认为自己必死无疑。
于是,贝尔巴斯认为自己能选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与蒙古血战到底,这比逃走或者头衔的风险要小,况且他的臣民也大多主张抵抗,上下团结一心,这让他有信心取得胜利。
为了抵抗蒙古人,贝尔巴斯进行全国动员,他说如果打不过蒙古大军,那埃及的下场就会跟阿拔斯王朝一样遭到蹂躏,因此蒙古人的许诺并不可靠,只是一种欺骗手段。
面对蒙古大军的军事威胁,埃及很快就形成了一直反对旭烈兀的主战气氛,贝尔巴斯甚至杀掉了旭烈兀的使者以表达决心,赢得了军民的一致支持。
原本,旭烈兀打算投入所有兵力攻打埃及,但在1259年8月的时候,一个坏消息传来,蒙哥汗在四川钓鱼城下暴毙而亡!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旭烈兀的部署,他便带着主力部队向东撤退,只留下怯的不花率一万二千余人驻守叙利亚,并适时对埃及发起进攻。
当旭烈兀走到波斯的时候,就得知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展开了汗位争夺战,他便驻留在波斯,观望局势的变化。
因为这一缘故,旭烈兀与拜占庭帝国和西欧诸国的合作停止,怯的不花只能独自征战埃及。
1260年7月,贝尔巴斯为了防止蒙古进攻,率领数万大军前往叙利亚边境的加沙地带,大局驻扎下来之后,他派人进行了情报刺探,这才得知蒙古大军已经撤退,留下的只有少量兵力,这让他大喜过望,军心也因此大振。
9月,怯的不花率领大军进攻埃及,双方在约旦河左岸的艾因·贾鲁爆发激战,史称艾因·贾鲁战役。
此战当中,埃及军队人数众多,且众志成城,而蒙古人数较少,且旭烈兀不在前线,加之蒙古军队中不少是木刺夷国和阿拔斯王朝的降军,战斗意志并不坚定,最终埃及取得胜利,蒙古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主将怯的不花被俘后遭到杀害。

此战意义重大,蒙古大军不败的神话被打破,蒙古扩张的野心被制止,自此不再西征,而是致力于巩固已占领土地。
战后,埃及顺势占领叙利亚,幼发拉底河最终成为蒙古与埃及的边界。
旭烈兀得知怯的不花战败之后,也不再执着于攻打埃及,收复叙利亚,而是驻留波斯,1264年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之后,其地位被再次确认,伊儿汗国正式形成。
如果不是蒙哥的死亡,以及埃及的顽强抵抗,蒙古必将继续对外侵略扩张,西亚和欧洲或许将遭受更加的劫难。
总的来说,旭烈兀西征的影响非常大,他对西亚造成的破坏,比历史任何时期都严重,西亚的人口锐减,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巨变,宗教力量也受到了很大影响,牵连之广,遍及欧亚各地乃至非洲。
不过,旭烈兀西征也有积极的一面,它保障了丝绸之路的顺畅,促进了中西文明的交流,加快了四大发明的向西传播,而西方的回回炮、阿拉伯数字、阿拉伯历法等也传入中国。

因为这一缘故,旭烈兀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君王之一,不过它在1265年就去世了,死时只有4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