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6年8月11日,努尔哈赤病逝,没有立下立储遗嘱,一场围绕汗位的争夺战就此展开。

带着悲痛的心情,大妃阿巴亥将努尔哈赤的遗体运回盛京,她不知道的是,一场针对她的阴谋即将上演。
当天晚上,努尔哈赤之子代善、皇太极等人闯入阿巴亥的房间,拿出一份伪造的遗照,以阿巴亥嫉妒心强,经常惹努尔哈赤生气为由,逼迫阿巴亥殉葬。
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
阿巴亥年轻貌美,未来的人生路还很长,当然不想死了,于是极力抗争,这时候代善站了出来。
代善对阿巴亥由爱生恨,多年前他曾因为与阿巴亥的绯闻,被努尔哈赤废掉太子之位,永远地与汗位失之交臂的。
代善虽然不喜欢皇太极,但相比于阿巴亥及其三个儿子,也就是多尔衮三兄弟,他更愿意扶持势力相对单薄的皇太极。
为了扶皇太极上位,也为了复仇,代善认为必须除掉阿巴亥,这才有了逼宫之事发生。
当时,代善对阿巴亥说,“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
阿巴亥见自己必死无疑,便对代善及诸王说,“我的两个儿子多尔衮、多铎还小,希望你们善待二人。”
代善回答阿巴亥说,“他们也是我的弟弟,我肯定好好赡养他们,你放心!”
阿巴亥这才放心,于是换上华丽的服饰,于第二天一大早自杀而死,死时年仅37岁。

代善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他前面还有个哥哥褚英,原本努尔哈赤将褚英立为太子,但褚英生性残暴、心胸狭隘,与诸大臣和兄弟教交恶,影响非常不好,最终被努尔哈赤处死。
1615年,褚英死后不久,32岁的代善被努尔哈赤立为太子,努尔哈赤同时还表示,自己死后,年轻美貌的大妃阿巴亥,将留给代善照顾。
这件事在汉人看来很荒唐,因为阿巴亥是代善的庶母,代善续娶她于礼不合,有悖人伦,但在满人的习俗当中,是存在收继婚制度的,只要没有血缘关系,是完全可以的。
努尔哈赤宣布这件事的时候,没有征求代善和阿巴亥的意见,但实际上两人情投意合。
对于代善而言,他作为太子,如果能得到作为大妃的阿巴亥的支持,那地位的将更稳固,成为未来的大汗就板上钉钉了。
更何况,阿巴亥美貌无比,是有名的大美人,代善非常喜欢。
对于阿巴亥而言,选择嫁给代善,可以让自己后半辈子有个依靠,也可以为三个儿子找到强大的靠山。
再一个就是,代善虽然不是那么英俊潇洒,但也是战功赫赫的大英雄,是万千满洲、蒙古少女追捧的对象,她感到很满意。

当然了,代善还不能马上跟阿巴亥在一起,毕竟努尔哈赤还活着,两人只能继续以母子相称。
尽管如此,代善却实实在在得到了好处,自努尔哈赤宣布这件事之后,巴结他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了,他的实也力也一天比一天强大。
1616年,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后金政权,设置了四大贝勒,代善成为大贝勒,他的侄子阿敏成为二贝勒,五子莽古尔泰成为三贝勒,八子皇太极则成为四贝勒。
四大贝勒的确定,进一步抬高了代善的地位,之后努尔哈赤对其重点培养,他先后参与了对明朝和叶赫等部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名副其实的后金太子。
随着代善地位的逐渐稳固,皇太极也开始如坐针毡,因为他对大汗之位产生了觊觎之心。
皇太极审时度势,认为自己想要成为大汗,除了要扳倒代善之外,还应该除掉阿巴亥,因为阿巴亥的三个儿子成为大汗的机会也很大。
于是,皇太极决定利用代善收继阿巴亥之事大做文章,来个一箭双雕。
1620年,在皇太极的操控下,努尔哈赤的小妾德因泽和阿济根向他告发了这样几件事:
二人说,阿巴亥经常派遣宫女去探望代善,有时候甚至一天数次,阿巴亥还经常深入出宫,留宿在代善家中,一直到天亮才回宫。
她们还说,有一次阿巴亥送给代善和皇太极食物,皇太极没有吃,代善却高兴地吃完了。

努尔哈赤听完,愤怒到无以言表,自己还没死呢,代善就急着给自己戴绿帽子,太气人了!还有阿巴亥,对代善这么好,难道不爱自己了吗?
但是,努尔哈赤转念一想,代善收继阿巴亥这件事,是自己早就定下的,两人走得近一点也无可厚非,总不能因为这件事治罪二人吧?
于是,努尔哈赤选择暂时隐忍,大不了以后看紧点阿巴亥就是了。
为了确定德因泽和阿济根所言真假,努尔哈赤还特意派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是真的,为此他郁闷了好几天。
过了段时间,努尔哈赤在宫中举办宴会,他的妻妾子女及众多宗室大臣都应邀参加。
在宴会上,努尔哈赤发现阿巴亥一改往日朴素的作风,穿着雍容华贵的衣服,用贵重的饰品点缀自己,还时不时跟台下的代善眉来眼去,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因此感到非常生气。
然而,家丑不可外扬,努尔哈赤便以阿巴亥私藏金银的罪名将其休弃,至于代善,他则没有马上进行处置。
努尔哈赤虽然做得很隐晦,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都是代善与阿巴亥的绯闻闹的。

很快,代善与阿巴亥的暧昧关系,就在满洲贵族圈中传开了,代善自感大事不妙,想要挽救,却无从下手。
二、代善痛失太子之位因为阿巴亥之事,努尔哈赤对代善已经很有意见了,但代善见努尔哈赤没有处罚自己,以为这件事过去了,于是回归到正常生活。
然而,代善还是不太有自知之明,这个时候他就应该夹起尾巴做人,尽力在努尔哈赤面前展示自己良好的一面,但他非但没有这么做,还惹得努尔哈赤更加生气。
事情是这样的,代善的原配李佳氏为他生下两个儿子,即长子岳讬和次子硕讬,但李佳氏很早就去世了,他便十分宠爱继妻纳喇氏。
不过,纳喇氏是个嫉妒心很强的人,在她的挑唆下,代善对次子硕讬进行了长期虐待,导致了硕讬的不满。
1620年代善与阿巴亥绯闻之事发生后,心情不佳的他再次对硕讬进行了虐待,硕讬的不满情绪达到顶点,于是离家出走,但不久就被寻回。
为了掩饰家暴之事,代善竟然诬陷硕讬叛逃到明朝去了,还五六次请求努尔哈赤处死硕托。
不过,硕托毕竟是努尔哈赤的孙子,身份尊贵,自然要调查清楚真相才行,不能轻易处死。
为此,努尔哈赤派人进行了仔细调查,结果查无实据,他便下令释放硕托。

后来,努尔哈赤得知代善是因为偏爱继妻才虐待儿子的,又听说代善在继妻的劝说下,将低劣的属民和领地分给岳讬、硕讬,远不及其他儿子,就感到非常生气。
努尔哈赤为了给两个孙子出头,就把代善召入宫中进行了严厉训斥,代善非但不悔改,还诬陷硕讬与自己的小妾私通,喀勒珠就是证人。
努尔哈赤岂是那么好骗的,为了戳穿代善,他派人逮捕喀勒珠并对其严刑拷打,喀勒珠最终承认诬陷硕讬之事。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努尔哈赤的怒火就无法遏制了,他对代善失望透顶,再加上代善与阿巴亥绯闻之事,他决定新账旧账一起算,想要废掉代善的太子之位。
很快,努尔哈赤就召集了诸王公大臣,讨论怎么处理代善,当时他当着众人的面说:
欲全杀亲子、诸弟之人,哪有资格当一国之君,执掌大政!
大家见努尔哈赤这么生气,知道代善这次肯定保不住了,于是纷纷附和,努尔哈赤又说:
先前袭父之国,故曾立为太子,现废除太子,将其专主之僚友、部众,尽行夺取。
至此,代善正式被废除太子之位,惶恐万分的他为了挽回局势,便亲手杀掉继妻纳喇氏向努尔哈赤请罪,努尔哈赤怒气稍消,但并未恢复他的太子之位。

代善被废之后,努尔哈赤没有再立太子,而是建立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度,以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岳托为八和硕贝勒。
第二年,努尔哈赤又让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大贝勒分月值佐理事,至此代善的地位沦为与其他三大贝勒平级。
从立为太子到被废,代善只在太子之位待了五年而已,而他之所以会被废,跟他与阿巴亥的绯闻以及没有处理好家事有关,归根到底是他德不配位,缺乏君临天下的资质。
三、汗位争夺战代善被废之后,围绕后金大汗之位,努尔哈赤的儿子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阿巴亥甚至也积极参与进来。
前文提到阿巴亥被努尔哈赤休弃,但她依靠母族叶赫部的势力,同时充分利用努尔哈赤对她不舍的心理大做文章,最终被复位为大妃,还得到了努尔哈赤的越发宠爱。
在经历了与代善的绯闻之后,阿巴亥认识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也明白了靠人不如靠己的道理,于是决定参与夺位之争,将自己的儿子扶上大汗宝座。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阿巴亥开始频繁抛头露面,诸如视察军队、慰问伤员、祭祀祖先等活动,她都积极参加。
阿巴亥还利用努尔哈赤的信任,逐渐参与到军政事务的决当中,许多建议都被努尔哈赤采纳,因此掌握了较大的权势,成为后金政权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

除了阿巴亥之外,代善和皇太极是另外两个竞争者。
代善虽然被废,但他并不甘心,一直在等待机会复位为太子,而皇太极以才能著称,在后金的威望很高,则是另外一名竞争者。
不过,在与皇太极的竞争当中,代善首选被踢出局外,这是怎么回事呢?
1621年7月的一天,努尔哈赤问自己的堂弟阿敦,“我死之后,谁可以继承汗位?”
阿敦为了避嫌,起初并未回答,在努尔哈赤的追问下,他这才说道,“智勇俱全,人皆称道者可”暗指皇太极可以继承皇位。
当时,努尔哈赤并未回应阿敦,但他其实是认可皇太极的,但事情很快就出现波折。
一次偶然的机会,阿敦将他对努尔哈赤说的话告诉给了代善,代善便对皇太极十分痛恨,处处与皇太极作对,搞得满城风雨。
皇太极也不含糊,“潜怀弑兄之计”,准备设计杀掉代善,为自己登上汗位扫除障碍。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皇太极与阿济格、莽古尔泰结成联盟,三人议定了铲除代善的计划,却被好事者阿敦得知了,还告诉给了代善。
代善认为这是个反攻皇太极的机会,于是跑到努尔哈赤那里告状,说皇太极等三人要杀自己,还准备篡夺大汗之位。

努尔哈赤对代善本就不信任,自然不会听信他的一面之词,于是将皇太极等三人找来对质,但三人矢口否认。
努尔哈赤也不知道谁说的是真话,不过他意识到诸子为了争夺汗位,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就为此感到十分忧心,生怕兄弟阋墙之事发生,导致后金政权覆灭。
为了稳定局势,努尔哈赤没有处罚几个儿子,只以“挑拨离间、损害国政”的罪名将阿敦监禁。
与此同时,努尔哈赤宣布不再立太子,下一任大汗由八和硕贝勒共同推举,此举是为了防止诸子相互攻击。
虽然不再立太子,但总有人要继承汗位,只不过代善的机会不大了,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失去了努尔哈赤的信任,在诸兄弟中的威望也大打折扣。
这之后一直到努尔哈赤去世,代善都没有得到什么出彩的机会,努尔哈赤甚至将他的镶红旗分配给岳讬,他只领正红旗。
为此,代善陷入到了无尽的惆怅当中,而越是这样,他就越恨阿巴亥,要不是阿巴亥,他怎能失去太子之位,从而陷入到尴尬的境地呢?
仇恨的种子在代善心中逐渐发芽,等到努尔哈赤去世时,就开花结果了。
四、代善的复仇1626年7月,努尔哈赤生了重病,前往清河汤泉疗养,但8月初就病重了,他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便打算返回盛京,又担心自己还没到盛京就死掉,便派人让最心爱的阿巴亥来见。

消息传回盛京,阿巴亥着急万分,在没有做任何安排的情况下就离开了盛京,在叆鸡堡与努尔哈赤会面了,这就给了代善等人以可乘之机。
代善原打算参与争夺汗位的,但他审时度势之后认为,恐怕没有太多人支持自己,与其做无谓的争夺,不如扶持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大汗,毕竟自己的家族掌握两红旗,又是宗室之长,话语权还是很大的。
那么,该支持谁呢?
代善认为,四大贝勒当中,二贝勒阿敏不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不具备资格;三贝勒莽古尔泰性情残暴,威望太低,支持者也很少,也不是个合适的人选。
代善能够支持的人,一个是皇太极,其政治眼光、军事才能和个人威望都在众贝勒之上,是最合适的人选;另一个就是阿巴亥,作为后金大妃,地位超群,暂时控制着两黄旗,还直接掌握着两百旗,也是很有力的竞争者。
但问题是,这两个人,一个曾与代善势同水火,另一个则与代善充满了恩怨情仇,该如何抉择?
就在代善犹豫之时,努尔哈赤去世的消息传来,他知道形势已经很紧迫了,万一努尔哈赤给阿巴亥交代了汗位继承人的事情,那自己就被动了。

这个时候,代善的长子岳讬、三子萨哈璘站了出来,他们主张拥立皇太极,理由是阿巴亥是害代善丢失太子之位之人,且不那么容易控制;支持皇太极的人很多,登上汗位的可能性很大,代善只能顺势而为,况且皇太极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控制。
代善觉得很有道理,但依然有疑虑,毕竟他与皇太极矛盾很深,岳讬便告诉他,只要他拥立皇太极为汗,皇太极肯定感激他,必将既往不咎。
于是,代善便打算拥立皇太极,为此他派人联合了皇太极,皇太极感到十分高兴。
皇太极去世当天,代善按照努尔哈赤生前指定大汗推举办法,召集八贝勒举行了会议,首先提出拥立皇太极为大汗,理由是皇太极“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
许多贝勒见代善支持皇太极,也跟着附和,皇太极推辞再三之后,接受了众人的拥戴。
但是,事情到这里还不是很稳妥,因为阿巴亥一旦返回,事情有可能发生变故。
聪明的代善想到了一个办法,阿巴亥不是个大美人吗,那就围绕美貌来编造罪名,让阿巴亥去给努尔哈赤殉葬,这是当时条件下最合理的杀人理由。

于是,代善与皇太极等人趁阿巴亥没有回来,伪造了一份遗照,以努尔哈赤的口吻说,阿巴亥虽然长得美,但嫉妒心却很强,经常惹是生非,惹得努尔哈赤生气,为了防止阿巴亥在努尔哈赤死后祸害国家,特意下旨让阿巴亥给努尔哈赤殉葬。
拟好诏书之后,代善等人又入宫找到印玺,给遗照盖上印章,这样遗照就变得合法了。
伪造遗照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杀掉阿巴亥,更重要的是可以让阿巴亥闭嘴,因为阿巴亥可能接受了努尔哈赤的遗命,只要有遗照在,那阿巴亥所说的话就可以被说成假的,甚至可以给阿巴亥按上一个伪造遗命的罪过。
努尔哈赤去世前,阿巴亥与她相处了好几天,是唯一待在努尔哈赤身边之人,许多人认为她确实接受了努尔哈赤的遗命,指定的继承人正是多尔衮。
不过,阿巴亥根本没机会说出这个遗命,因为代善等人没有给她机会。
8月11日,阿巴亥护送努尔哈赤的灵柩于晚间抵达盛京,还没等她稍事歇息,代善、皇太极等人就冲进了她的房间,在宣布遗诏之后,逼迫她赶紧自杀。
当时,代善就站在阿巴亥身边,这对曾经的爱人,现在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让人唏嘘不已。
阿巴亥为了保护三个孩子,绝口不提努尔哈赤的遗命,只说殉葬是自己自愿的:
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
说完之后,阿巴亥就换上华丽的礼服,当着代善的面自杀了,而代善则冷眼旁观,脸上没有一丝怜惜的表情。

至此,代善与阿巴亥的恩怨情仇划上了句号,他曾经多么想得到阿巴亥,但自从失去太子之位后,他就由爱生恨,最终为了个人利益而逼死阿巴亥,实现了深藏已久的复仇。
只能说,政治斗争实在太残酷,它能让兄弟阋墙、叔侄相争、情人反目,在权力面前,没有什么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