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雨买了30斤酱牛肉,回家切开后竟有彩色纸条,让我们看一下到底怎么回事!
案例回顾
(真实事件改编,文中皆为化名)
张春雨特别爱吃酱牛肉,正好家附近开了一家熟食店,刚开业的时候张春雨买了一小块,味道很好,而且吃着很扎实,不像是合成肉。
老板还说:“放心,小伙子,我们家不卖合成肉”
张春雨也觉得,毕竟68一斤的牛肉,要是再是合成肉岂不是太坑人了。
就这样张春雨成了这家店的常客。
过了一段时间,因为家里聚餐再加上自己爱吃,张春雨就想多买点牛肉放在家里。
这次他一次性买了30斤的酱牛肉,一共花了2040元。
他拿回家准备切一块吃时,竟然发现牛肉内夹着一张彩色的纸条,而纸条上还有一些英文字母。
张春雨很生气,这时他才知道,原来这牛肉是合成的,张春雨内心大骂,无良商家。
气愤的拿着纸条去找了商家,问是怎么回事。
商家的态度让人意外:“你怎么证明这纸条是牛肉里的?”
张春雨:“你看这纸条上还有牛肉沫呢”
商家:“怎么证明这牛肉是我家卖的呢”
这可把张春雨气坏了,他拨打了相关部门的电话,进行投诉,理由是涉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宣传不是合成肉,但卖合成肉。
有关部门接到投诉后,进行了调查。
而张春雨将这些牛肉送到了有关机构进行鉴定,最后的鉴定结果是:这些牛肉确实是合成牛肉。
张春雨拿着检测报告将商家告上了法庭,要求退还2040元,再进行三倍赔偿,那法院会支持他么!我们一起看一下。
法律分析
张春雨认为,商家一直宣传卖的不是合成肉,现在根据检测,商家卖的牛肉是合成肉,商家存在虚假宣传,应当对其进行赔偿。
商家认为,不承认卖的是合成肉,也不认可这检测报告,无法证明,检测的就是张春雨在店里购买的牛肉。
那法院会如何认定呢!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存在欺诈行为的,应当对消费者进行赔偿。
根据张春雨提供的检测报告可以证实,其在商家处购买的牛肉为合成牛肉。
庭审中,商家也出示了一份检测报告,结论是:其卖的牛肉并不是合成牛肉。
但商家对牛肉的检测时间在诉讼期间内,无法确定是否为其之前在店内出售的牛肉。
而张春雨检测的时间距离其购买牛肉仅隔3天,张春雨也向法院出示了购买小票,张春雨也对牛肉检测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所以,可以证明张春雨提供的检测报告是真实的。
现在商家故意出卖合成肉,以次充好,存在过错,属于欺诈行为,应当赔偿消费者的损失。
所以最后法院判决,商家退还张春雨2040元,再赔偿张春雨6120元。
个人观点
食品问题不是小事,这商家太多分了,68一斤的酱牛肉,还用合成肉。对于本案,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