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鸭被网友称为涡轮增压,看那娴熟的飞行技巧,让一众网友直呼,丑小鸭原来真的可以变成白天鹅。

我们印象中养鸡场,鸡吃饭的样子。迈着朴实无华的步子,大腹便便,熙熙攘攘,殊不知已经有人将养鸡场进化成了飞鸡场。到了饭点,只需要敲几下锣,鸡就会飞回来吃饭。
看到这,想必很多朋友和我一样会有这种感觉,就是为啥我们平时看到的鸡和鸭都不会飞,别人家的鸡和鸭,咋都能上天入地呢?

我去研究了一下,发现鸡和鸭都具有强壮的翅膀,翅膀上还有飞羽,这两样可谓是飞行神器。养过鹦鹉的都知道,被剪掉飞羽的鹦鹉,基本上就和飞翔说拜拜了。
鸡和鸭这两样神器都在手,想凭此飞起来想必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控制饮食,勤加锻炼,飞个三五十米应该完全不在话下。
但是以它两只翅膀和飞羽的质量,注定是不可能像大雁、天鹅这种,一下可以飞个三五十公里远。
为啥大家都是鸟类,甚至构造还基本相同,鸭子还是大雁和天鹅的近亲,一个能在天上遨游万里,一个却只能在山间地头蹦跶?
关键它们还可能拥有同一个祖先,始祖鸟。而始祖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们认为是最早的带有羽毛和翅膀的恐龙。

始祖鸟化石
不过始祖鸟身上也有一点很不正常,羽毛实在是太多。就算是存在时间比始祖鸟还要早上千万年的近鸟龙,它身上的羽毛也已经多到离谱的状态。
但现在科学家,通过骨架和羽毛形态来模拟它们飞行姿势时,就发现它们好像完全不会飞,最多就能够在空中滑翔一阵子。
既然羽毛不是为了成就飞行这项技能才长出来的,那为啥这些恐龙身上会长这么多羽毛呢?
这时候可能有人就会说,这羽毛长出来单纯就为了滑翔,难道不行吗?在2023年之前这样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要知道在2023年在福建,就发现和始祖鸟几乎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奇异福建龙,它全身也是披满了羽毛,但是以这种身材结构,几乎是连滑翔都很难办到。

奇异福建龙
尤其是它惊人的长腿,让人觉得它应该是很善于奔跑,而且小腿和大腿的长度比例刚好是2:1。目前陆地上最能跑的鸵鸟,小腿大腿的比例正好是2:1。
还有人说,这种大长腿是为了方便这些动物进入水里面活动。以我们现在的经验来说,那种涉水的鸟类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大长腿。所以就有学者怀疑福建奇翼龙,当时身上这些羽毛,很有可能就是拿来挡水的。
细看羽毛表面,是有一层特殊的结构,由羽小枝和羽小钩互相交织形成,这种结构就让羽毛天然具有一定的疏水性。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说法:当年从深海爬上岸生活的这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体,防止被周边的石头、树木划伤,就会往自己的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要是粘液里面含钙量还比较大的话,慢慢就会形成鱼鳞。但是粘液毕竟是液体,这种东西在阳光下撑不了多久。
所以它们当年得时不时进入水里面,让皮肤保持湿润,这也让它们没有办法离开水源太远的距离。
后来他们可能是植物吃多了或者其他什么原因,把“长根须”这个本领学会了,让自己的表皮也开始长满根须,用于防晒、保暖、防护,这可能就是动物身上首次出现了体毛。
但是最开始,它们可能也是直接跟着细菌微生物学的长毛,像现在很多食物放久了,就会发霉长毛。
虽然哺乳动物之间的毛发好像长得差不多,但里面的区别可老大了。
就拿我们人自己来说,身体表面的这些体毛、汗毛、头发啥的,都有天壤之别。大家可以拿在手里感受一下,头发明显比一般的体毛粗了一圈。

把头发放大,我们会发现表面是像鱼鳞一样,层层叠叠这种排列的结构。我们现在制造头发的工艺,和当年刚上岸的那些鱼制造粘液、制造鳞片、制造毛发的工艺还是同一套。
不过这套工艺,在大自然的帮助下进阶了。就比如人的头发会分叉,你会发现有分叉的头发,长得和羽毛一模一样。
但有一说一,头发也不可能全部一下都变成羽毛,一定会有一个中间过渡的过程,就是有那种分了很多叉的毛。
如果能找到远古时期,恐龙身上长着分了很多叉的毛的话,那就能充分说明,羽毛可能就是从单一的毛,慢慢分叉,最终变成了羽毛。
在辽宁发现的中华龙鸟,基本上跟始祖鸟在同一个时期存在。它身上就全是分了很多叉的毛,至此,羽毛形成的故事被补全。

就是从最开始的一根毛,分叉分到很多根,再分叉就变成了如今羽毛的雏形。所以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羽毛的形成貌似跟飞行没有任何关系。
而那些身体上长出奇奇怪怪羽毛的动物,就觉得自己是个天选之子,向同伴不断地炫耀。这种传统,可能至今还刻在这些动物的骨子里。
本来羽毛这项技能,可能就是一个偏“充面子”的东西。
但是当年有带羽的小恐龙,为了躲避路上捕食者的追捕,硬是手脚并用往树上跑。惊魂未定之时,已蹿上了几十米高的大树,回头一看,发现羽毛竟然对爬树水平有这么大提升。殊不知,此刻它的感叹,已经被它的 DNA 记录下来。
有种说法,认为被吓着的时候,就是毛发最容易分叉,最容易发生突变的时候。

猫受到惊吓或威胁时炸毛
这种场景在这些带羽小恐龙身上每天发生个几次,就让它们身上的羽毛变得越来越适合爬树,最后就发展到,脚都不用蹬,扑腾两下直接就上树。
至此,飞翔这项技能被点亮。这波爬树的带羽小恐龙,在此刻也慢慢蜕变成了鸟类。与此同时,还有一波带羽小恐龙,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就疯狂地跑,最后跑得越来越快。
由此可见,当年面对困难的时候,所做出的选择,可能就会影响最后变成什么样子。
鸭和鸡,当年在饥饿面前就放弃了迁徙的不确定性,选择了人类种植的水稻、玉米、小麦这种稳定的食物来源,便慢慢的丧失了飞行这项技能,再也飞不高,飞不远。
也许稳定是我们很多人一生的追求,但是当追求到稳定的时候,我们也将逐渐丧失当年追求稳定的能力,可能这对未来说反而是最不稳定的存在。
最后,希望大家永远都具备飞翔的能力,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曾经是为何而飞。
【本文来源@barry看世界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