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不到明主有多可悲?明末抗清忠臣硬汉黄道周,与崇祯隆武的恩恩怨怨

老勇分享 2023-06-02 23:50:02

遇不到明主有多可悲?明末抗清忠臣硬汉黄道周,与崇祯隆武的恩恩怨怨

乾隆大帝最爱评说的就是那些有争议的史书和人物,他对那些名人不屑一顾,但对一个明代的忠臣,他还是说了一句:“真是一代英雄。”有趣的是,能让他赞不绝口的人,竟然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反清英雄。

此人名叫黄道周,出生于福建东部山区,是天启二年(一六二二年)的状元,是一位著名的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明代覆灭后,他曾效忠于南方,后来因为反抗清朝而被捕,最后被杀。也有说黄道周是大明最强硬的一个人,不过前面出了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方孝孺,于是他就成了晚明最强硬的一个人。

黄道周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幼年就能作诗,从小就很聪明,被誉为才子,但因怀才不遇,直到中年才考上秀才。他的强硬之处,就在于他敢与皇上硬碰硬,并取得了第一场胜利。这件事是在袁崇焕被弹劾的时候,波及钱龙锡一旦定罪,就是被处死的下场。整个朝廷上下,明知钱受委屈,可是“全朝上下,没有一个人敢于说一句话”,唯有他当夜写了一份奏章,给“激怒”了,进宫“破门而入”,替他申冤。这份奏折,其实就是一份强有力的“控诉”,给崇祯陛下:私斩宰相,不利国利民,又有何益?崇祯皇帝气得七窍生烟:“你这是污蔑我,你偏心包庇他!”这一次的奏章,虽然被贬了三品,但总算是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钱龙锡的性命,总算是救了下来。因此,当他以病辞归,临出京之际,他向崇祯上了一道毒舌,劝他“辞掉奸佞,重用贤能”,并推荐一群有才华有抱负的人才,结果崇祯陛下非但没有感激,还以“滥举逞臆”之罪,贬为庶人。

黄道周在漳州的学堂读书数年,非但没有从“教训”中得到什么,反而变得更加顽固。一恢复官位,便指责杨嗣昌及其他官员的“出卖行径”。杨是崇祯最为信赖的宰相,在此之前,他一直倡导与清朝议和,以稳定京城周边地区的局面,但是,黄认为他的建议是“私底下与清沟通”,崇祯只得召集朝臣商议,结果他俩几乎要干上一架,"旁观之人无不胆颤心惊",惊得旁人屁滚尿流。崇祯陛下偏向杨,指责黄道周“满腹才学,尽是歪门邪道”,于是他勃然大怒,痛斥崇祯陛下“不能明辨是非,善恶混杂”,也就不足为奇。这次,他被贬了六品,调到江西督抚衙照摩去了。“照摩”是一个小官员,掌管着一个衙门的收入和支出,是一个小小的九品官职,连个芝麻官都不如。后来江西总督向上级推荐黄道周,因为在御前会上他与崇祯的针锋相对,深深地刺痛了崇祯,勃然大怒,说他们都是疯子,直接将他俩一起拿下,“伪学欺世”, 必须治疗,必须从头再来!皇上说要给他治疗,很有可能会要了他的性命,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官员们,也没脸继续做旁观者了,都快哭着求皇上发发慈悲了,于是,崇祯帝将刑罚从轻发落到了刑部八十,永世流放到广西。

他的一颗赤子之心,最终落得如此下场,让他心如刀绞。在杨死后,崇祯又重新启用了黄道周,他只是在朝中“溜达”了一会儿,便借口身体不适,辞去了官职,返回家乡福建,在祖坟边上盖了一间小屋,潜心写作。

但此时,大明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了清朝的盘中餐,李自成已经占领了河南,京城马上就要遭到“夹攻”,但朝堂上仍然是一片混乱,黄道周深深感到“国运已尽”,无力挽回,长吁短叹,惆怅地转过身来,看着紫禁城上的白云,向他告别。但是,人死了,心不散,他有着一颗属于自己的大明之心,还是属于大明的,于是,在明朝灭亡,南明弘光帝君成立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担任了礼部尚书和吏部侍郎。朱聿键在弘光统治短暂结束后,转而于福州成立了隆吴统治,并任命黄道周为兵部郎官、大学士。后来,刚刚建立起来的隆武帝受到了满清猛烈打击。纵使有好友相助,又有黄道周倾囊相授,也只能凑齐一只“扁担军”,人数不到一万,战马只有十几只,粮食连一个月都不够。他们知道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的可能了,但是他们仍然动身,分成三股,分别袭击了清军。妻子蔡氏以一种唏嘘的语气,目送着自己的丈夫和他的随从们离去,“道周之死,也是值得的!”

这支乌合之众,打仗、枪炮、粮草、粮草,全无可取之处,然而,一心想要拯救祖国的黄道周,仍将其从闽、进入赣,却没想到,清兵竟捷足先登,攻陷了他的“大本营”——徽州。就在黄道周向隆武帝求援的时候,隆武帝也是束手无策,就在这时,黄道周的一个弟子(曾经是明代婺源知府,清朝军队已经占据了婺源)给皇帝送来了一封密函,让皇帝派人去婺源接应,却不知道其中的阴谋,黄道周率兵去了,却中了圈套,在路上遭到了清朝军队的埋伏,黄道周被捉。黄道周开始禁食。

隆武二年,他被行刑之前,跟随他很多年的一位老仆人忍不住哭泣,他宽慰他说:我为公义牺牲,乃是报效祖国,你又何必难过呢?行刑之时,黄道周再次对着南边叩首,然后扯下自己的衣襟,又咬断了自己的指头,用鲜红的血液写下了一行字:“法度永恒,节操永恒,天机永存,家国永存。”他大叫一声:“黄道周,谁会贪生怕死!”临刑前,要他跪下,但黄道周死不肯,只得让他坐在椅子上,一剑斩下,尸体却是“兀立不仆”。处死后,刽子手在他的衣襟上,找到了那几个写着“大明遗民黄道周”的名字,让他这个曾经害死过不少人的“冷血动物”,不禁落泪。

1 阅读:56
评论列表
  • 2023-06-25 23:12

    明朝后期是由封建社会转型资产社会,资产阶级代表东林党是最大的势力,保皇派魏忠贤也仅能维持皇权的苟延残喘,崇祯没了魏忠贤的帮助,那就是完全的被社会抛弃。崇祯的罪过是跟虚君的时代潮流对抗,输光了还宁死不南迁,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动荡。如果能南迁到资产阶级大本营,皇权虽正式落幕,但明朝也就正式完成资本社会的进阶。

  • 2023-06-03 08:02

    老酸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