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众生皆具佛性吗?为何麻雀还要向佛像头上拉屎?

青云塾点墨人 2025-04-06 05:08:52

公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公曰:“为甚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甚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五灯会元》第三卷 东寺如会禅师

白话直译:

上回说到崔群来东寺拜偈如会禅师,因为嘲讽如会禅师的眼疾,方知见性非眼,赶紧为自己的轻浮向如会禅师道歉。

如会禅师当然是不会计较的,于是领着崔群四处参观。

来到一处院落,恰好看到一只麻雀在佛像头顶拉屎。崔群就问道:“麻雀有佛性吗?”

如会禅师回答:“当然有啊!”

崔群就问:“既然有佛性,那为何还要向佛 头上拉 屎?”

如会禅师说:“如果不是有佛性,它为何不往老鹰头上拉 屎呢?”

鉴赏评说:

崔群的意思:佛无上崇高,居然敢往佛像头上拉 屎,这是大不 敬啊!

这其实就是向外求佛,把佛性作为了一种神圣的秉性,崇高至上、不可亵 渎。这正是他未见真 佛的证据。

为何麻雀会在佛像头上拉 屎?因为这就是此时此处最恰当的地方,没见已成事实了吗?除此之外,如果有更合适的地方,那它为何不去那里拉 屎?

佛像对于麻雀来说,就是一根木头、一堆砖石,一处可以落脚休息,顺便拉拉 屎的地方。而鹞子嘛,则是永远的噩梦,唯恐避之而不及。

麻雀在佛像上拉 屎而躲避鹞子的行为,正是具有佛性的体现。只不过参学之人把佛 性神 圣化了,其实就是天性、本性而已。

佛 性,本就是一方便之说,但参学之人赋予了这个词语太多概念性的东西,从而拉开了佛 教与俗世的距离,也带来了很多误解和不便。

既然要把佛学传承下去,为大众所接受,并服务于当下,首先就是要去除佛 性二字上那些所谓的光环。这些光环过于耀眼,已经让大众不敢直视。

鸟粪点点,不管拉在什么地方,都是最应该、最恰当的去处。这正契合了庞蕴居士的那句名言: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不管哪处,不都是落在你的心上吗?如果不是,你又是如何见到的呢?

对于这已成事实的现象有何异议与解读,都是自己的事情,与麻雀有没有佛性毫无关系,与那件事情也无任何瓜葛。但可以肯定的是,解读之处正是自己具有佛性的证据。

崔群的佛性在他所问之处,麻雀的佛性在拉 屎之处。虽然有些粗鄙,看似对佛不敬,但的确就是如此。真 佛不在外,就在自己那里,又有什么敬与不敬的呢?

此处是何所在?还说粗说细呢?唯有此心而已。

见自心则见真 佛,见真 佛则众生显。众生不在外,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心生的一切念、一切法。

度 尽众生,只不过就是与自己着相住境的习气作斗争而已,可不是外在的有个谁需要你去搭 救。当能降伏自心,习气除尽,则众生度 尽矣!

“盗怕天明雀怕鹞, 可知佛性通诸窍?若分恶类与禽兽,大地众生都不肖。”

人的一生之敌,唯有自己。

1 阅读:6

青云塾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