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群问:你的眼疾如此严重,如何见性?如会禅师说:见性非眼

青云塾点墨人 2025-04-05 05:08:58

相国崔公群出为湖南观察使,见师问曰:“师以何得?”师曰:“见性得。”师方病眼,公讥曰:“既云见性,其奈眼何!”师曰:“见性非眼,眼病何害!”公稽首谢之。

——《五灯会元》第三卷 东寺如会禅师

白话直译:

曾为宰相的崔群被排挤出京,下放到湖南任观察使。他是佛学爱好者,曾与白居易等好友一起参禅。

湖南乃唐宋时期禅宗江湖的中心,此次外放正好有机会亲近当代的高僧大德,于是刚一上任就来到东寺拜偈如会禅师。

崔群直来直去,见面就问:“禅师是如何开悟的呢?”

如会禅师也不来虚的,说道:“见性就开悟了。”

当时如会禅师正好患有眼疾,见他双眼红肿,崔群就讥讽道:“你眼睛都病成这样了,如何能见性呢?”

如会禅师说道:“亲见佛性岂是用眼睛的?眼睛生病又有什么妨碍!”

崔群也有一定的佛学修为,隐约觉得如会禅师的话甚有深意,自知刚才的话语太过轻浮,于是赶忙向如会禅师作揖致歉。

鉴赏评说:

上来就问如何是佛、如何开悟,初参学人大都会这样,这正是外求佛道的表现。

如何是见性呢?

正如此时,思维无法思维自己,眼睛也无法看见自己。但这并不妨碍思维的存在、眼睛的存在。因为它们正在用中,你正在用它们与外界交流。

它们就在那里,不是因为你抓住了它们、得到了什么,而是觉察到它们正在发挥作用。

不仅仅是思维和眼睛,“眼耳鼻舌身意”均是人与外界交流的触角。而这些一切可以依凭的工具,都在被一人使用,那个主人,正是人人皆有的“我”。

“我”是一切“用”的集合。离开“用”,我不得以显;离开“我”,用不得以现。体用不可二分,本就是一体。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这句话与禅意相通,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之时,已经证明我就存在了。这正是体用合一的最好证明。

人们往往只着眼于“能思”的工具,和“所思”的结果,唯独不见那个如如不动的真我。

归根结底,参禅就是体验“我”的存在,见到“我”的妙用,不是要去外面找一个“佛”来填补空缺。本来什么都不缺,如今正在外求的那个不就是本来就有的最好证明吗?

如会禅师所说的“见性非眼”也正是如此,不是用眼睛见到了什么,而是觉知正在用眼睛“见”的那个主人。

见自己,不拘泥于任何一种方式,只需向内反观即是。见如会禅师双眼红肿的那个、正出言讥讽如会禅师的那个,才是真正的崔群。

只要向内反观,处处见自己。在这则公案中,见性的那双眼不是如会禅师的,正好是崔群自己的。

后来“法眼宗”的开山祖宗法眼文益禅师对于此则公案给出了犀利的点评:是相公眼!

见性不在如会那里,而在崔群自己这里。如会禅师的眼病再严重,甚至瞎了也是毫无关联的。

1 阅读:5

青云塾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