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斋祭奠马祖,南泉问:马祖来还是不来?众人不知该如何回答

青云塾点墨人 2025-04-07 05:10:43

游方首诣南泉,值马祖讳辰修斋。泉问众曰:“来日设马祖斋,未审马祖还来否?”众皆无对。师出对曰:“待有伴即来。”泉曰:“此子虽后生,甚堪雕琢。”师曰:“和尚莫压良为贱。”

——《五灯会元》第十三卷 洞山良价禅师

白话直译:

洞山良价受具足戒后,即开始四处游方参学,他首先来到南泉寺参偈南泉普愿禅师。到达南泉寺的时候,正好赶上寺院为马祖的忌辰准备斋事,大家上上下下忙开了。

小憩之时,南泉就问大众:“明天设斋供请马祖,不知道他来还是不来?”

马祖早已圆寂,他怎么会来呢?如果他不来,那为何又要置办这场斋宴?这个问题把大家难住了,众人不知该如何回答。

见无人搭话,洞山良价就站出来说道:“待有伴就来了。”

南泉禅师一听,便赞叹道:“你虽然是后生晚辈,但悟性不错,值得好好培养。”

洞山良价一听,却不乐意了,说道:“和尚莫要压良为贱哦!”

鉴赏评说:

中国本土的佛 教人物,能被冠以“祖”字的只有两人,一是六祖慧能,另一位就是马祖道一。

马祖是南岳怀让的法嗣,六祖慧能的徒孙。其门下极盛,相传有“八十八位善知识”,其中以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最为闻名。

马祖的徒子徒孙们,把中国禅宗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说南泉为马祖设斋,不如说是为了传承马祖的禅法精神。马祖人虽不来,但禅宗精髓无处不在。今人清 明祭 祖,也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嘛,难道真的要为先人摆一桌?

正在疑惑马大师来还是不来的那个是谁?那不就是马大师嘛!

马大师无处不在,在南泉所问之处,在众人疑惑之时,在洞山良价的回答之中。

洞山良价说“待有伴即来”,只答对了一半。见证人人皆具的佛性,即与马大师同行。难道未见自己,就不是自己了吗?其实,“马大师”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啊!

理上知佛性还不够,如不能遍一切时、遍一切处与自己相伴,仅仅是理悟而非证悟。所以,南泉说洞山良价“甚堪雕琢”。理上的体悟有见地,但还应时时处处与心随行才是。

然而,洞山良价自己很有主见,并不因为南泉普愿的江湖地位而唯唯诺诺,说道:“和尚不要以富欺贫、倚老卖老哦!”

压良为贱的事情历来就多,如今也不少。某某行业大佬一句话,不知让多少行业优秀者的努力被看得一文不 值。洞山良价的这种不 畏权 贵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压良为贱”本意是把平民强制贬 为奴婢,引申为以权势欺压善良。而在禅宗来说,则是不见自心,弃自家宝藏于不顾,视自家珍宝为草芥。

人人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哪里还有个可雕琢或者不可雕琢呢?自家宝藏无需雕琢,本来就不缺。

洞山良价这话,意思就是说南泉的话坠入“二元对立”,好比把无价珍宝当成他山之石贱卖了。但是,诸位学人莫要忘了“人人皆具如 来智慧德 相”是佛陀的,那你自己的呢?

佛 道不天成,否则花花草草、阿猫阿狗岂不早已成 佛?

理上可以顿悟,但见自己终究是靠实践来逐步达成的。禅宗是行门,说再多而做不到都毫无意义。

诚然,每个人都有一颗明珠,但久被尘劳关锁,不除尘又何来光照大地呢?修行,虽然不是为了得到个什么,但却能除去遮蔽明珠上的灰尘。

“南泉倚势欺人,洞山因客见主,虽与马祖把臂共行,犹较王老师七步。”

姜还是老的辣,这个时候的洞山想要与马祖同行,还是需要些时日雕琢的。

1 阅读:4

青云塾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