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问:“如何出得三 界去?”师曰:“汝在里许,得多少时也!”曰:“如何出离?”师曰:“青山不碍白云飞。”
——《五灯会元》第三卷 紫玉道通禅师
白话直译:有僧人问紫玉道通禅师:“怎样才能脱离三 界轮 回之苦?”
紫玉道通问道:“你先说说在三 界里面待多久了?”
僧人没有理会紫玉道通的反问,而是执于如何成 佛、如何不坠轮回,继续追问:“到底如何才能出离三 界呢?”
紫玉道通指了指远处的白云,说道:“你看青山何时阻碍白云的自由飞翔了?”

佛家所言的三 界,即欲 界、色 界与无色 界,乃是迷妄的有情众生于生灭变化之中流转的世界之统称。出离三 界即为脱离苦海的束缚。青云塾只说禅,不谈宗 教,就此打住。
紫玉道通没有直接回答僧人的问题,而是反问他在苦海中待多久了。
既然你想要离开,那一定是在其中了。但是,你确定就在其中吗?这个事情不可草草哦!紫玉道通的反问就是在提醒僧人:三 界只是自己思维意识的了别之物,只是概念。
如果当下跳出思维的禁锢,自然就不再纠结于出 离的问题了。因为根本就没有出 离的问题,当然也就没有所谓的方法了。

但是僧人一根筋,没有丝毫疑虑、反省,而是执意要得到出离三 界的方法。紫玉道通只得说道:“你看看那远处绕山的白云,它想飞就飞,可曾被青山束缚了吗?”
僧人的问题就好比是在问:“白云如何才能挣脱青山的束缚呢?”
这本就是一个莫须有的问题。
青山本来就没有碍着白云,何来挣脱之说?即使白云执意绕山,眷念青山的迷人,青山也是无法阻止的。那也不关青山的事啊,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嘛!
其实,人们往往钻进牛角尖出不来,不是牛角的问题、不是外面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如果能体悟这一点,当下成 佛。

二祖慧可不就是“觅心不可得”而心安的吗?
三祖僧璨不就是“觅罪不可得”而释怀的吗?
四祖道信不就是“觅缚不可得”而解脱的吗?
三人皆因一句话而自在,虽然觅者有别,但结果都是不可得。为何不可得?因为一切所得都是心生了别幻 象。
不仅如此,还有觅开悟不可得、觅无明不可得、觅智慧不可得、觅我不可得、觅众生不可得。一切所得皆不是,唯有当下真。
不起了别,只有当下的青山白云。心生万 法,三 界从此无清净,出入均在一念之间啊!

怎么才能从梦中醒来呢?那先确定是在梦中!
可是梦中之人不可能知道他是在做梦的,因为他已身在其中了。那么,我们此时是在梦境之中,还是清醒着呢?
管他作甚,唯有当下才是值得好好享受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无差别的体验其中的分分秒秒、一人一事。也可以说,人生没有任何意 义就是最大的意义。
一切精神障碍都是自 寻烦恼,白云何须青山的眷顾,流水哪管落花的留情。要相信,你从始至终都是自由无碍的,前提是只要你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