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在有待与无待中切换自如

晨晨文化 2025-02-21 05:26:55
凡是读过《庄子•逍遥游》的人,大概率会产生一种情结,那就是对逍遥自在这种最高境界的向往。但是庄子已经明确指出,人只有无所待,才能配谈逍遥,也就是物我两忘,才能自在。 然而,从古至今真正能做到物我两忘的人,终究是凤毛麟角。因为人是欲望的载体,对外物的渴求是一种本能,这种本能也就像婴儿从呱呱坠地就要吃奶是一样的,这没有什么是非对错之论,就是生存的必需,所以说真正纯粹的无所待,凡人是很难很难做到的,有所求就有所困,所以凡俗之人说什么逍遥自在就是伪命题。 人的矛盾之处就是,一方面又想保证自己吃喝不愁,甚至是吃香喝辣,一方面又想要内心逍遥自在,这就有点难搞了,因为生命的存在是需要物质的供应的,这就避免不了有物质方面的诉求,有诉求还不行,还需要用行动去争取,争取还没有那么顺利,就像一群人争抢一个大蛋糕,手慢腿短眼拙心笨的,可能就抢不到,能抢到的也只能是渣屑,还不够塞牙缝的,当人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这时还谈逍遥自在吗?你的基本诉求都得不到满足,你的最基本的欲望都没法实现,还逍遥得起来吗?所以我们现代人在生存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之前,就别扯逍遥自在。你追求逍遥自在没毛病,但先要保证饿不死你。 所以我说,我们应该在辩证思维的指导下读《庄子》,不能为了逍遥自在而刻意追求无欲无求的境界,那样就会流于完全躺平的消极状态。一个人若是躺平久了,就可能真的躺平了。 我们不必为了庄子说的无所待而彻底躺平,但是我们可以仔细体会许由对尧说的一段话,即“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许由谢绝尧让天下,并以这句话回应尧,因为他只想当个平民百姓,无意做天子。许由当然是当之无愧的物我两忘。我们现代人连基本的让利都难以做到,争名夺利倒是趋之若鹜,所以我们也不可能达到许由的境界,但是许由的话也告诉我们,人生存于世,真正的刚需其实不多,你不妨只去拿到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能拥有的东西即可。这样才能知足常乐,而知足本身就是逍遥。 这样一来,你就能在有所待与无所待中切换自如,既不选择彻底的躺平,还美其名曰无欲无求,也不让欲望像气球一样膨胀到炸裂。把握好有待与无待的度,既能保持动力,又能保持定力,张弛有度,就能让我们自在了。
0 阅读:4

晨晨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