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章武三年3月,昭烈帝刘备六十三岁,因伐吴失败,郁郁寡欢,在白帝城卧病不起。临死前,他将自己的遗愿交给了诸葛亮,并让李严担任他的助手,让两人一起为蜀汉江山而战,为复兴汉室而战。
其后,李严曾与法正、诸葛亮一起编撰蜀汉首本医书《蜀科》。做为犍为太守,他重建了浦江,更是以五千人之力,轻易地平定了马秦、高胜等人的数万人的叛军。凭借着这一系列的成就与表现,李严于章武二年被任命为辅汉将军,随后被任命为尚书令,奉命协助刘禅。
从以上所言,可以看出李严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人才,而且性格也很沉稳,所以刘备才会派他和诸葛亮一起辅佐。但是,在刘备死亡之后,李严与之前相比,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或许,刘备死亡之后,李严的真面目才会显露出来,所以才会被贬为平民。
首先是李严的个性,他有一种与世隔绝的高傲。在他当犍为太守的时候,他曾推举当地人杨洪为功曹,之后,他想要迁移到犍为县,即官府所在地,却被杨洪阻止了。因为李严执迷不悟,杨洪苦口婆心地劝说不成,一怒之下,自请辞官。李严在江州都督的时候,对自己的部下王冲起了疑心,居然把他逼迫到了曹魏的麾下。李严身为朝中的重要人物,他的行为的确是不得体的。
若将李严的雄心壮志归结为他被罢免的主要因素,那么,“督粮”一案则是诸葛亮无法忍受的最主要因素。诸葛亮在建兴九年率领大军北上时,委派李严负责监看粮事。不久,因为连续几天的暴雨,粮食不能及时送往前方,李严便告知诸葛亮,让他退兵。诸葛亮得到这个情报,答应撤军,但是李严听到诸葛亮撤军后,故作惊奇,并称粮食足够,不必撤军,以此来逃避运送粮食不力的罪过。
诸葛亮很清楚李严这个人的性格。一是对个人利益的关注甚于对国事的关注;二是他极具雄心壮志,时刻想要脱离皇权的掌控;第三,李严虽然有很多缺陷,但是他还是有一些才能的。所以,诸葛亮对李严有什么要求,都是尽可能地满足,以求他对蜀汉忠心耿耿。诸葛亮再也看不下去了,直接和李严撕破了脸皮。
李严虽然因为诸葛亮被贬,但他相信诸葛亮一定会再重用他,诸葛亮在建安12年8月在五丈原州病死,李严知道这个消息后,知道朝中的官员都不会重用他了,最终得病,郁郁而终。
什么标题?且论述不能鞭辟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