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级投资人,连续四年被降薪

木基研究 2025-03-18 03:38:18
“刚刚接到薪资重新评定通知,今年又被降薪了。我们机构已经连续四年降薪了。”某VC机构投资总监韩晗(化名)告诉母基金研究中心。 这场股权投资行业的降薪潮,依旧在持续。 韩晗表示,2021、2022年只是年终奖发放未达预期,2023年开始是基础薪酬“一砍再砍”:“去年,北京基金业协会有一份《PE/VC机构薪酬调研报告》,统计说2023年行业整体年薪水平较前一年下降20%-40%。虽然2024年的全行业统计还没看到,但我们的体感是薪酬下降趋势依旧,甚至是‘腰斩’。很简单,行业没有新的钱进来,大家募集不到新的基金,老基金退出期本来就没什么管理费,再加上退不出去也很难获得收益。我们也算是行业前30%的机构,而且我们降薪已经算是缓和的了,有的机构已经连续三年裁员,每年裁掉20%。” “作为头部一线投资机构,我们相对稍好,基础薪酬没变,主要是年终奖打了很多折扣,不同行业组情况不太一样,平均降幅接近一半。”VC投资人小张(化名)告诉母基金研究中心。 “过去几年VC/PE的步子太快了,急速扩张后,在当前暂缓出手投资的现状下,人员优化、成本优化自然成了必要的事情。”某北京地区VC机构合伙人表示。 母基金研究中心了解到,某头部机构不仅裁员、降薪,还降职。根据最新的绩效评级制度,部分高层将在其职称范围内小幅降职,例如从董事总经理降为执行董事。 国资基金,亦深受影响——“作为曾经的一名国资投资人,十月被裁之后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国企早就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铁饭碗了,因为过往的投资业绩不好,前司的投资部门被整体裁撤了。”赵竹(化名)告诉母基金研究中心。 无独有偶,VC投资人小李也表示:“我们的投资岗也被裁撤了,不过幸运的是人员没有直接裁掉,我们这些曾经的投资岗人员,都是转去其他部门了,像我是转岗做了后台运营。” 母基金研究中心关注到,去年以来,部分国企由于过往投资的项目退出难收不回本金,投资部门收缩甚至裁撤。也有一些国企投资部“虽然部门还在,但名存实亡”——“部门还在,但一整年一次都没有出手投资。不是没钱,是不敢投,也没项目可投。每天都在处理之前项目投后的各种问题。”某国资投资人孙方(化名)告诉母基金研究中心。 “我是主动选择从市场化机构转来国资平台的,虽然薪资有降低,但当时看重的就是国资资金压力的优势,募资压力小,也真的能有机会出手做投资。我之前所在的市场化机构已经全员募资一年多了也颗粒无收,所以我才选择去了国资平台。但来了之后才发现,在这边虽然是有钱,但是出手投资也很难。决策流程和投资逻辑和我之前截然不同。”早期基金投资人蒋一(化名)表示。 并且,有国资机构也有了“末位淘汰”——“连续三次考评成绩不合格,予以辞退”。 “国资基金远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所谓的避风港。并且,我们已经按限薪令追缴此前的薪酬了。据我了解也有不少其他国资基金同行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某国资基金投资人告诉母基金研究中心。 所谓“限薪令”,指的是2022年8月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根据《通知》,金融企业应将所有工资性收入一律纳入工资总额管理,不得在工资总额之外以其他形式列支任何津贴、补贴等工资性支出。 《通知》对国有金融企业优化内部收入分配结构,科学设计薪酬体系,合理控制岗位分配级差,以及建立健全薪酬分配递延支付和追责追薪机制等提出了相关要求。 对于金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对风险有直接或重要影响岗位的员工,基本薪酬一般不高于薪酬总额的35%,根据其所负责业务收益和风险分期考核情况进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绩效薪酬的40%以上应当采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确保绩效薪酬支付期限与相应业务的风险持续期限相匹配,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不仅如此,金融企业应当制定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及对风险有直接或重要影响岗位的员工在自身职责内未能勤勉尽责,使得金融企业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者给金融企业造成重大风险损失的,金融企业应当依法依规并履行公司治理程序后将相应期限内已发放的部分或全部绩效薪酬追回,并止付未支付部分或全部薪酬。绩效薪酬追回期限原则上与相关责任人的行为发生期限一致。绩效薪酬追索扣回规定适用于已离职或退休人员。 “我们现在对这个通知已经执行落实的很到位了。追缴薪酬的情况确实存在。”另一位国资基金投资人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 在此背景之下,近两年,一级市场投资人,转型颇多。 募不动、投不出、退不了……这是一级市场上许多投资机构的真实写照,“募投管退都难”并非夸张。也正因此,投资机构的裁员降薪过了一轮又一轮,身处风暴眼中的投资人,也有了不同的选择——有人离开,有人坚守,还有人顺势改变。 许多投资人做起了“副业”:兼职卖保险、做FA、做咨询、营业自媒体当博主、转行去被投企业……也有不少人转岗去做投后——“这两年我们在投资方面非常闲,与其出不了手干看着,不如去做点实在的,积累积累投后和退出方面的经验。投资机构本身这两年也都重视起来投后了,周围很多一级投资人朋友现在也都专注做投后了。”上海某早期基金投资人钱明(化名)表示。 “投后其实也是个技术活。想办法让被投企业活下去、发展的更好,帮他们找生意、解决问题。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角度来说,我认为接触优秀的创业公司也是在积累资源和经验,扩大朋友圈。”钱明表示。 钱明介绍,当前做投后最关注的是“出海”:“原因很简单,对很多创业企业来说:不出海,就出局了。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贸易壁垒持续增加的背景下,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要做全球化的布局。比如,现在已经有基金管理人去中东设产业园,为被投企业出海中东提供投后服务。” 无独有偶,还在牌桌上的投资人,除了因为投后关注出海,募资端“出海”的重视程度也加强了: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鼓励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外资LP要回来了。此前不少美元基金‘歇业’,由于投资不顺、外资LP受外部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缩减出资导致募资金额大幅下降,加之退出渠道不畅,让不少美元基金遇挫。据我所知部分外资LP已经裁撤了国内团队。最新政策极大地鼓励和支持了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并且取消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限制,允许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开展股权投资,可以预见的是将有一大批外资LP‘重回’市场。”某双币基金管理机构执行董事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 可见,“出海”或成为当前一级市场GP和企业的新机会。 如果问当前最受中国GP关注的外资LP在哪、最受中国企业关注的出海目的地在哪,那多半是同一个答案——中东。 近两年,中东资本和中国市场上演了一场“双向奔赴”:上百家GP去中东募资,其中不乏头部机构,高峰时期去中东的机票暴涨,酒店更是一房难求;另一头,中东资本也纷纷来中国设办公室,加大对中国的布局。目前,阿布扎比投资局、科威特投资局、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卡塔尔投资局、穆巴达拉等中东主权基金都在中国有了办事处。 同时,中东成为中国科技企业出海的热门去处,随着“一带一路”等政策逐渐深入推进,中东高度渗透的互联网和强大的消费能力吸引着一众中国企业的目光,伴随着海湾国家经济多元化转型,中国企业希望把国内市场里成功的商业模式和解决方案带到中东,实现“中国方案+本土产能”的双赢局面。 在此背景之下,首届中阿投资峰会将于2025年4月9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办!本届峰会,由全球母基金协会主办,母基金研究中心(www.china-fof.com,下同)承办。受阿联酋国际投资峰会(AIM)的邀请,中阿投资峰会的嘉宾将参加为期三天(4月7日至9日)的AIM投资峰会。 阿联酋国际投资峰会由AIM全球基金会(AIM Global Foundation)发起,由阿联酋国家工业和先进发展部、阿联酋经济部、阿联酋投资部、阿布扎比经济发展部联合主办,并直接受到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及阿布扎比王储哈立德的亲自监管与授权,肩负着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的使命。阿联酋2024年度第一次内阁会议正式将阿联酋国际投资峰会列入国家三大重要活动之一。 阿联酋国际投资峰会自2011年成功举办第一届以来,一直致力于为投资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在新兴市场和新的投资领域提供宝贵的见解和机会,并与全球200多个国家的主权基金、金融机构、家族办公室、生态伙伴等建立了长效联盟伙伴关系,在促动外商直接投资、设立IPO基金、投资成长型企业、培养初创型企业等方面长期布局并深度投入。截至目前,已为推动世界各地经济增长的企业吸引了数千亿资金支持。 AIM峰会已不仅仅是一场投资界的盛会,更是中阿友谊的见证者。连续十三届的辉煌历程,迄今已汇集了来自179个国家的政要,以及全球各行业领导者、政府官员、决策者和企业家,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交流平台,并创造最佳的投资机会。 不仅如此,AIM峰会还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实力、项目和品牌的平台,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同时,通过与全球投资者的交流和合作,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国际认可,为未来的国际合作和业务拓展奠定基础。对于初创企业而言,可以在峰会期间建立全球顶级的创投人脉,无缝对接全球资源和资金,为企业注入强劲增长动力,加速发展步伐。 在4月7日至9日举办的第14届阿联酋国际投资峰会将围绕八大主题版块展开——外商直接投资、全球贸易、全球制造、未来城市、数字经济、未来金融、初创企业与独角兽、企业家,每个领域都代表全球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基石。本届峰会将吸引来自全球180个国家的25000多位杰出人物、1500家人工智能公司和500家初创企业的参与,预计将有1000多位演讲者在350多个讨论环节中发言。 在4月9日,由全球母基金协会主办的首届中阿投资峰会,是中国与中东地区等国际LP的多边对话,将邀请百余位中国、中东等地区母基金与基金行业的重量级人物共聚一堂,共话全球投资,共商投资合作。目前,已有至少三家排名靠前的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确认参会。 在出资条件方面,对中国的GP来说,中东LP的条件无疑是“优越”的,出资比例相对高,在期限上也是属于长期资本,许多机构把去中东定为年度募资策略。母基金研究中心了解到,当前许多中东地区的国家,也在做国家层面的“引导基金”:出资GP会有“返投”和“招商”的要求,即需要GP引项目去当地落地建厂。本次峰会也将致力于更好地协助中国GP和项目“走出去”以及将外资“引进来”。 对企业来说,由于经济结构互补性强、发展战略契合度高,中东国家与中国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深度合作空间。对于中东国家而言,除了看好中国企业潜力,也希望通过对中国的新能源、先进制造业等布局,帮助本国改变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一经济结构,向新能源、智慧城市升级转型。中国的AI、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展迅速,与中东地区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首届中阿投资峰会将深度聚焦中国与中东的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设置数场主题演讲与专场圆桌论坛,共同探讨投资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全面解读行业趋势,解读LP投资布局,助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交流、中国优质项目出海以及GP招引外资的合作。
0 阅读:3

木基研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