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母基金研究中心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年04月23日 17:20 北京 听全文

今年,上市公司当LP的活跃,成为一级市场LP出资中的亮点。
“很多上市公司想成立并购类的基金,去投资或并购上下游,特别如果是和AI、具身智能等热门概念相关的领域,股价会大涨。并且,投产业链上下游的基金,上市公司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也会比较喜欢,这会为当地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带来优势,所以相对地上市公司做LP也就会比较积极。”北京某VC机构管理合伙人对母基金研究中心分析。
我们关注到,4月21日,万凯新材(301216.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出资2.5亿元参与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据悉,为了借助专业机构的投资能力,发掘新材料及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帮助公司在新质生产力领域开辟第二成长曲线,公司拟与杭州澄凯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澄凯基金”)共同设立湛泸新材料及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湛泸产业基金”)。
万凯新材表示,一方面,公司本次参与投资产业基金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在保证公司主营业务稳健发展的前提下,依托澄凯基金丰富的投资经验、优质资源和专业能力,帮助公司在新材料及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开辟第二成长曲线,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公司分享潜在的投资回报,并能有效降低公司的投资风险,为公司及股东创造合理的投资回报,进而推动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双提升。
国产芯片巨头也来做LP了:近日台州嘉道智能壹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式成立,合伙人信息显示,寒武纪旗下寒武纪(台州)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9%,认缴出资额3800万元。
无独有偶,近日,腾讯又出手做LP了。上海杏泽川禾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杏泽川禾”)发生工商变更,该基金穿透后出资人新增了腾讯的身影。变更结束后腾讯投资认缴2亿元,持有杏泽川禾约66.66%的股份,成为基金最大出资方。
这支基金管理人杏泽资本成立于2015年,官网信息显示,目前旗下管理六支人民币基金,管理资产总额近65亿人民币。成立至今,杏泽资本专注于投资生命科学行业中早期和成长期的优秀企业,投资项目涵盖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等领域。
据天眼查显示,腾讯对外投资基金多达129次,VC/PE行业内的许多头部机构背后都有着腾讯的影子,这勾勒出一个极为庞大的LP版图:从腾讯出手的这些投资机构来看,基本上都是VC/PE圈内较头部的知名机构,也有产业资本,还出资了母基金,且手笔都不小,基本都在1亿以上。

本次腾讯再次出手做LP,也反映出CVC在股权投资行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们关注到,近两年,众多产业背景的巨头们重新把眼光放到了VC/PE行业,在私募股权领域方面加大手笔布局,上市公司及企业家频频出手做LP。
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目前,以最新公告日统计,年内超过70家上市公司出资参与设立产业基金。
“创而优则投”,布局VC/PE,似乎已成为大企业发展中的一种风向。过去几年,中国CVC(企业风险投资,简称为CVC,也就是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机构发展迅猛,不仅是新经济领域的BATJ,传统行业的地产、物流、汽车企业都通过CVC的方式进行了布局。相对于传统VC机构,CVC一般是由企业设立的肩负战略使命的投资部门或公司,有专业投资团队管理运营、投资资金由母公司提供。
对于投资的标的来说,获得CVC机构的投资,不仅能够在财务角度获得资金支持,还可以在资源上获得来自CVC机构母公司的更多业务协同和增值服务。这也成为CVC机构获得青睐的重要原因。与一般私募股权基金收取管理费和业绩分成的财务投资盈利特点相比,CVC更注重战略布局、长期投资,以及对上下游乃至更广范围新兴技术、新业态的创新扶持。这或源于部分互联网科技巨头紧密的业务需求与前瞻性布局,或源于传统企业转型需要。
对于参投产业基金的行为,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在保证公司主营业务稳健发展的前提下拓展公司投资渠道,调整、优化公司的资产结构,提升公司资金投资收益水平和资产运作能力,分散单一渠道投资的风险等。
对于上市公司热衷参与设立产业基金的原因,有业内人士分析,首先,产业基金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大,上市公司资金量不足,需要外部投资机构资金共同配合。通俗点就是做大资金池,也可以说是给上市公司增加了杠杆,这样购买的标的就多了;其次,产业基金购买的标的,可能还处在培育期,没有利润或者亏损,上市公司直接购买会拖累上市公司业绩。但如果让产业基金购买,相当于放在体外,等标的培育完善后,上市公司再买入,这样可以提升上市公司市值。
我们发现,随着一级市场正式进入产投时代,CVC基金成为一众国资LP的热门选择。我们发现,当前,“链主+基金”模式正在一级市场兴起。链主企业,也被称为产业链主导企业,是指处于产业链某个环节或整个产业链的核心和主导地位,具备引领整个产业链创新发展和组织协调能力的企业。随着产业竞争已经从单个企业间的竞争,扩大到整个产业链供应链间的竞争,“链主企业”以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成为驱动全产业链增长的引擎。
因此,由“链主”企业牵头,以产业基金为载体撬动其他资本共同参与投资,成为当前一级市场上非常火热的模式,也备受各地引导基金、国资LP青睐。许多地区正在打造“产业链+链主企业+产业基金”运作机制。
并且,我们关注到,去年,母基金行业出现了全国首支上市公司CVC母基金——厦门的自贸领航上市公司CVC母基金,目标规模为100亿,管理人为元禾辰坤。我们认为,上市公司CVC母基金十分具有创新性,与优秀上市公司合作的CVC母基金,有利于形成协同效应,赋能当地产业发展。
这显示出LP来源多样化已成为当前股权投资行业的显著趋势。未来,CVC投资仍将长期成为股权投资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在2025年,还将会有更多的CVC作为LP进军VC/PE圈,为股权投资行业的募资端带来市场化的“活水”,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针对“CVC如何筛选GP”话题,在此前我们承办的2023中国母基金峰会圆桌论坛上,数位大咖进行了探讨与分享。
海越资管董事长覃震指出,CVC进入中国市场已有二十年,这期间主要有两个版本变化。一是1.0版本,驱动型被动投资。二是现在的2.0版本,前瞻性主动性投资。过去整个CVC投资最重要的目标是实现战略版图的拓展,现在是追求实现纯粹财务收益。CVC对GP的考量也因此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有一个非常热门的词语叫‘专精特新’。我们现在选择GP也会看这四个维度,是不是精细化,专业化颗粒度做得细不细,是不是有特色,但是这个顺序对我们来说稍微颠倒一下。以前叫‘专精特新’,我们这叫‘特新专精’,‘特新’为始,‘专精’为终。”
首钢基金母基金业务管理合伙人侯琳认为,CVC确实是未来非常有前景的长线资本来源。从CVC视角投GP可以归纳为三个字:高、大、上。“‘高’就是CVC要有足够高的站位,这个‘高’是多元的,可以从基金定位的战略价值、财务回报价值、产业链价值思考。‘大’不是说要多,而是说所处赛道未来的延展空间要足够大,比如最近光学方面的CVC设了很多基金。第三就是‘上’,我们说是on the top。你的团队如果来自市场化团队,我就市场化标准评估你过往业绩,未来策略等等,把主动权归还市场化、专业化的团队。”
金景资本董事总经理张诗佩表示,CVC作为长期资本的投资人更倾向投资稳定的GP。除此之外,CVC还会比较关注GP过往历史的投资人。“因为作为CVC长期资本投资人,我们希望所投GP的历史LP跟我们秉承类似的投资理念和想法,比如我们比较侧重于投资一些过往LP以产业资本、上市公司或者说核心区域引导基金为主的GP。”
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当前产业发展快速更迭的大背景下,许多上市公司都需要寻找新的突破点,而通过投资产业基金,上市公司可以在自身研发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借助专业创投机构最大化发挥自身对产业链上下游开拓的优势,同时深入挖掘产业协同机会,实现产业升级与盈利提升的目标,在实现业务布局的同时也可以寻找合适时机退出获取投资收益。
而对于GP而言,若希望获得上市公司的资金,则需要帮助其解决他们的战略布局问题,让公司短期或者是长期有较好的增长,并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性,在把投资组合的风险降低的同时保证比较好的利益回报,同时有专业的管理输出能力,最终实现双赢,被企业选择的可能性才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