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稳定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患者停药与死亡率增加有关

郭中孟多听 2025-04-23 04:13:29
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 郭中孟 主任医师 关键要点 · 长期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停药可能会增加死亡率和不良后果,这与减少苯二氮卓类药物使用会减少危害的观点相反。 · 该研究使用了一种试验模拟方法,使用了来自美国健康索赔数据库的数据,重点关注长期稳定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患者。 · 结果表明,停药者的死亡率和急诊就诊率较高,使用阿片类药物的风险也较高。 · 临床医生应仔细考虑苯二氮卓类药物停药相对于长期治疗患者继续治疗的潜在风险。 尽管苯二氮卓类药物(例如地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已经使用了 60 多年,目前仍广泛地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癫痫、紧张症、酒精戒断反应等,但许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研究的解答。特别是那些长期使用这些药物的人,如果停药会发生什么?是有利还是有弊?我们来看看2023年一项发表于《JAMA Netw Open》杂志的“苯二氮䓬停药与接受长期苯二氮䓬治疗患者死亡率的关系”的研究有什么启示? 将研究转化为实践 临床医生在开具处方时,短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通常比长期使用更受青睐。关于苯二氮卓类药物使用风险的证据在一般情况下是存在的;然而,对于那些慢性、规律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患者,停药的风险尚未得到充分描述。随着苯二氮卓类药物处方使用的增加,这项大型试验模拟研究的作者探讨了在那些接受稳定长期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停止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潜在影响。 研究目的 调查接受稳定、长期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是否能降低死亡和其他危害的风险。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采用试验模拟方法的比较有效性研究。数据来自美国商业健康索赔数据库。参与者是接受稳定、长期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的成年人,基线期为1年,并按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分层。稳定使用意味着参与者达到了365天的基线,月平均日剂量在基线平均值的30%以内。长期使用意味着参与者在基线年中有90%或更多的天覆盖了苯二氮卓类药物,连续30天以上没有覆盖缺口。随访在基线年结束后开始,持续360天,并在观察到结果或发生保险取消时结束。比较了两种治疗策略:停止长期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和继续苯二氮唑类药物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停药意味着在基线后的6个月宽限期内,连续31天没有苯二氮唑类药物处方覆盖。主要结局是全因死亡率。次要结局包括非致命性用药过量、自杀企图或自残、自杀意念和任何急诊科(ED)使用。按治疗组计算每种结果的标准化累积发病率。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长期使用者的死亡率和其他不良后果绝对增加,这反映在意向治疗和按方案分析中。在未接触阿片类药物的参与者中,停药者的调整后累积死亡发生率为5.5%,而继续用药者为3.5%,绝对风险差异(ARD)为2.1%。停药者与继续用药者的12个月相对死亡风险(风险比,RR)高1.6倍。对于阿片类药物暴露的患者,停药者的死亡率上升至6.3%,而继续用药者的死亡率为3.9%,停药患者的绝对死亡风险高出2.4%。停药者的12个月相对死亡率风险是继续用药者的1.6倍。急诊就诊中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较大;未接触阿片类药物者为6.1%,接触阿片样药物者为9.1%。与接触阿片类药物的人相比,停止用药也与非致命性用药过量(0.1%对0.4%)和自杀意念(0.3%对0.4%)的绝对风险略有增加有关。 结论 在这项质量改进研究中,对350000多名接受长期稳定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的成年人进行了目标试验模拟,结果表明,苯二氮卓类药物停药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这挑战了正在进行的减少苯二氮卓类药物处方以减少危害的政策努力的假设。 临床意义 这项研究表明,与普遍接受的观点相反——减少苯二氮卓类药物使用会减少危害,在接受长期治疗的患者中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危害,包括死亡率增加、非致命性用药过量、自杀意念和急诊科就诊。临床医生应仔细考虑长期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患者停药与继续治疗的潜在风险。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