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党和政府迅速组织人力,查我杨将军遗体下落。后根据杨钦典和李育生(曾因抢军统物资被关进白公馆,释后在白公馆作杂役)提供的线索,找到了将军遗体所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档案A类105卷保存了杨虎城旧部胡三高对发掘杨将军遗体的详细记载:
我和我旧日同事安志坚于1949年12月11日早晨乘被难烈士专车到达蒋匪杀人魔窟重庆磁器口“中美合作所”。我们这一小组共是三人,除我和安志坚外,另一位是杨将军蒲城小同乡秦一民。由李育生引导,另外有十几个工人和一些参观人员,同时有中央电影制片厂两位同志和大公报记者陈琦震先生。新民报记者周德华先生等数人则另乘一吉普车先行。
我们汽车进入魔窟特区时,即感到非常异样,因为今天细雨绵绵,好像为杨将军志哀,更增加了阴森气氛。我们汽车开到一个山坡上停住,大家一下车,即怵目惊心,所能看到的尽是些装有蒙难烈士尸体的棺材。为杨将军预备的棺木,也放在那里。此棺黑漆红头,分内棺外椁,很是讲究。由那里上山,一路都是烈士尸棺。最后到一盖得很讲究的所在,下边是个院坝,上边有好些房子,那是所谓戴公祠了。
戴公祠之右,又是一连几间房子,据说是魔鬼会客之所。就在这房子左边,有一块靠外边是石砌、面上是泥土、左右长约两丈、宽约五尺的地方,靠左这一头泥土甚松,上边放有石头三块、瓦片一页。此处即系匪徒们将杨将军忠骸埋弃之所,这消息是一个当时担任警戒的卫兵传出来的。将近下午1点钟,李育生指示工人们开始挖土,由于惟恐将尸体毁伤,故取土甚慢。掘有二尺五六寸深,即首先发现衣服,再次发现头部,臂边并放有呢礼帽一顶,颜色不可辨别,但是很大,然后全身都看见了,并且在脚头发现一尺宽、一尺多长小木箱一人,内装骨灰。
人是背朝石砌这边,头朝右方,双手背绑,双足也用绳索绑着,嘴上蒙有白色布巾,绑于头后。当即继续挖掘,用白布铺于平地,将尸抬出面向上放下,面部肌肉已不完善,额已见骨,鼻尖已塌毁。李育生和电影制片厂两位同志及两位记者希望我及安、秦详细鉴别,有无错误。工人们则继续,挖出一头朝左方的青年人尸体,脚上穿的是胶底帆布鞋,腹部已破。经我们细细看过,认为确是杨虎城将军父子忠骸,其确证有四:
一是头部稍窄而前后甚长,额部饱满,颧不太大,须长多半寸,发长数寸均有白者(须发长度和那位卫兵所讲相同);二是骨骼甚大,胸部发达:三是杨夫人谢葆真女士抗战胜利后,即被折磨发狂而死,杨将军将遗体化灰置于左右,其脚头掘出之骨灰一箱当系杨夫人无疑;四是与青年人同埋一处,并系上下堆放,显系杨虎城父子,旁人没有这样巧合。再拿面部肌肉及衣服腐蚀情形来看,确系两个多月前被害……当发掘工作进行期间,电影制片厂工作同志不断将这惨绝人寰的景况,摄入镜头。我相信此一珍贵照片,将得到全中国人民的爱惜和永远的纪念,并毫无掩饰的暴露了蒋匪凶恶的真相。”
给杨虎城将军遗体作最后科学鉴定的,是牙医蒋祝华,他曾给将军看过牙齿。当时请他作了鉴定。1983年蒋祝华老人回忆了当时的经过:
“重庆解放后不几天,突然有一位穿便服,身材魁梧,操北方口音的中年男子(后来才知道他是杨虎城将军的儿子)到市民医院来找我,自称姓杨,要我和他一道去看一个病人。我于是跟随他出医院大门,他请我上了一辆轿车,车上我们彼此都未谈话。从他表情来看,非常悲伤。当车驶向沙坪坝,经过杨公桥直抵我曾为将军看病的处所,下车后,他带我进入一间厅堂,里面设立了灵堂,我不知来此何故。
忽然,他叫人将堂中棺材打开,让我辨认是否为这个死者作过牙的修复手术。我首先周视了这个死者的体貌仪容:胡子花白,面部五官尚能分辨,唇浮肿。在我眼帘便浮现出杨虎城将军的生前仪容。这不是杨虎城将军吗?接着我便慌忙用口镜翻开上唇,显示出我亲自为他作的两颗假牙。无论是从假牙的部位、数目、工艺形态,特别是我在作前牙活动桥时,前牙龈都不现基底来看,证实这正是我亲手所作的。两个单臂卡环仍牢牢地固定在两个上尖牙颈部,杨将军除这两颗假牙外,全口其它牙齿仍象我过去为他检查的那样,都是完好无缺的。
我转过身来对这位姓杨的中年男子说:‘这是杨将军,无论从全口牙的数目、形态、缺牙的位置和镶牙的工艺操作特征,以及卡环部位的设计,都说明这是我亲手制作的。’正是根据我对将军牙齿的特征,才在千百个死难烈士的尸体中辨认出杨将军的遗体,大约两、三天后,我接到一份请贴,请我到皇后餐厅赴宴,表示答谢我对杨将军遗体的科学认定。”
12月16日,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分别致电杨虎城家属,表示慰问。中共中央的唁电是:“惊悉杨虎城将军于本年9月17日(杨于9月6日遇害,当时误传为17日),在重庆监狱被国民党特务匪徒秘密杀害,杨将军夫人和次公子杨拯中,秘书宋绮云夫妇等也先后惨遭毒手,极为痛愤。杨虎城将军在1936年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推动全国一致抗日,有功于国家民族。杨将军由此而受到蒋匪介石的囚禁达12年之久,并因坚持爱国民主立场而牺牲,这个牺牲是光荣的。杨将军的英名,将为全国人民所永远纪念。谨电哀悼,并望勉节哀思,为继承杨将军的爱国事业,彻底消灭反动匪帮的残余而奋斗。”中央人民政府的唁电称:“杨虎城将军长期系狱,复遭残害,举国闻讯,同伸愤慨。将军推动抗日,有功民族解放事业,今日牺牲,将永远为人民所悼念。”
1950年1月15日,西南军政委员会和重庆各界群众隆重举行“追悼杨虎城将军暨被难烈士大会”。西南党、政、军领导人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李达送了挽联。追悼会后,杨将军及宋绮云等9位烈士灵榇,均覆以鲜艳的国旗,由杨拯民护送登轮,经由汉口送回陕西公祭后,安葬于长安县陵园。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也在北京举行了公祭大会,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均送了花圈。将军生时倍受摧残,死后极尽哀荣,而杀害他的刽子手均受到了惩处,也算苍天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