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最小的一位烈士——“小萝卜头”

追寻一下历史 2025-03-29 11:20:50
一个特务要他叫叔叔,就给吃块糖,他吞咽着口水,死死地盯着那块糖,却慢慢地摇头 在息烽监狱时,息烽监狱号称是“模范监狱”。1943年时,国民党有关部门来监狱视察,为了表示关系的融洽和良好的氛围,狱方买了一些糖果召开座谈会。徐林侠带着儿子宋振中去参加“座谈会”。 宋振中第一次看见桌上那些花花绿绿的糖果,他那双眼睛看着桌上的糖果一直不动,小嘴不停地动着往肚里吞口水!一个特务看见小萝卜头的那副样子,拿起几块糖对他说:“吃吧!吃吧!这是水果糖,甜得很,叔叔给你吃!来,叫我一声‘叔叔’。”宋振中抬起头来看看妈妈,他的妈妈没有任何表示。于是,他慢慢地转过头去看着那特务,嘟着嘴说:“你是特务,你是特务。”那个特务愣了一下,尴尬地、笑嘻嘻地说:“我是特务,年龄比你大,也是叔叔吗!”徐林侠紧紧地抱着儿子,只见宋振中在慢慢的摇头…… 宋振中不到1岁就被关进了监狱,快6岁的时候又转囚到白公馆看守所,重庆解放前蒋介石为了掩人耳目,宋振中与父母同杨虎城将军及幼子杨拯中、杨拯贵,卫士阎继民、张醒民一起被押往贵阳麒麟洞关押,1949年9月6日,又被押回重庆,在松林坡被秘密杀害! 宋振中的一生是在监狱中度过的,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他首先学会了如何区分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宋振中是在狱中一天一天长大的,在这个失去自由的牢房里,他知道该怎样去帮助同志,该如何与特务斗争。 1997年5月29日,笔者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九七‘六一国际儿童节’专题文艺晚会”,介绍《红岩魂》展览在少年儿童中所产生的反响,曾经与小萝卜头在白公馆一起被关押的李碧涛同志也应邀参加,在节目中介绍小萝卜头的情况。笔者有幸同李碧涛同志数次长谈小萝卜头的情况。每次谈起小战友宋振中,李碧涛总是两眼含着泪水,她告诉笔者: “我也是随父母在1947年10月10日,一起被关进白公馆监狱的。爸爸是《华西晚 报》的总编,妈妈是协助爸爸工作的。我妈妈葛雅波与小萝卜头和他的妈妈徐林侠同关在一间牢房里,当时我比小萝卜头大5岁,已经是11岁的孩子。在监狱里我非常害怕,不知道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也不知道这是怎样的地方。 我记得,当时是晚上被关进白公馆监狱的,我紧紧地抱住妈妈,哭哭啼啼地闹着要回家,妈妈尽量安抚我,我就这样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我一睁开眼,就看见一个穿着背带裤的小男孩站在我面前,他闭着嘴,睁着大的眼睛,非常亲切地看着我。他对我说:‘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森森,在这儿关了很长时间了。你不要怕,我们可以一起玩。’他那小小的身材,苍白的皮肤,毫无惧怕的眼神儿,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永远无法从我的记忆中抹去。在我和他相处一年多的日子里,我才知道,这是个老‘政治犯’,但他没有进过学校,没有见过街道,也不知道什么是田野、村庄,伴随着他的,只是脚镣敲着地面的铿锵声,只是特务和狱卒的吆喝声。 在我和他相处的日子里,每当我讲起狱外的一些情况,比如学校、商店、汽车等情况的时候,小萝卜头总是贪婪地听着。他非常渴望走出监狱。有几件事情,我永远也忘不了。 有一次,我走到男牢房的门口,想往里看一看,被特务杨进兴发现,气势汹汹地把我乱骂一顿,吓得我跑回牢房抱着妈妈痛哭。小萝卜头为了安慰我,拿出一副比火些盒稍大一点的、难友们给他做的扑克牌,教我玩‘开宝塔’。把一色的扑克牌,按顺序排到顶,虽然是很难的,但玩起来很有趣。不料,这一副小小的扑克牌,在一次特务突然袭击检查牢房时,被特务发现而搜走,当时很难过,觉得很对不起小萝卜头,把他心爱的也是唯一的玩具给特务搜走了。但是,小萝卜头却若无其事地对我说:‘没关系。你要把东西藏起来,不要随便乱放,特务坏得很,我妈妈剪衣服的剪刀,就是藏在墙缝里的。’” 李碧涛非常动情地告诉我:“在小萝卜头的一生当中,他只有一次出过白公馆监狱的大门。那是他的母亲徐林侠在狱中被折得百病重生,两眼浮肿,手指歪扭,极度贫血,身体虚弱,狱方不得不用轿子抬她到特务的‘四一’医院去治疗。宋妈妈坚持要森森陪她去,特务们为了沿途照顾方便,只好同意。小萝卜头坐着轿子,第一次走出了白公馆监狱的大门。通过轿帘,小萝卜头第一次呼吸到自由的空气,他目不转睛地看房子、看公路、看大树、看野草小花;沿途他看到了土地庙和泥菩萨,便自言自语地说:他们也在房子里! 当路过一个杂货店时,一口描金漆黑的大棺材停放在路边,他十分好奇地摇着妈妈问:‘妈妈、妈妈那是什么,这么黑呼呼的?宋妈妈有气无力地转过头去,通过轿帘望出去,看着那棺材很悲伤地对他说:‘那叫棺材,人进去后就彻底自由了!······’ 宋妈妈看病回来后,向她和妈妈葛雅波讲述这一情景时,流出了热泪!” 李碧涛接着说:“小萝卜头太悲惨了!他想出监狱,他想自由!回到牢房后他很难过,情不自禁地说:我什么时候进棺材就自由了! 小萝卜头虽然年龄不大,可特别喜欢帮助别人。当我在狱中学习英语,没有笔的时候,他给了我一根钉子,叫我在地下写。并且,他用手在地下把灰弄平,教我轻轻地写。他年龄比我小,但在狱中怎样生活却比我懂得多。我同他在狱中相处一年多的时间从没有见他脸上有过笑容,他总是那样的警惕,他总是那样的忧郁,他根本就没有过一个孩子应该有的童年······” 宋振中如果还活着,今年有57岁了! 在北京,《红岩魂》展厅里。一个小学生看了展览后,第二天她专门又来到展厅,在小萝卜头的塑像前,她献上了一条红领巾,把一封信放在小萝卜头的手里,然后她退后几步,目视塑像行了一个队礼。这封信里写道: “假如没有战争,假如没有灾难, 你,小萝卜头,会像我们一样的幸福; 我祝愿你在天堂里不在有痛苦, 我会永远记住你!” 在杭州,一位小学生参观了《红岩魂》展览后,当天晚上他很激动的把自己的红领巾洗干净,请他的妈妈把它熨烫得非常的平整,然后他在红领巾上写了这样几句话:“亲爱的小萝卜头,这是我小学最后的一条红领巾,我把它送给你,但愿它能把我们永远的连在一起。”第二天,这位小同学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专程来到展览厅,把这条红领巾戴在了小萝卜头雕像的脖子上。 在西安,一个班的同学来展览厅里搞为期一个星期的活动。有一个认为参加红领巾组织会影响学习的儿童,在一个星期活动结束后,当老师要求每一个学生写一篇感想的时候,这位小学生出人意料的写了一篇《我的入队申请书》。当老师带着这位小学生再次来到展览厅的时候,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馆长厉华送了一套资料书给他,并希望他在留言簿上把自己心里最想说的话写出来,这位同学拿起笔在留言簿上一挥而就:“愿该展览在全中国少年儿童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