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5000天:我一直避免陷入单一专业特长

风斯若之 2025-03-20 17:50:59

有快20年了吧,身边一直有朋友试图劝说我“专心地去做一件事情”,我知道这是他们的好意,在他们看来,如果我可以专心做一件事情而不像现在“事事分心”的话,完全有机会取得一些成就,可是,他们又怎么能够理解我的内心呢,其实,我一直在专心地做着一件事情,就是——不让自己那么专心地只从事某一个专业的工作,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所专心的那件事情就是——让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杂博一些,让自己的逻辑思维更复合一些。

和许多我的同龄人一样,我小的时候的梦想有两个:一个是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另一个是成为一名科学家。长大一些之后,发现自己的身体条件不太适合去做战士,而我又没有去搞科研的耐心,于是,我又思考着自己是不是应该找一些适合自己性格的方向来努力,于是我又有了两个梦想:一个是成为一名记者;一个是成为一名律师——这两个梦想我完成了一个,拥有了记者证。后来又大了一些,我忽然发现自己想要思考的并不是眼前的一切,我一直想探索的,都是那些我认为属于本源的东西。

比如,我认为如今人类所认知的一切正确的道理、公理……,都有其时空适用性,在弄清楚宇宙如何出现之前,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都还是只停留在了假说的阶段,文明确实在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只是“对于过去的错误的否定”,而并不是能够讲清楚宇宙从何而来,往何而去。

我并没有去从事我大学学习专业相关的工作,我所学的专业是图书情报与计算机应用,虽然没有去对口单位工作,但是我把情报分析与程序设计、算法……等应用到了我的一切工作与学习当中,这让我可以通过更加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分析我所能感知的一切,这在很多时候对别人来说显得很无趣,但是我却是真的乐在其中。

我很喜欢心理学,我觉得想要学好心理学并且能够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好的前提就是不要把自己代入任何一种别人的心理状态当中,只有真的从“观察者的第三方视角”去看,才能够了解别人的心理状况与问题,才算能够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了出来。如果在判断之前我先在情绪之中掺杂了自己的好恶,那么恐怕一切都会有些“跑偏”了。

我一直在避免着自己过于沉浸到一个专业领域的学习、工作、研究……当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担心“溺于所闻”,太过于执着,会让我只看到眼前的这些,但实际上在我的身后还有一片世界、在我感知不到的地方依然有宇宙空间存在、在我的想象当中更是有着离奇到无法用文字描述的世界。

更多可能性会让我感觉到这个世界中更多的“未知”,对于我来说,未知才是最有趣的,也是最神奇的。

如果我的世界还剩下15000天,那么本文的写作时间是倒计时:14488。

正在阅读:《大连接》,社会学,克里斯塔基斯&富勒著。

0 阅读:0

风斯若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