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什么时候,数字藏品的概念一下子就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当中,想当初,这可是是一个“货到爆炸的风口”,在几年前,如果做互联网而不做数字藏品似乎就是一种“跟不上时代潮流”的表现。我本人是一直就不看好“数字藏品”的市场的,就如同“游戏中的财富”一样,数字藏品并非没有价值,只是它的价值并不能完全与现实中的货币完全关联起来。
虚拟货币也是如此,我坚定地认为如比特币一样的虚拟货币只是“某个互联网游戏中的财富”,当有人愿意购买这种财富的时候,他值钱,但是当人们放弃了这个“网络游戏”而去关注另一个游戏的时候,原来游戏中的虚拟财富也就变得一钱不值了。这有些类似于之前某些“元宇宙空间”当中的虚拟地产,也曾经“火的一塌糊涂”,但是现在呢?

网络游戏账号、游戏中的道具……,这些虚拟物品都曾经、或者可以说一直都存在着其市场,但是这种市场是局部的,只能在一些特定场合当中形成,且欠缺可持续发展的延续性。本文要说的并不只是这一类虚拟物品,这一类以“网络游戏”、“网络社群”为基础的虚拟物品依旧会存在、依旧会有市场流通的现象发生,但是在这些物品之外,更多的与实体经济相关联的“虚拟物品”将会在更大范围内进入市场流通环节。
在一次假日前的超市购物当中,我选择的物品装了满满一个购物车,在我走进收银通道、收银员问我有没有积分卡的时候,我还没有回答,排在我后面等待结账的一位女士突然应了一句“没有可以刷我的”。就在我愕然回头看着她的时候,她说:“这么多东西,要是不刷积分太浪费了”。我觉得这位女士的行为很“有趣”,但是我通过她的行为,确实也看到了“超市购物积分”这种虚拟物品的价值。

很多实体经济企业都存在着“用积分来进行促销”的经营模式,包括航空公司、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电商购物平台……等等。有些用户很在乎这些可以用于兑换实体物品的积分;有些用户虽然拥有着积分却不去兑换;有些人的积分则不够兑换自己想要的商品……,一系列的可能性,都让类似于积分、打折券……存在了在不同消费者之间流通的可能性。
作为企业而言,实质上是应当鼓励消费者“把各种积分消化掉”的,这是因为积分类的虚拟物品流通性越高,也就越加清晰地证明了这些积分有价值、等于间接地塑造了企业自身的价值形象。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每一次的积分流通与兑换,都会成为企业一次有针对性的广告宣传,这是其它宣传模式不太容易做到的。

综上,我认为未来会走向流通市场的虚拟物品并不是“物品”,而是“机会”。这样机会一定可以让购买这种虚拟物品的人“额外获得一些什么”。从表现形式而言,这种虚拟物品或者“机会”必然可以与实体经济关联起来,这才是O2O的一种终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