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斯若读武侠:金庸《鸳鸯刀》+倪匡《不了仇》

风斯若之 2025-03-23 17:50:54

金庸《鸳鸯刀》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当中,恐怕我读的次数最少的就是《鸳鸯刀》了。第一肯定是因为这部小说的篇幅短,读起来不像百万字长篇那样有想象空间、那样过瘾;第二则是因为这部小说的写作风格显得有些戏谑,不像金庸的那些长篇小说一样人物性格丰满,情节曲折离奇。

从我对武侠小说的喜爱来说,金庸让我最钦佩的一点就在于他的每一部小说都没有太过明显的个人风格。像梁羽生、古龙、司马翎、司马紫烟……这些我喜欢的武侠小说作者,他们的小说总是会带有浓郁的个人文风,他们的绝大部分小说一看就能够联想到作者是谁,而金庸的小说却不是这样。在我看来金庸的武侠小说每一部都是以故事为主线的,作者的写作手法都是围绕故事与角色展开的,这也使得金庸笔下的主人公完全没有雷同感——并不是要分出强弱,但是金庸的这种写作能力,真的很让我佩服。

《鸳鸯刀》的写作风格就是与其它金庸著作完全不同的,这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小说创作方面的一个道理——长篇小说更重要的部分在于人物塑造,而中短篇小说的写作重点则在于故事情节。阅读完《鸳鸯刀》,主人公其实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主人公从相识、定亲、误会是兄妹……再到真相大白,整个情节跌宕起伏却又有着自己的合理性,很有趣!

倪匡《不了仇》

《不了仇》是一篇带有浓郁悲剧风格的复仇故事,主人公向三一心要报复的杀父仇人居然是一位侠客,而向三认为慈祥的父母居然是无恶不作的坏人。倪匡笔下制造出的这个矛盾点确实够人纠结一阵的。站在武侠元宇宙的角度,向三确实应该以公义道理为先,不该杀死前任武林盟主;但是身为人子,有仇不报也确实很难放下。在小说中,倪匡选择让向三离开,也许是永远地离开江湖、离开一切的是非,但是向三这后半生该要如何度过呢?

从故事的细节而言,因为在小说的开篇就塑造了武林盟主公子飞扬跋扈、草菅人命的形象,因此把读者的思想也“带偏了”——认为向三是受伤受难的一方、认为向三的复仇一定是正义的——正是因为如此,故事结尾处的反转才更加急剧,感觉向三没有在当时的情况下疯掉,还能理性地对待后来的事情,真的也可以算得一位人物了。

我觉得《不了仇》整篇故事的合理性,就在于给了开篇“向三如此隐忍金公子的虐待”一个合理的解释。向三能够忍受虐待的原因不是因为他对现任武林盟主有所图谋,而是他对将要前来金家的客人有所图谋,这个理由给得真是“太经典了”,合理性的存在让整个故事的逻辑都顺了。在短篇武侠小说方面,倪匡的创意真的是很有特色的,不得不服!

0 阅读:0

风斯若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