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担保贷款

灵雁淯阳 2024-02-16 17:25:50

刘备三顾茅庐,到南阳隆中卧龙岗请出诸葛亮,没多久就任命,而作为一介书生,没有从政经验的诸葛亮,能在短时间内,就被刘备委以重任,拜为军师中郎将,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

小说《三国演义》描写,诸葛亮初出茅庐,就排兵布阵,火烧博望,大破曹军,让刘备刮目相看十分佩服。其实火烧博望是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个人带领人马干的,《三国志》记载,公元202年,驻守新野的刘备率军北上,攻击荆州南阳郡最北边的叶县和舞阴,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示弱与敌,一步步回撤,刘备巧设伏兵,命关羽、张飞二人各带人马,埋伏在宛洛大道两旁的密林中,刘备带兵将曹军引出博望城,然后顺风防火,风助火势,火助风威,烧的曹兵丢盔卸甲,三路大军又乘势掩杀,一路追击,曹兵溃不成军,一口气逃了两百多里,彻底退出荆州地界。这一仗,还在南阳城西南卧龙岗上,晴耕雨读的诸葛亮,根本就不认识皇叔刘备,更没有参与这场战斗。

实际上,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件事,就自己作为担保在南阳大姓晁家贷款千万,为刘备筹备物资。

晁家是周王子姬朝的后代,王子晁作为长子,在王位的斗争中失败后,就带着拥护自己的王公贵族,还有大量的祭器礼器和皇室典籍,连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也带上了,从洛阳南下投奔楚国,落脚在南阳西鄂,就是今天的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

《史记·晁错传·索隐》上记载:“晁氏出南阳,今西鄂晁氏之后也”。

三国魏文帝时编写的百科全书《皇览》记载载:魏文帝曹丕时“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丛,凡千余篇”。其中记载:“(王)子朝冢在南阳西鄂县,今西鄂晁氏自谓子朝后也,”另据《鼠璞》上记载,晁姓是由朝姓演变来的。

姬朝的后代以“晁”为姓,在此繁衍生息,到东汉末年,在南阳躬耕十年的卧龙先生,与晁家后代建立了深厚情谊,以自己的声誉作为担保,借得巨资。

《益部谈资》记载,“刘备在荆州南阳郡新野县时,诸葛亮作保向晁家借贷千万,以充军资,借据一直到宋代依然存在。”

这次借贷,诸葛亮成功解决了刘备集团的燃眉之急,为刘备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迅速跻身刘备集团的核心管理圈,引起关羽张飞二人的不满,刘备当面告诉关张二人,“我得到孔明先生,就像鱼儿得水,你们以后就不要多言”,这也是成语“如鱼得水”的来历。

1 阅读:6

灵雁淯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