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于1989年12月6日,联合邀请北京地区各历史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史学专家共27人,举行了诸葛亮躬耕地学术论证会。会上用稿纸手写了一张结论。大家一致结论的第二条写到:
“东汉末年,南阳宛(今南阳市区)一带战乱频仍,中原士人避乱荆州(襄阳)。刘备三顾茅庐时,宛属曹操的地盘。荆州是刘表治所。诸葛亮的叔父同刘表是故交。因此,他和他的叔父只能住在荆州(襄阳),而绝不可能住在宛县(今南阳市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章)
这纸充满的绝对语言的结论,真的严谨权威吗?本文从陈寿的《三国志》记载中,给予剖析。
一,公元197年~208年春,南阳除了曹操与张绣的两次小规模战斗外,其后曹操军队一直在忙于北方战事。
1,《三国志.武帝纪》记载
张济自关中走南阳。济死,从子绣领其众。
二年(197年)春正月,公(曹操)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公乃引兵还舞阴,绣将骑来钞,公击破之。绣奔穰,与刘表合。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袁术欲称帝于淮南,使人告吕布。布收其使,上其书。术怒,攻布,为布所破。秋九月,术侵陈,公东征之。术闻公自来,弃军走,留其将桥蕤、李主、梁纲、乐就;公到,击破蕤等,皆斩之。术走渡淮。公还许。
公之自舞阴还也,南阳、章陵诸县复叛为绣,公遣曹洪击之,不利,还屯叶,数为绣、表所侵。冬十一月,公自南征,至宛。表将邓济据湖阳。攻拔之,生擒济,湖阳降。攻舞阴,下之。
袁术欲称帝于淮南,使人告吕布。布收其使,上其书。术怒,攻布,为李丰、梁纲、乐就;公到,击破蕤等,皆斩之。术走渡淮。公还许。
公之自舞阴还也,南阳章陵诸县复叛为绣,公遣曹洪击之,不利,还屯叶,数为绣、表所侵。冬十一月,公自南征,至宛。表将邓济据湖阳。攻拔之,生擒济,湖阳降。攻舞阴,下之。
三年(198年)春正月,公还许,初置军师祭酒。三月,公围张绣于穰。夏五月,刘表遣兵救绣,以绝军后。公将引还,绣兵来追,公军不得进,连营稍前。公与荀彧书日:“贼来追吾,虽日行数里,吾策之,到安众,破绣必矣。”到安众,绣与表兵合守险,公军前后受敌。公乃夜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设奇兵。会明,贼谓公为遁也,悉军来追。乃纵奇兵步骑夹攻,大破之。秋七月,公还许。
吕布复为袁术使高顺攻刘备,公遣夏侯惇救之,不利 ,备为顺所败,九月,公东征布。冬十月,屠彭城。进至下邳,……月余,生擒布、宫,皆斩之。
四年(199年)春二月,公还至昌邑。
是时袁绍既并公孙瓒,兼四州之地,众十余万,将进军攻许。诸将以为不可敌,……秋八月,公(曹操)进军黎阳,……九月公还许,分兵守官渡。东十一月,张绣率众降,封列侯。十二月,公军官渡。”
五年(200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衣带诏事件),皆伏诛,公将自东征备……,破之,备走袁绍,获其妻子,下邳收降关羽……,公还官渡。
二月,(袁绍攻击东郡太守刘延,)引兵黎阳,夏四月,公北救延。(荀攸献计到延津、袭白马),使张辽、关羽前登,大破袁军,杀颜良、斩文丑。公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关羽亡归刘备。
汝南刘辟叛,绍使刘备助(刘)辟,公使曹仁击破之,备走,遂破辟屯。
八月,绍连营数十里,依沙锥为屯。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绍射营中,矢如雨下,众大惧,时公粮少,意欲还许。(荀彧建议不能退)。
公与绍相距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冬十月,公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乌巢,斩袁绍大将惇于琼,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
六年(201年)夏四月,扬兵河上,击绍仓亭军,破之。
绍自军破后,发病呕血,夏五月死。
九月,公还许。……公南征备。备闻公自行,走奔刘表。(曹操采用荀彧建议,先定河北,缓图荆州)
七年(202年)春正月,公军谯。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
秋九月,公征之,连战。谭、尚数败退,固守。
八年(203年)春三月,攻其郭,大破之,谭、尚夜遁。夏四月,进军邺,五月还许。
八月,公征刘表,军西平。公之去邺而南也,谭、尚争冀州,谭为尚所败,走保平原。尚攻之急,谭乞降请救。公乃引军还。冬十月,到黎阳。
九年(204年)春正月,至三月,开挖粮道。夏四月刘曹洪攻邺,公自将击(毛城尹)楷,破之而还。五月决漳水灌城。七月追击袁尚。八月生擒审配,斩之,邺定。公临祀绍墓,哭之流涕;慰劳绍妻,还其家人宝物,廪食之。九月,天子以公领冀州牧。十二月,公入平原,袁谭逃走。
十年(205年)春正月,攻谭,破之,斩谭,诛其妻子,冀州平。夏四月收张燕。秋八月,公征乌丸。冬十月,公还邺。
十一年(206年)春正月,公征乾。围壶关三月,拔之。秋八月,公东征海贼。
十二(207年)年春二月,公自淳于还邺。大封功臣二十余人,皆为列侯。北征乌丸,夏五月,至无终(地名)。秋七月,大水,请乡导,东指柳城。八月,登白狼山,斩冒顿,降者二十余万口。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十一月至易水。
。
2,《三国志.于禁传》
(于禁)从征宛,降张绣。绣复反,太祖与战不利,军败,还舞阴。是时军乱,各间行求太祖,禁独勒所将数百人,且战且引,虽有死伤不相离。
二,诸葛亮居住在南阳城西郊卧龙岗这段时间,南阳一直在荆州刘表的势力控制之下。
1,《三国志.刘表传》(公元189年)灵帝崩,(刘表)代王睿为荆州刺史。(196年)张济引兵入荆州(南阳)界,攻穰城,为(刘表军)流矢所中死。
2,《张绣传》绣领其众,屯宛,与刘表合。(197年)太祖(曹操)南征,军淯水,绣等举众降。太祖纳济(张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太祖军败,二子没。绣还保穰,太祖比年(198年)攻之,不克。太祖拒袁绍于官渡,(199年)绣从贾诩计,复以众降。语在诩传。绣至,太祖执其手,与欢宴,为子均娶绣女,拜扬武将军。官渡之役,绣力战有功,迁破虏将军,从破袁谭于南皮,复增邑二千户,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绣特多。从征乌丸于柳城,未至,薨,谥曰定侯。子泉嗣,坐于魏讽谋反诛,国除。(199年,张绣举众降曹,未留下一兵一卒,南阳遂属刘表直接派兵管辖)
3,《三国志.贾诩传》
诩曰:“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益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益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益从三也。愿将军无疑!”绣从之,率众归太祖。3,《三国志.荀攸传》建安三年(198年)从征张绣。攸言于太祖曰“绣与刘表相恃为强,然绣以游军仰食于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太祖不从,遂进军之穰,与战。绣急,表果救之。军不利。太祖谓攸曰:“不用君言至是。”(表明张绣直接归属刘表,)
4,《三国志.文聘传》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也,为刘表大将,使御北方。表死,其子琮立。太祖征荆州,琮举州降,呼聘欲与俱,聘曰:“聘不能全州,当待罪而已。”太祖济汉,聘乃诣太祖,太祖问日:“来何迟邪?”聘曰:“先日不能辅弼刘荆州以奉国家,荆州虽没,常愿据守汉川,保全土境,生不负于孤弱,死无愧于地下,而计不得已,以至于此。实怀悲惭,无颜早见耳。”遂欷歡流涕。太祖为之怆然,日:“仲业,卿真忠臣也。”厚礼待之。授聘兵,使与曹纯追讨刘备于长阪。太祖定荆州,乃以聘为江夏太守。……御贼有功,迁后将军,封新野侯。(这一段表明投曹之前,刘表大将文聘一直在荆州襄阳北镇守,抵御北方)
5,《三国志.先主传》
(202年初刘备到荆州)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使御夏侯惇、于禁于博望。(火烧博望,让曹军退回许都地界)
十二年(207年),曹公北征乌丸,先主说表袭许,表不能用。
三,208年秋七月,曹操率军占领南阳,而半年前诸葛亮已经离开卧龙岗,追随刘备南下了。
1,《三国志.荀彧传》
(208年)太祖将伐刘表,问彧策安出。彧曰:“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间而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太祖遂行。会表病死,太祖直趋宛、叶如彧计,表子琮以州逆降。
2,《三国志.武帝纪》
十三(208年)年春正月,公还邺,作玄武池以肄舟师。夏六月,以公为丞相。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
3,《三国志.曹洪传》
(208年,曹洪)从征刘表,破表将于舞阳、阴、叶、堵阳、博望,有功,迁历锋将军,封国明亭侯。
(全文完)
参考书籍《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