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躬耕于襄阳,阿头山是无法逾越的一道坎

灵雁淯阳 2024-02-09 07:40:32

阿头山是 襄阳历史上的一座名山。

据《后汉书.郡国志二十二》荆州、南郡条目记载:

◎南郡秦置。

雒阳南一千五百里。十七城,户十六万二千五百七十,口七十四万七千六百四。

郡治〖江陵〗有津乡。  〖巫〗西有白帝城。  〖秭归〗本国。

〖中卢〗侯国。〖编〗有蓝口聚。

〖当阳〗 〖华容〗侯国。云梦泽在南。

〖襄阳〗有阿头山。

〖邔〗侯国。有犁丘城。

〖宜城〗侯国。

〖鄀〗侯国。永平元年夏。  〖临沮〗侯国。有荆山。

〖枝江〗侯国。本罗国。有丹阳聚。

〖夷道〗

〖夷陵〗有荆门,虎牙山。

〖州陵〗

〖很山〗故属武陵。

《 后汉书.冯岑贾列传》记载:“(岑)彭乃潜兵度沔水,击其将张杨于阿头山,大破之。”

东汉初年,平定南阳邓奉后,东汉军开始兵分两路,以南北两线夹击秦丰军:

东路大军:朱佑、祭遵统领,进攻东阳西路大军:岑彭统领,进攻黎丘。

秦丰开始在都城黎丘以北,构造强有力的据点,增兵屯驻,防止岑彭越过汉水防线。

东阳据点:张成、延岑据守

邓县据点:秦丰亲自与蔡宏据守。

岑彭战至邓城下,攻城不利,大军猛攻数月有余,始终攻不下来。

前线进攻受阻,刘秀开始对岑彭施压,派遣使者责问岑彭。

此后岑彭改变思路,下令整顿兵马,传令各营第二天一早,突袭汉水上游的山都。岑彭故意放走了俘虏,让他们回到秦丰的身边传信。

秦丰听说,立即引兵西去驰援山都。

岑彭趁着秦丰调兵之际,迅速南下度过汉水攻占阿头山。阿头山守将张杨压根没想到岑彭会如此大胆,毫无准备的他被一举歼灭。

攻陷阿头山后,岑彭立即率军,伐木开道,遇水搭桥,绕过岘山,再渡汉水,大军直至黎丘城下,完成大迂回、大包抄,并在黎丘城消灭回援的秦丰军队。取得完胜,荆州遂平。

《后汉书郡国志》:襄阳有阿头山。又《岑彭传》:彭潜兵渡沔水击张扬于阿头山。”就是说的这次大捷。

到了明代,襄阳藩王朱见淑,在阿头山修建自己的墓地,后与爱妃安葬于此。

明末李自成进攻襄阳,当地人放火烧毁明军战船,配合闯王。左良玉不敌,就顺江南下逃走。

李自成占据襄阳,建立襄京,派人到阿头山,掘开朱见淑和家族的坟墓,搜寻财物,以充军资。

清朝末年,阿头山上依然是树木参天,蛇蝎遍地,山上裸露的墓坑碑石,阴森荒芜,因此人迹罕至。1893年当地人在山下修了一座石牌坊,上书“古隆中”三个字。此山遂称作“隆中山”。

1975年,历史教课书中,采用谭其骧主编的东汉末年荆州地图,阿头山赫然在列。

地图中邓县、阿头山、黎丘一线,与岑彭进攻线路是一致的。

1990年前后,湖北襄樊市政府,在此修建一个三国文化主题公园——“古隆中”风景区。

根据史料和历代地图标注位置,今天的“古隆中”,就是东汉南郡襄阳的阿头山,表明当时此山,不管是属于中庐县还是襄阳县,都在荆州的南郡境内,与荆州南阳郡是没有任何联系的。

因此,如果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改成“躬耕于襄阳”,阿头山始终是无法跨越的一道坎。

0 阅读:0

灵雁淯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