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品行端正的孩子,简单的归结于老实听话,看似肯定实则贬义的评价,成为很多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人心理安慰。
1、大多数聪慧的人,并不是表现出夸夸其谈,这不是他们语言表达能力不行,而是他们在该说话的时候,可以用很少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而且很有见地,而不是那些夸夸其谈的人,说的很多但并不成条理,更没有思想。

2、成人世界中,以前的为人处世所体现的情商,已经逐渐被抛弃,喝酒打牌不是能力的体现,越高思维层次的人,越不会陷入低层次的娱乐,越是落后的地区,往往越将优秀的人在他们眼中是书呆子。
3、以个例代表普遍情况的幸存者偏差认知,选择他们所愿意相信的,好孩子成不了学霸,但绝大多数医师公都是当年听话的好孩子,这远远超过绝大多数当年的熊孩子,如果以百分之一混的最好学渣,去对比那些百分之一最差的当年优生。毫无可比性。

这就相当于,小学生身高最高的孩子,肯定高于高中生身高最矮的孩子,但不能以此认为小学生的身高,会高于高中生。
4、虽然现在大学生过剩,但大学和大学并不一致,学霸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更高的分数线往往意味着更好的就业,身边的大学生失业的却是有,但这些大学生往往只是大学生文凭,他们的能力其实并不够大学,而真正优秀的学生,仍然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