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负能量同学,与优秀的同学在一起。
很多家长会喜欢让孩子和成绩好的在一起玩,这种行为虽然不被一些人认可,但却有其存在的原因,确实有很多孩子由于同伴的影响学好或者学坏的情况发生。
当孩子想学习的时候,旁边的孩子来一句“学什么学,一起去玩”。或者干脆就是各种阴阳怪气,“这么用功,是要考清华还是北大啊”。
长期这种负面的学习氛围,即使可以做到充耳不闻,保持自我,但其造成的精神内耗必然会导致学习状态的下滑。
当孩子想偷懒觉得学习累时,别的孩子却都在拼命努力,但遇到难题时间,旁边的同学都聚在一起讨论,研究题目本身成为一种兴趣,但有几个水平相当的同学你追我赶时,学习动力提升带来学习效率的提升。

这也是好学校和普通学校,优秀班级和一般班级的最大差别。也是很多家长想让孩子进入好学校好班级的核心原因。
如果孩子能带的动,更好的学习氛围必然使得学习成绩得到很大提升,但如果带不动,这些学习氛围的营销,就不及知识难度衔接不上的负面影响。
学习精力的分配,高中学习成绩两个最紧密的因素,学习投入度和学习效率,但这两者往往很难达到同步提升的效果,即过量的投入度,反而会造成学习效率的下降。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单纯的意志力支撑不了长期高强度的脑力输出。

很多高中的孩子在繁重的课程和玩自己以外,再延迟晚上休息时间,并利用课间及午间进行所谓的碎片化的学习,但这种情况下,提升的投入度往往极为有限,但学习效率往往会大幅度下降。
睡眠不足,休息不足,必然使得课堂听课效率下降,自主深度学习时间不足。而一些劳逸结合的学生,往往会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通过更高的学习效率,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初中付出即有回报到高中越努力,越落后的转变,在于初中高中学习强度和整体投入时间不同,初中不同学生学习投入度差距巨大,可以弥补长时期学习导致的学习效率下降(有限精力下的必然下降),但高中平均投入度已经提升到较高的临界水平,再提升对于效率的影响会愈发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