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围术期失眠,促进术后康复

昆琦评健康 2025-04-26 12:29:13

本文作者:

顾 洋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

吕 欣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麻醉科主任、主任医师

张婶因反复咳嗽去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右上肺结节9毫米×8毫米,经医生判断需要手术,预计两周后入院做术前准备。在家焦急等待手术的张婶再也无法睡好觉,连白天干活都显得力不从心了,同样的症状已经持续一周,这是她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于是她来到麻醉门诊咨询医生,自己到底是怎么了。

其实,张婶遇到的困扰除了肺部疾病,还有失眠问题。失眠是一种主观体验,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环境,但仍对睡眠时间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张婶的失眠发生在术前这样一个比较特别的时期——围术期(指从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结束的全部时间段),我们称为围术期失眠,包括接受手术前或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睡眠困难或睡眠质量下降。实际上,在手术前后,很多人都会经历围术期失眠,围术期失眠不利于机体康复,会导致许多健康问题。

什么导致围术期失眠

导致围术期失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以下这些。

手术前焦虑:许多人在接受手术前会感到焦虑和紧张,这种情绪状态可能干扰睡眠,张婶目前就是因为术前焦虑导致失眠。

疼痛和不适: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疼痛和不适感,这些不适可能会干扰睡眠,剧烈疼痛若不处理可能导致患者彻夜难眠。

药物影响:术前或术后使用的药物,特别是镇静剂、止痛药和麻醉药,可能会影响睡眠模式。

环境因素:医院的环境、光线和噪音可能会对睡眠产生影响。

围术期失眠有啥影响

围术期失眠可能对健康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包括以下几个。

情绪问题:失眠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焦虑和抑郁。

延迟康复:睡眠不足可能延迟身体的康复和愈合过程。

认知功能下降:睡眠不足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如注意力、记忆和决策能力等。

免疫功能下降:睡眠不足可能削弱免疫系统,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围术期失眠可以应对吗

虽然围术期失眠是常见的问题,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预防和应对。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尽量保持放松,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比如,我们可以反复告诉自己:“我有非常专业的医护人员的治疗和关爱,当手术切除病变后,就可以去掉病根,防止疾病加重。”

环境调整:不管是在家或医院,尽量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调整光线和噪音。

睡眠卫生:遵循健康的睡眠习惯,包括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保持舒适的睡眠环境、睡前放空大脑、避免摄入刺激性物质(如咖啡因或茶多酚等)、避免睡前过度进食。

行为疗法:学习放松技巧、调节呼吸、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等,都可以帮助缓解焦虑和改善睡眠。

药物管理: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减少使用会影响睡眠的药物,特别是在术前和术后阶段;但是当其他手段不能改善睡眠时,药物应用也是可行的,相关的失眠常用药物详见表1,只要您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对这些药物的作用时间及可能副作用有所了解,即可放心使用。

手术前,上述失眠用药皆可应用如常,尤其是抗抑郁药物,不但术前不能停药,术后还需要尽早恢复服用,以防情绪大幅波动影响康复。

如何预防围术期失眠

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张婶可以实施“鼓励”和“避免”原则(见表2),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减轻围术期失眠带来的不适,从而促进术后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还要重视合并疾病的风险。围术期失眠患者若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下简称为OSA)可能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如心血管事件、呼吸衰竭等。在围手术期间,合并OSA的患者可能需要特殊的监护和处理。例如,在麻醉和术后监测中可能需要特别注意呼吸功能,以及在术后康复中可能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和管理,如睡眠监测(多导睡眠监测)、持续气道正压治疗、口腔矫治器治疗、手术治疗等,从而保护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可能合并有OSA的患者,应该尽早向专业人士寻找医疗建议,包括睡眠医学专家或耳鼻喉科医生,确保及时诊断和治疗。

围术期失眠是一个常见但可预防的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对于普通患者,通过采取一些简单的方法,如术前准备、环境调整和睡眠卫生等,即可改善;当简单方法无效时,也可以使用药物辅助,可以有效地减轻围术期失眠的影响,提高术后的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于重度失眠患者要重视合并OSA的风险,尽早就医处理。

|本文原创首发:家庭用药杂志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