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余:凤尾鱼

昆琦评健康 2025-04-26 12:29:26

本文作者:

傅维康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肉质鲜美

“雁荡美酒茶山梅,江心寺后凤尾鱼。”这是浙江温州地区民间歌颂本地区雁荡的美酒、茶山的杨梅和瓯江孤屿的凤尾鱼美味食品的民谣。瓯江的温州地段,江中央突出一长形小岛,名为江心孤屿,屿上建有江心寺,据说每年春末夏初期间,江心孤屿周围江面会出现成群凤尾鱼,雌性凤尾鱼在江中产卵,渔民趁此时机,捕捞将要产卵的凤尾鱼,这时的凤尾鱼特别味美。清代浙江人、名医王士雄在所撰《随息居饮食谱》中,写有“凤尾鱼以温州府所产有子者佳”;清代浙江人、作家李渔则在所撰《闲情偶寄》中赞赏凤尾鱼为“春馔妙物”。如此看来,这两位历史名人肯定是不止一次地品尝过该种美味的凤尾鱼,才有如此难忘的亲身感受。

栖息近海

文献记述,凤尾鱼学名凤鲚,又称鲚鱼,简称鲚,常用别名烤子鱼。“凤尾鱼”名称的由来,是因其尾部分叉状略似凤凰尾。凤尾鱼的不同品种分别生活栖息于西太平洋近海,如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地区的近海。中国天津海河、长江、钱塘江、瓯江、闽江、珠江等入海口近海,都有凤尾鱼生活栖息,以水中小浮游动物、小虾、小鱼等为食。凤尾鱼鱼鳞细圆,呈银白色,因品种不同,体长数厘米至十几厘米,雌鱼体大于雄鱼。每年春末至夏初期间,凤尾鱼成群从江河口逆流游至淡水区域,雌凤尾鱼产卵后游回浅海生活,受精卵则在江河中孵化成仔鱼后游向浅海生活继续发育成长。

营养丰富

凤尾鱼肉质细嫩味美,据报道其成分主要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E)、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磷、钙、钾、钠、镁、锌、硒等)。其所含不饱和脂肪酸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被称为“脑黄金”,关系到视网膜的组成和功能。其不饱和脂肪酸的二十碳五烯酸(EPA),被称为“血管清道夫”,具有防血栓、降血中甘油三酯、抗炎、舒缓忧郁情绪等作用,这对于缺乏DHA和EPA者,有补益功效。

凤尾鱼卵所含成分与作用,基本上与凤尾鱼肉相同,但含多量卵磷脂,主要作用为乳化和分解油脂,减少脂肪与胆固醇附着于血管壁,清除过氧化物、预防血管硬化、降低血液黏稠度、使血液循环通畅。凤尾鱼卵还含有多量脑磷脂,此物质关系到神经细胞膜的组成、神经细胞的代谢、神经组织及其功能,有益于儿童智力发育,并且有助于提高人体对化疗的耐受力。

凤尾鱼的骨刺多而细小,难以从鱼肉里剔除,最好的食法是将清理洗净的整条鱼油炸,大多数人可食,但过敏体质、痛风、皮肤病等患者应慎食或不食凤尾鱼。凤尾鱼卵胆固醇含量高,不宜多食。

|本文原创首发:家庭用药杂志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