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施意凝 上海市肺科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
张 玮 上海市肺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
近几年新冠和流感频发,很多人感染这些病毒后会咳嗽很久,有些人甚至会发生剧烈咳嗽,为其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让人产生疑问:病毒感染后咳嗽需要使用镇咳药吗?市场上各类镇咳成分的药物繁多,如何选择?
什么是感染后咳嗽
感染后咳嗽是指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持续3~8周。X线片检查无明显异常。
感染后咳嗽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感冒后咳嗽,由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另一类是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常因抵抗力低下、排痰不畅、细菌耐药或抗感染疗效不佳等原因引起。

需要用药吗
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咳嗽,通常为自限性,大部分人能在一段时间后自行缓解,也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而咳嗽症状较明显,已经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可用药物治疗,如短期使用镇咳药、抗组胺药加减充血剂等对症治疗药物。
镇咳药:包括中枢性镇咳药和外周性镇咳药,具体分类见表1。

抗组胺药:代表药物为氯苯那敏,在减轻普通感冒者打喷嚏和流涕的同时,还能减少呼吸道中分泌物的生成。
减充血剂:代表药物为伪麻黄碱,可缓解鼻塞。
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含有三种成分的复方制剂来缓解感冒后咳嗽。
此外,复方甲氧那明对于感染后咳嗽有一定疗效,不建议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

中成药也可治
感染后咳嗽,在中医理论里指外邪基本消失,但咳嗽未见缓解,多伴干咳阵作、痰少难咯、咽干咽痒等症状,多将其归为风盛挛急证。而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咳嗽,按证候可分为风邪伏肺证、肺燥阴伤证(见表2)等。

如何合理使用镇咳药
选择作用强度合适的镇咳药:中枢性镇咳药药理作用较外周性镇咳药强。普通感冒导致的轻度咳嗽,若明显影响日常生活,使用外周性镇咳药即可。对于咳痰量较多且黏稠的患者,不建议使用强效的中枢性镇咳药,否则反而会出现病情加重的副作用。
注意用药疗程:镇咳药只能短暂减轻咳嗽的症状,治疗咳嗽的关键还是在于病因治疗,因此不建议长期使用。具有依赖性的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福尔可定、盐酸哌替啶等)不宜长期使用,避免成瘾。
使用复方镇咳制剂时需注意成分:感冒后,常会同时使用一些复方感冒药,在使用这类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药品成分。比如复方甲氧那明,主要有效成分为盐酸甲氧那明、那可丁、氨茶碱以及马来酸氯苯那敏,要避免重复使用成分雷同的药物。
|本文原创首发:家庭用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