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倭乱:李昖仓惶北逃并向大明求助,李如松奉旨抗倭援朝

路过你头顶 2024-05-15 04:49:54

大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的日本发生了一件大事,绰号“猴子”的丰臣秀吉在“小田原之战”中一举攻灭了后北条氏,从而基本完成了对日本国内的统一;

翌年,丰臣秀吉将关白之位让给养子兼外甥丰臣秀次,自称“太阁”,成为了当时小日子的实际统治者;

以日本战国时代为背景的策略类游戏《太阁立志传》中的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不甘心一直窝在岛上,他认为像自己这种天才理应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才能,于是将目光看向了西方,他常念叨说:“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唐指的就是明朝,由于唐朝时期有很多日本人到我国留学,因此日本一直称呼我国为唐);

而想要征服中国,必先要征服朝鲜,为此丰臣秀吉派遣使者至朝鲜谈判,希望朝鲜能够借路并出兵协助日本攻打明朝。作为大明的附属国,在这种原则性问题上朝鲜还是拎得很清,李昖严词拒绝了日本的要求,既然谈不拢,那就只好开打。

三都失守,八道瓦解

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三月,日军集结完毕,第一军18000人,指挥官小西行长、第二军22000人,指挥官加藤清正、第三军12000人,指挥官黑田长政、第四军14500人,指挥官岛津义弘、第五军25000人,指挥官福岛正则、第六军15000人,指挥官小早川隆景、第七军30000人,指挥官毛利辉元、第八军11000人,指挥官宇喜多秀家、第九军11000人,指挥官羽柴秀胜,九个军团总计158700人;

此外,还有水军8750人以及各类型舰船700余艘用于运输和海战,水军总指挥为九鬼嘉隆;

大明万历二十年日军侵入朝鲜半岛(史称“壬辰倭乱”)

四月十三日,日军乘船出海,次日在釜山登陆。据《宣祖实录(修正)》记载:

十四日癸卯,倭贼大举入寇,陷釜山镇,佥使郑泼战死;陷东莱府,府使宋象贤死之。平秀吉(即丰臣秀吉)以我国不许借途,遂发诸岛兵二十万,亲领至一岐岛,以平秀家等三十六将分领,以马岛主平义智及平调信、行长、玄苏为导,船四五万艘,蔽海而来,是月十三日,乘晓雾渡海。

此时的朝鲜王朝武备废驰,军队久疏战阵,“人不知兵二百余年”,在强悍的日军面前可以说是毫无招架之力。短短几天,尚州、忠州等地接连陷落,正规军不顶用,各地郡守就只能组织义兵保家卫国,就连僧侣们都纷纷冲上前线,然而即便如此,也只是暂时延缓了日军前进的脚步;

大明万历二十年日军入侵朝鲜半岛(史称“壬辰倭乱”)

四月底,日军逼近王京汉城,众大臣上奏曰:“事势至此,车驾暂幸平壤,请兵天朝,以图恢复。”李昖遂下诏立庶次子、光海君李珲为世子,以李阳元为留都大将,率士卒4500人留守汉城,以金命元为都元帅,领兵阻挡日军于汉江,另分遣诸王子至各道募兵勤王。随后他与王室成员及议政府、六曹等一干人出奔平壤;

五月一日,李昖抵达开城,罢免领议政李山海与左议政柳成龙,改任西人崔兴源为领议政、尹斗寿为左议政,同时还下旨释放郑澈等此前被问罪之人并重新叙用;

五月三日,日军攻陷汉城,李阳元、金命元退走。同日,李昖行至金郊驿,“闻贼已入京城西向,仓皇促行”;

五月七日,李昖等人抵达平壤,据《宣祖实录(修正 )》记载:

时,闻贼兵西出,上促驾疾驱,自开城四日,而至平壤。在途艰关,从官多馁,御供或阙,野人有进脱栗饭者。

二十天之后,开城陷落,平壤也不再安全,李昖只得继续向北逃窜至中朝边境的义州,六月中旬,平壤宣告沦陷。至此,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朝鲜“三都失守,八道瓦解”,仅剩靠近辽东半岛一带的领土还未被日军占领;

古代大军攻打城池

军队溃散、君主逃亡,以致民心离叛。李昖刚出汉城就有民众趁机放火打劫,逃亡的过程中也是经常会遭到百姓的围困,情绪激动者甚至还向御驾投掷石子、殴打侍从和随行官员,一部分未来得及逃走的民众和被俘的士兵更是叛国投敌做了“伪军”;

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夺,无恶不作,仅晋州一地,被屠杀者就高达六万余人。占领汉城后,更是大肆劫掠、焚烧宫殿宗庙,《宣祖实录(修正)》记载:

贼初入城,宫阙烧尽,而宗庙独存。倭大将平秀家处其中,夜间多怪, 从卒有爆死者。人言此朝鲜宗庙,有神灵。秀家惧,遂焚宗庙,而移寓南坊。

抗倭援朝

“宜速救援,无贻他日疆患!”

李昖深知仅靠朝鲜自己的力量完全无法与日军相抗衡,因此刚一收到日军入侵的消息,他就火速遣使赴大明求援,逃亡过程中也是不间断地派出使臣,还一度请求内附避难。而明神宗在收到朝鲜的告急国书后,由于对真实的战况了解甚少,所以迟迟没有发兵援助;

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五月,神宗皇帝决心出兵,双方开始就粮饷一事进行协商。其实当时有不少大臣是反对出兵的,他们认为只需要御敌于边境即可,但明神宗力排众议。一方面,朝鲜求援使多次诚恳的请求让其确信“情况不容乐观”,另一方面,他看出日本的野心绝不仅限于朝鲜半岛,一旦站稳脚跟,大明边疆将永无宁日,他对众臣说道:“宜速救援,无贻他日疆患!”事实证明神宗的决策是正确的,而且早打好过晚打,在国外打好过在国内打;

大明神宗皇帝(万历)朱翊钧画像

六月十七日,辽东军作为首批入朝的军队分两拨先后抵达朝鲜,总兵力2300余人(全部为骑兵),指挥官为辽东副总兵祖承训。一个月后,明军发起首场战斗,游击史儒、王守官率军奔袭平壤城,但由于连夜大雨导致明军的火器失效,且日军在城内早有埋伏,实际兵力也远超朝鲜方面提供的情报,为此明军首战即遭遇大败。史儒战死,2000余人几乎全军覆没,祖承训只身撤回鸭绿江北岸;

在后来祖承训呈交给辽东总兵杨绍勋的报告中,对失利的原因提出以下几点:

一是粮草不济。朝鲜方面无法按约提供足够的粮草;

二是情报不实。朝鲜方面说平壤城只有1000多名日军,但实际人数过万人;

三是指挥权不专。朝鲜大臣一直希望明军由朝鲜将领指挥,并且强迫明军出战;

四是两军之间缺乏信任。同去平壤的500名朝鲜士兵在临交战时就溃逃了400人,剩下的100人还与对面的“伪军”有所交谈。

首战失利后,明朝认识到此次入侵的日军并非朝鲜所说的数千兵马,而且战斗力颇为强悍。为了能够一举解决半岛问题,明神宗以兵部右侍郎宋应昌经略备倭军务,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召军队,同时遣沈惟敬赴朝鲜与日军和谈以拖延时间;

明代的特种部队—戚家军

同年十月,明朝大军集结完毕,总计四万余人,包括辽东铁骑一万,驻守宣府、大同、蓟镇、保定的精锐步骑兵一万三千,四川兵五千以及南军(江浙兵)四千等。其中,辽东铁骑是明朝最精锐的部队,宣府、大同等地的驻防兵也是久经沙场,至于南军更是不得了,他们的统帅吴惟忠不仅战斗经验极为丰富,而且曾是戚继光的部将,大半辈子都在打小日子,其麾下的四千士卒就是鼎鼎大名的“戚家军”(二代),可以说人人都是“灭倭专家”;

如此豪华的阵容,主将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十月十六日,明神宗正式任命李如松为东征提督,总理蓟、辽、保定、山东军务并充任防海御倭总兵官,其弟李如柏、李如梅为副总兵;

李如松,字子茂,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自幼随父南征北讨,骁勇善战,后师从徐渭学习兵法,长大后深受神宗宠眷,年仅三十五岁便升任山西总兵。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哱拜(蒙古鞑靼部人)在宁夏起兵反叛,李如松被任命为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九月十六日,李如松率兵攻破宁夏城,平定叛乱;

“明代抗倭名将”李如松画像

明朝之所以拖延了近半年才再次出兵,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等李如松,西北的战事刚刚结束,他就马不停蹄地返回京城。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李如松统领大军跨过鸭绿江,从而正式拉开了第一次“抗倭援朝”战争的序幕。由于万历二十年是壬辰年,因此韩国和朝鲜又将此次战争称为“壬辰倭乱(임진왜란)”和“壬辰卫国战争(임진조국전쟁)”,日本则称“文禄庆长之役(文禄・庆长の役)”。

平壤大捷

“军威之盛,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也!”

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正月初六,明军进抵平壤城下。次日,经过一天的互相试探后,李如松在晚上召开军事会议,宣布第二日清晨时分发起总攻;

他命令左军指挥杨元、中军指挥李如柏以及右军指挥张世爵各领一万人,分别攻击平壤城西边的普通门和七星门,参将吴惟忠领南军三千攻击北城外的制高点牡丹峰,神机营参将骆尚志领兵两千、辽东副总兵祖承训领兵八千攻击城南的含毯门;

兵法云:“围师必阙”,所以东面并没有安排部队,以防止日军在绝境中做困兽之斗,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明代的将军

守卫平壤的日军有一万八千人,包括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全部以及第二军一部分,另有“伪军”五千余人,总计两万三千多人;

小西行长判断明军的主攻方向会在西面,于是他在普通门与七星门部署了一万两千余人,皆为第一军主力,且配备了大量的火枪。城南由于地势开阔,不利于用兵,因此只留下五千“伪军”防守,另部署一小部分士兵防守城东、一部分留做预备队,余下的全部驻守北城;

五月初八,辰时,号炮声响,总攻正式开始。

明朝时期的火炮

小西行长的判断没有错,首先发起进攻的正是西面,只不过明军并没有如他想象的一样架着云梯冲锋,而是三三两两的在架设什么装置。很快,无数铅弹从天而降,如雨水般砸在城头之上,还没等日军反应过来,第二轮炮击紧接而至,然后是第三轮、第四轮……

朝鲜史书中形容“诸炮一时齐发,声如天动,俄而花光烛天。倭铳之声虽四面俱发,而声声各闻,天兵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无不焦烂。”

当时,明军装备的“弗朗机”(即轻型火炮)又称“子母炮”,“母炮”指的就是炮筒,“子炮”为炮弹,炮弹内提前装好火药和铅弹,发射完后取出就能立刻装填新的炮弹,充分保证了火力的延续性。一般每门“母炮 ”配备四到五发“子炮”,而最先进的“百出弗朗机”则配备有十发,援朝明军所携带的就是这种武器;

就这样几轮炮击下来,城头上黑烟密布,四处起火,尸体遍地。随后三路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城门,日军在经过短暂的慌乱后,迅速恢复了秩序,利用弓箭、火枪、滚木等展开反击。由于日军的顽强抵抗,明军进攻屡屡受挫,战斗逐渐陷入胶着;

明军装备的“子母炮”

就在西边发起进攻的同时,北边的战斗也随之打响。牡丹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两千日军驻守,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吴惟忠率三千南军几次进攻均被守军击退。可即便如此,仍旧没有一人退缩,因为他们是“戚家军”,消灭所有倭人就是他们的职责,吴惟忠更是身先士卒,就算胸部被子弹击中,血流不止,也依然挥舞着军刀冲在最前列;

临近午时,明军终于拿下了牡丹峰并全歼守军,之后便开始向北门发起进攻。

与西、北两面的屡屡受阻不同,城南的战斗异常顺利,祖承训部提前换上朝鲜军装,不紧不慢的靠近城墙,等守城的“伪军”发现不对时,明军已经冲到了城下。短瞬之间,数十人就爬上了城头,“伪军”的战斗力本就较差,惊慌失措下四散奔逃,明军一拥而上,很快就攻占了含毯门。

明代神机营的火枪兵

眼见伤亡越来越大,李如松于是亲赴七星门前督战,混乱之中,他的坐骑被日军火枪击中,但他毫无惧色,当即换马再战。主帅尚且如此,士兵哪还有不拼命的道理,将士们受到鼓舞,无不奋勇争先,以一当百。日军的作战意志也是相当顽强,硬扛下了明军多次疯狂地进攻;

僵持不下之际,李如松下令使用“大将军炮”,所谓“大将军炮”就是一种重型火炮,炮身长三尺,重达数百斤,装填的铅弹每个都有三至五斤重,射程可达一里之外,如此沉重的火器只能装上车架由马匹拖着走。或许是预料到攻坚战不好打,出征前李如松坚持要带上,之所以一开始没有拉出来,是因为这玩意儿虽然威力大,却很容易炸膛,精准度也不高,只有到万不得已时才会用;

一切准备就绪后,随着“开炮!”令下,大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接着就是一声“轰隆!”巨响,七星门被彻底轰开。瞅准机会,李如松指挥骑兵迅速冲入城内,与日军开始进行巷战;

抗倭援朝

城南、城西相继失守,小西行长只得命令残部退入城北的几处制高点据守,李如松也不废话,先是命令士兵将据点团团围住,以弓箭、火枪、弗朗机等对日军进行不间断地攻击,尔后又让人找来木头放火。整整一夜,被烧死或熏死的日军不计其数,全城都充斥着尸体烧焦的臭味,史书载:“焦臭冲天,秽闻十里。”

正月初九,残存的日军仍在负隅顽抗,由于平壤城已经拿下,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李如松决定与小西行长谈判,他答应只要日军撤出就放他们一条生路,双方遂达成共识;

不过作为一代名将,李如松怎么可能放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他喊来查大受,让其领兵三千在城外埋伏。小西行长率部逃离平壤后,一路向南奔逃,刚刚放松警惕,明军就突然出现,日军瞬间陷入混乱;

平壤城以南不远处就是大同江,时值寒冬,河面已经结冰,日军纷纷抢着过河,明军开炮轰击河面,冰层大面积崩塌,成群的日军落水,冻死、溺毙者数不胜数。所谓困兽,困在牢笼之中可能还是兽,一旦放出来就是只落水狗。

抗倭援朝

平壤之役,明军阵亡七百九十六人,伤一千四百九十二人,日军则损失万人以上,据《日本战史》记载:

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三月二十日,日军在汉城集结残兵,第一军小西行长部,原有人数18700人,现存6520人。

由此可知,仅日军第一军的伤亡就超过三分之二,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而在明朝的史料记载中,明军光是斩获的首级数就有一千六百四十七人,要知道,为了尽快破城,战前李如松明令禁止抢人头,这还不算烧成黑炭和冻成冰的;

平壤大捷后,平安、江源、黄海、咸镜等道以及开城的日军全线后撤,明军入朝一个多月就收复了五百余里的失地,彻底扭转了战场形势,朝鲜大臣柳成龙赞扬明军此役“其军威之盛,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也!”

此后明军继续向南开进,兵锋直指王京汉城。

明军威武!

PS: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

0 阅读:3